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民日报今天刊发常山胡柚的故事:周华诚《人生果实》


人生果实

文 | 周华诚

1
    过了小雪节气,果园里的胡柚全都采摘下树了。家里堆满金灿灿的胡柚果。娇凤奶奶坐在小竹椅上包胡柚。薄膜袋子用手捻开,吹一口气,放进一个胡柚果顺手一转,袋口拧成了一条绳。包胡柚是个简单活计,却磨人,这满家满地的胡柚两万多斤,没有半个月哪里包得完。
    广播里新闻播完,播送戏曲,娇凤奶奶知道,十一点了。她起身,把电饭煲的电源打开,然后出门去了。她要去胡柚林里看看,老头子这会儿还在干活。今天风大,娇凤奶奶出门时紧了紧衣服——天真的冷下来了。
    胡柚林枝繁叶茂的,将人藏了起来,只有轻微的声音,被林间的风送了出来。娇凤奶奶佝身钻进林子,绕过两棵树,这才见到老头子。老头子就是老徐,执一柄锄头,在离开胡柚根部一米多的地方,耐心刨出一条条浅沟来,再把复合肥施进去。一棵树,总要刨去十来条浅沟,施好了肥,再用浮土覆上。也有人取省力,直接把肥料施在泥层之上,那样一下水,肥力就流失了,老徐觉得这么干,是对胡柚树的不尊重。
    还没好呢,一会儿该吃中饭了。娇凤奶奶说。
    听见声音,老徐歇下锄头。风从胡柚树梢掠过,呼呼地响。老徐额上冒出微汗。这一上午,只干完十几棵树。但老徐不着急。
    老徐今年七十五,娇凤奶奶六十八。两个人在一起,将近五十年啦。
 
2
    胡柚“祖宗树”就在胡柚林中。给那棵树下肥,老徐格外舍得下本。
    你这是偏心。娇凤奶奶说。
    但是老徐只管自己下肥,一锄一锄,刨开地表的泥土。这棵胡柚老树,已经一百二十岁了。当年老徐还小的时候,这棵树就在了,年年秋天挂果,满树金灿灿。那时候,全村也只有这么一棵,家里人都管它叫“橘子树”,只是这一棵“橘子树”结的果实,口感与别的树都不一样。这棵树,老徐听说是他祖父手上就栽下了。
    到了1983年,县农业局调查林果资源,发现老徐家这棵果树有些特别。特别在哪呢?看起来像“香泡”,却不是“香泡”;吃起来像橙子,又不是橙子,当然更不是柑子,又酸又甜,味道不错。由于这棵树所在的地方,是澄潭村的胡村小村庄,大家就把这果实命名为“胡柚”。专家算了算,当时那棵树的年龄,就已七十五年。
    后来,县里决定繁育推广这个果树。由这棵老树繁衍出来的胡柚群体,遍布整个常山县。胡柚果也成为这座浙西县城的知名特产。老徐家的这棵树,由此成为胡柚“祖宗树”。
    有人追根溯源,问老徐这棵胡柚树又是哪里来的呢。老徐也说不好。可能是鸟儿衔来的吧,也可以是风儿吹来的吧。不管是鸟儿衔来,还是风儿吹来,也是土生土长的。
    澄潭这个村民的祖先,在明末崇祯年间从浙江汤溪迁入,但他们的祖居地,并没有柑橘栽培的历史。因此,胡柚并不是从祖先迁徙时带入的。澄潭本地倒是有各种橘树种植的传统,专家们说极可能是自然杂交产生的。那也就是说,这块土地有幸,风啊水啊都很好,种子落地发芽,微风携带春天的万物花朵,流浪到这里就落下来,于是,诞生出这世上唯一的果实。
    在老徐的自留地里,胡柚的实生群体还有一批,大概有十几棵,树龄在五十多年。当时为了挑选培育最有品质的胡柚果子,橘农和科技人员一起,经历了漫长时间的选育,慢慢地才让品种定型下来,然后推广到全县各地。
    老徐记得当初,他们家人把胡柚果挑到城里,是当作“野货”卖的,多人看,少人买。那时大家都吃本地衢橘,这胡柚还无人识得,大家都看个新鲜,价格却不到本地衢橘的一半。只因那胡柚丰产,年年结果,家里人才手下留情,保存下来。
   他怎么会想到,后来胡柚会成为一只佳果,闻名天下呢。
   



3
    老徐退休已经十四年啦。
    退休前,老徐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作为全县早期高中毕业生之一,他当了中学教师,数学教了四十一年。
    现在,老徐的退休证,被他郑重地装在镜框里,挂在堂屋最显眼处——“徐立成同志:光荣退休。二○○六年九月。”
    娇凤奶奶问他,老头子,你这一辈子,教了多少个学生。
    老徐摇摇头,说算不出来。真要算,一年两个班,那就得一百多人,四十多年,你算去吧,有多少。
    倒是常常有学生在路上见到他,叫他一声“徐老师好”。有时看对方面孔,也胡子拉碴,沧桑得很,老徐也总是想不起对方是哪一届的学生了。
    有时也有学生三五个,结伴来家里看他,顺便也看看那棵胡柚“祖宗树”。他的学生里,有当领导的,开工厂的,外出务工的,在家种田的,多呀,跟春天胡柚树上的花朵一样多。
    老徐的儿女们也都在外地,离得远远的。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不是在杭州,就是在无锡。大城市里热闹得很,车太多,楼太高,老徐不喜欢,娇凤奶奶也不喜欢,说是待久了会头晕。
    老徐退休之后,儿女们都希望他们能享享清福。也商量着让二老搬到城里去住。商量来商量去,二老都没有去城里。
    还是住在乡下老家舒坦。老徐说,这角角落落,闭着眼睛都能摸到。
    空气好,水好。娇凤奶奶补充说。
    还有这胡柚树呢,一百多棵,也不能不管。老徐又说,这棵胡柚“祖宗树”,我得好好照料呀。
    胡柚成熟时,一两万斤果子,都要采摘下来。现在的村庄里,年轻人不多了,很多事情都是老两口帮衬着,自己慢慢干的。慢就慢一点,不着急。
    但是爬高爬低的事情,老人家已经吃不消了。
    胡柚树高高的,免不了要爬树。去年五月,胡柚疏果,把青果摘下一部分来,晒干了也能卖钱。就在爬梯时,娇凤奶奶一个不小心,跌了一跤,把手摔断了。后来送到省城医院,住了二十天,出院后,又在杭州的女儿家里休养了三个月。
    儿女们好好把老两口“批评”了一通。
    你们还真把自己当年轻人了——这怎么行?
    大家不在身边,你们要相互照顾,再不能做这样危险的事了。
    为那一点胡柚,不值当!要我们说,那些胡柚树,干脆都不要管了。
    但是老人家还真丢不下那些胡柚树。休养好了,回到老家,老两口转着转着,又转到胡柚林中去了。
 
4
    照往年情形,这会儿,就已经有老板上门来收胡柚了。
    可今年还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受疫情的影响,大家还有些吃不准行情呢。老徐和娇凤奶奶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一边用薄膜袋子吹开,包着胡柚。
    胡柚能预防感冒。胡柚壳剥出来煎水喝,苦是真苦,我们村里人感冒了,这么一碗喝下去,发一身汗,感冒就好得快了。
    胡柚清凉,利肺,比吃药好。老徐也说。
   平时,他很注意收集一些胡柚的资料,胡柚就是一个宝,可惜很多人还不太了解这个果子。
    不过,刚采摘下来的胡柚,并不是最好吃的时候。
    这个果子得放放。放上一个月两个月,果实里面的酸味转化成糖分,就甜了。剥开厚厚的柚壳,果实的囊粒汁液饱满,一口下去,汁水爆裂,又鲜又甜。
    冬天在空调间里,剥个胡柚吃吃,那是高级享受。
    这个话是女儿跟她的朋友们说的。女儿见老两口的胡柚那么多,就在朋友圈里吆喝,一吆喝两吆喝,胡柚就纷纷地卖出去了。
    上海的,北京的,南京的,杭州的。有人吃了,年年都惦记着买。
    胡柚好吃树难栽。胡柚树还得管得勤。这树吧,大概树干里也都是甜的,虫子也爱吃。两年三年不管它,胡柚树就被虫子蛀空啦,树就毁了。
    那一棵“祖宗树”,每年深秋胡柚金黄的时候,县上就有很多人过来,敲锣打鼓,搞个仪式,庆祝一下。热闹是一阵子的事,平常的照料,却是经年累月的。
    老徐和娇凤奶奶平常侍弄这些胡柚树,都是慢慢来。
    做得动,多做一点。做不动,少做一点。娇凤奶奶说。
    有得做,都是好事情。老徐说。
    “祖宗树”上结的胡柚果,特别受欢迎。这棵树年年能结果一千多斤,有人开价五千元,把整棵树包了。
    也有人说这个价钱太便宜,应该卖一万元,或者更贵一点。老徐笑笑。他说“祖宗树”一百多年了,这树结的果,不能只看卖钱多少。到底还要看啥,老徐还是笑笑,不说。
    胡柚的好滋味,都是用时间养出来的。
 
5
    吃过中饭,老徐又扛着锄头去胡柚林里了。
    娇凤奶奶也跟着去。老徐干活的时候,娇凤奶奶就在一旁看一会儿。看看树,看看草。
    穿过林间的小路,风吹着胡柚树叶哗啦啦地响。等这一批复合肥下完,天气就要冷下来,树叶也要落光了。
    但是,等到冬天过去,春天再来,胡柚花开的时候,整个林子像落雪一样,那个香啊!
    十里飘香。娇凤奶奶喃喃地说着。
    不止十里啊,现在一个县的胡柚面积十万亩,说百里飘香也不过分。老徐接一句,继续干活。
    这干活的声音,安安静静的,就随风吹到远远的地方去了。
 本文刊于2021年1月13日《报日人民》
刊发时标题为《飘香的胡柚林》

【两本书】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作者:周华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7


夏日黄昏的稻田,色彩逐渐爬上天际,山影、飞鸟、鸣蝉,一一呈现。远望,三两只白鹭,在远处的天空里起起落落;俯身,看蜘蛛在叶尖攀爬,青蛙一跃而起。这是在稻田里的小旅行,无须多远,却成为一个契机,让你停下脚步,想一想来时的路,想一想要去的方向。

本书分为“侘寂帖”“四季歌” “相见欢” “桃花酒”四卷,着眼于一个村庄、一片水稻田,书写作者在一小片土地上的劳作与思考、收获与欢喜。

 《素履以往》 

作者:周华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8


这是作者一年多来行走于钱江源头山野之间的点滴记录。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作者心所向往的,是月光溪水,晚霞落叶,鸟鸣虫吟,蔬食美酒,更是山野生活的缓慢、诗意与宁静。他行走于向往已久的山野之间,以平等之心,探寻熟视之下的诗性与诗情,注重自然与心灵之间的对话,启发读者一起去发现寻常事物背后的隐秘美好。

这是一场行走之旅,更是一次心的觉醒,一次与大自然的倾心交谈。

两本书已在当当、京东、淘宝

及全国各种线下书店上架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去闻一棵树 | 周华诚
目光清澈 看见花开
原创散文阅读|夜
每棵树都有用 转载
【随笔杂记】祖居旧风物
投资就是守株待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