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论语 | 葛亮:读书提升我们的格局
userphoto

2023.09.05 海南

关注

 笑起来的样子,他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认真解答问题的时候,他又成了酷酷的严谨学者。他是葛亮,几天前,他的作品《燕食记》刚获得《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22年度长篇五佳作品荣誉。

    能斩获如此有分量的奖项,对葛亮来说,虽是惊喜但实际也不意外。他此前的小说《北鸢》《朱雀》《七声》《谜鸦》《浣熊》等等,一经推出受到读者的追捧,上榜多个图书榜单。2022年,他凭作品《飞发》摘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葛亮这张耀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他经年累月的大量阅读。“阅读是一件非常漫长但同时又是非常幸福的事情。”4月15日,葛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学与阅读应是当下大家的日常,日常是构成人生的基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管多么繁忙,他每天都保持半小时以上的阅读。

    “就我自己而言,我会依据某个阶段的兴趣或需要,集中阅读某一门类的书。”葛亮说,就像写《燕食记》的时候,虽是以粤港美食为脉络,但书中涉及其他的岭南文化元素,比如要在小说中复刻太史第建筑这一元素,他就会大量阅读建筑学、古典园林之类的书籍,通过自己的文字,把它的轮廓重新搭建起来。

葛亮的作品中很多地方都引经据典,用娓娓道来的文字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被很多读者视为“新古典浪漫主义”。葛亮说,这是阅读的沉淀。读书尽量去选择经典,选择经得起广大读者检验的好书,新书略读在先,评估后认为好的再精读。

    葛亮说:“我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学习的求知欲和沉静的心境。有些人着急自己的阅读速度慢,其实没关系,这是对文字的体味和咀嚼,增加文字审美和阅读空间,这是快速阅读难以体会的。”

    葛亮提到自己的阅读习惯是在少年时期形成的,主要来自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在他小时候,父亲常带他听昆曲、逛画廊、淘古书,指导他阅读古代笔记、俄国小说,给他讲祖父葛康俞教授的故事。

    葛亮提到对他影响至深的一本书,是葛康俞教授的《据几曾看》,每每读完都有许多体会和想法,却再也无法和祖父交流,这是他的一件憾事。在葛亮看来,这本书不光是对199件古代书画著录和品评,还加入了祖父的谦恭自守,蕴藏着深沉的家国情怀。“读祖父的书不仅是对艺术的品鉴,更多的是看到一个大写的人,这几乎成为我现在无论是写作还是做人的重要标尺。”葛亮说。

    他为“4·23世界读书日”送上读书寄语:“'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但能丰盛我们的生命,也在提升着我们的格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阅读帮助我们增广见闻,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更多有趣的灵魂与思想相遇。”



来源:《河南日报·中原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呼兰河传》:小故事里体现大才华
书(尤今)
冰冷的记忆——《呼兰河传》
对意义的追寻最无意义
短篇小说创作谈
叶兆言:喜欢文学是一种缘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