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小波:尊严就是意味着被当作人来看待


君儒堂 | 一个阶层的生活方式   



1997411日,王小波离开了这个世界。199610月王小波接受意大利独立制片人安德烈采访,留下的这段珍贵文字和影像。

 

王小波:四十岁突发奇想想写小说,要跟同龄人比,中国的作家没有这么晚开始写作的。主要原因还是一直喜欢写小说,以前没这种可能性,后来发现有这种可能性了,这可能跟过去的经历都有关系。有一个小说是(黄金时代),在怀疑那个什么叫作性爱,就在反复,反复地思考。它当然是在一定时间背景,就是文化革命里头,人性受压抑的时间,然后不断的追问,那个时候,人对性爱会有怎么样的理解。然后,一重一重地盘问下去,大概就是这么一种。

 

我自己的心目中的文化,就包括艺术,就是科学基本上,在某种意义上是等同的,都是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东西。就像所谓东方主义里说的,东方社会更注重整体,更护卫个人的尊严啊,什么什么的。我不相信这种东西,而且我反对。我觉得人活着必须要有的尊严,没有个人的尊严,只有整体,这种生活不合理的。

 

尊严就是意味着在任何地方都会当作一个人物来看待,不是一个东西来看待,因为中国人有的人过去,他也可能有尊严,他在党内呀或者单位内啊,或者自己家里有尊严,当他走在街上的时候他就没有尊严,人家不认识他,去把他当做一个东西看待,我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被当做人物来看待,这就是我说的尊严。

 

......

 

王小波生平介绍

 

1952513日出生于北京。

 

1969-1970年云南农场职工。

 

1971-1972年山东牟平县青虎山插队知青,后做民办教师。

 

1972-1973 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做工人。

 

1978-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1980121日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在《丑小鸭》杂志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

 

1984-1988年美国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

 

1988-199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

 

1991-1992年任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1992-1997年自由撰稿人。

 

1997411日病逝于北京。

 

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向历】1 月 26 日,忌挑剔
王小波的遗产
【今日头条】王小波生前接受采访珍贵视频
王小波逝世 21 周年,5 位作家在谈论他的影响时都说了什么
什么都不是爱的对手,除了爱
【总第1337期】【智泉聊书】【中国作协会员】郭进拴丨我读《黑铁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