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海钩沉】书画款识中看见历史——以一幅清末花鸟画为例
笔者近日获观一幅清末广东画家的设色花鸟图轴。通篇深色淡雅,构图简约,画面呈现着典型的文人画风,潇散飘逸,又不失静穆深远。在款识方面,尤其值得细细咀嚼赏味,正是基于此,笔者拉拉杂杂拾掇成如下小文。

闲言少叙,先把款识原文抄录一通。

乙丑腊月十三日,荫翁招同梧山、蓉坡、锡卿、子贞诸君,暨文杓、庆春两世兄,雅集杏庄。座有金刚一盘,累累下垂,洵足怡情酒酣。椒翁出纸,索主人画,嘱予识之,并缀以诗:结子恒沙数,金刚不坏身。杏林庄里见,得果证前因。即请椒坪大兄先生吟正,心畬弟苏道芳。

钤印两方,白文“苏道芳印”,朱文“心如”。

注:句读由笔者加,谬误请同道指正。

友人“呼朋引伴”,原本让大家来欣赏这幅不算大名头的老画时,都以“苏道芳”为该画作者进行 “评头论足”的。但通读几遍上述这个落款后,大家都似乎“眉头一皱”:这画不是苏道芳画的!哈哈,证据确凿,无可辩驳,款识部分已经交代的清清楚楚了。“椒翁出纸,索主人画,嘱予识之”,短短十二个字,清晰表明该画的“前世今生”:椒翁拿出宣纸,请组织雅集的主人来给画张画儿,同时嘱咐“我”作个记录…….。这样一看,该作品只有落款部分是由苏道芳题的,而这画的作者则是另有其人。我们几人观赏到此,不仅哈哈大笑,竟然还要“节外生枝”,继续探究是何人所作了。

下面我们就简要罗列一下上述款识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看看彼此的关系,或许有助于解开本幅画的作者之谜。

先看看苏道芳,查阅资料后汇总一下:苏道芳,生卒年不详。字心畲,广东番禺人,清代诗人,道光庚戌科秀才,香山著名诗人黄培芳弟子,与晚清著名画家居廉有诗画往来,曾为《瑶溪二十四景诗》作序,并撰有《苏味菴诗集》。

上款人,“椒坪”判断是杨永衍(1818-1903),字椒坪,一字蕃昌,自号添茅老人,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家居白鹤洲,颜曰鹤洲草堂,辟小圃,曰半园。平日手不释卷,性爱客,喜收藏,庋书画、古玺甚富。与黄培芳、张维屏、熊景星、陈澧、居巢、居廉等诗界、画坛名流相往还。兼善书、画,工诗词,画以山水见长,师查士标,善用湿笔,苍润隽秀。著有《添茅老屋诗草》六卷,选刻有《粤东词钞》、辑有《添茅小屋古铜印谱》等。

另外,“梧山”当是谢凤岐,生卒年不详。字梧山,号石桥渔叟,广东南海人。“文杓”应该是杨星轮,有诗词存世,暂无其他具体介绍。而其余名字“蓉坡”、“锡卿”、“子贞”、“庆春”则完全不知何许人也。列到此,我们还不得不提一下,款识中的“荫翁招同……”这部分,初步判断这个“荫翁”就是该次雅集的组织者,也就是后边提到的“主人”,亦即该画的作者。

人名部分就这么多,再看看地名。该次雅集于“杏庄”,后边诗句部分亦有“杏林庄”词。笔者稍加搜寻发现,原来这个“杏林庄”在清末的广州,还算得上是个名家园林:“清代私园。故址位于今芳村松基直街。道光二十六年(1846)画家邓大林建。面积约6666平方米。邓以卖药为生,常以丹药济人,故庄名杏林。园中景分为竹亭烟雨、通津晓道、蕉林夜雨、荷池赏夏、板桥风柳、隔岸钟声、桂径通潮、梅窗咏雪八景。其中以石景最佳,或高如山峰,或平如坐椅,或立如屏风。今八景已湮没,部分石景移置广州文化公园品石轩。”另有记载,时任八旗驻粤将军奕湘曾为之题“岭南亦有杏林堂”匾额相赠,意取三国时吴国人董奉为人治病辄愈,并不收钱,只令种下杏树,日久竟成杏林的典故。

该地名在历史上存有这么一笔,真如拨云见日,笔者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分明告诉我们,这幅画就是“杏林庄”主人邓大林,在新春佳节来临之前,组织上述各位“高人逸士”品茗或小酌时,应“椒坪”之请画的,之后又请苏道芳作诗题款,把这次雅集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呈现给后人。如此,我们抓紧查一下邓大林的“简历”吧。果不其然,有些记载,笔者再次进行各种搜索后大致整理如下介绍:邓大林(1792-1885?),字卓茂,号荫泉,又号意道人、长眉道人,广东中山人。“能诗;善山水,兼写花卉。”“辟园花埭,曰杏林庄,广州园林无杏花,惟此有之,故名。”(《岭南画徵略》)时人记广州富家大族与士大夫在西关营建别业,“其著名者,旧有张氏之听松园、潘氏之海山仙馆、邓氏之杏林庄”,虽然“辟地不广,一览便尽”,但能与海山仙馆齐名,可想见其特色。又,大林家有药肆,在小市街,可见其也是富有资产者。大林与苏六朋、梁琛、郑绩、袁杲等为画友,又与陈璞、黄培芳等结诗画社。以上,通过网络查询及包括《岭南画征略》、《广东画人录》等在内的典籍所载,邓大林及其杏林庄,在彼时确属不凡。

回到今天我们说的这个画作本身,款识中的“荫翁”,显然即是由邓大林的号“荫泉”而引出的尊称了。再看款识中的年份“乙丑腊月十三”,算来便可定为1865年的农历12月13日,掐指一算很快就要过年了,继续猜测一下,搞不好可能是过年前的最后一次聚会了吧,哈哈!到此,笔者就大胆给本幅作品下个小小的结论:该作品是清末广东知名画家邓大林画,苏道芳题款,赠与当时既是知名诗词书画家,亦是藏家的杨永衍先生。

临近结尾,笔者想,一篇仅有短短数十言的款识,在书画作品中给我们传递出的历史信息,竟然有这么多,而且又那样真实;那段一百五十年前的场景,跟我们的距离竟然一下子拉近了,让我们有了置身其中的感觉……此种意味,真是令人慨叹!

笔者再额外补充几点。

第一,有关邓大林的生卒年月,是在考证其存世作品等有书面记载或者标示的文献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未必十分精准。碍于篇幅,笔者亦不一一列名取自何家何人之论,在此对提供宝贵资料的单位和友人一并致以谢意。

第二,苏道芳在款识部分的自作五言小诗(见上)颇值得赏析,其中用典用词精道,耐人寻味。

第三,广州历史上的老药铺——佐寿堂,由邓大林父亲于广州创立。邓父于乾隆年间(1790年左右)在广州城南门挂牌营业,初期以回春丹及如意膏为主,专治外伤。按吴建新先生著《羊城古今》指出,邓大林后人于民国期间将佐寿堂售予东莞著名画家李凤公,解放后李凤公移居香港,而原有广州药厂托别人代管,代管人将厂地献给国家建了化工厂。

第四,有关邓大林,苏道芳,杨永衍,陈澧,黄培芳等当时珠三角众多文人雅士间的交游唱和,已经有很多人作了不少论文予以考证和阐述,遥想彼时场面之热烈,人物之众多,气氛之活跃,本画作于此又添一物证,何其幸哉!

岁在辛丑大雪前七日初稿于羊城倚双园小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苏六朋画作欣赏
清-苏六朋绘画作品欣赏
扇子书画欣赏,夏天到了,扇子耍起来
学术| 陆曙轮书画辑评
墨法至道
书画脱俗的三个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