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趣闻杂谈

在中医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趣闻杂谈,对于对中医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知道这些还是十分有用的。


1
中医的雅称和佳话。


中医的医学理论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出现了很多和中医有关的雅称和佳话。比如人们把中医学称为“岐黄之术”、“青囊”;用“再世华佗”、“手到病除”来形容医术高明的中医学家;用“苍生大医”、“誉满杏林"、“橘井泉香”来形容医德髙尚;把治病救人称为“悬壶济世”等。



2
“儒医”的由来。


“儒医” 一词的由来主要因为医学受到了儒学的影响,因为在封建社会,儒学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认为从医是实现其儒学理想的最佳途径,所以儒医便是对从医人员最髙的称谓。这种情况在宋代表现的最为突出。宋代设立了医学的教育机构,还按等级任命医官,这让很多儒士看到了登上仕途的希望。所以宋代儒士纷纷学医,另外,一部分不得志的儒士还以借医之称来满足自己心理和精神的需求。这个称谓无形中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因为当时儒士多从事医学,他们写出了一大批医学著作,对以后的医学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3
阴阳鱼——中国古代中医药的志徽。


阴阳鱼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太极图,古代之所以用阴阳鱼当作中医药的志徽,是因为它不仅蕴含了中医的治疗原理,还表现了古代中医的髙尚医德。阴阳鱼图中的白鱼代表阳,黑鱼代表阴,二者当中以“S”形曲线隔开,此图表示阴阳的平衡是不断变化的、此消彼长的阴阳均衡。我国的中医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而且阴阳鱼的鱼眼时刻不闭,也表示医生为治疗疾病昼夜不停,所以用阴阳鱼为我国古代中医药的志徽是再恰当不过了。



4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据史书记载,这句话是宋代名儒范仲淹所言。当时范仲淹去祠堂求签,当问签得知自己不可以做宰相时,便又求一签,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当人们问他为何要祈祷当良医时,他回答说既然当不成宰相普济万民,可以当良医为人民消除痛苦、利泽苍生。这就是“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范仲淹及当时的名儒的选择使中医药的地位得以提高,是因为中医药治病救人和儒学的治国平天下有很大的相似性。



5
我国古代的女医生。


我国古代医学界人才辈出,除了以上我们介绍的之外,还有一些女医生,她们以其髙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给后人留下很多佳话。比如医术髙超、后被征召人宫的西汉名医义妁;擅长针灸、施医利民的晋代名医葛洪的妻子鲍姑;行医为民、著书立说的明代女医生谈允贤;精通外科、手到病除的宋代著名外科医生张小娘子等。



6
“大夫”、“郎中”的由来。


“大夫”、“郎中”在古代都是官名,现代分别是北方和南方对医生的称谓。宋代以前,大夫是对一般官吏的称谓,从宋徽宗开始才把医官放到大夫官阶下,从那时开始才把医生称为大夫;从战国开始,郎中就被当作官名,到隋唐时期各部都设置郎中管理各司事务,从宋代幵始才被当作医生的统称。


7
“悬线诊脉”的传说。


历史上出现过此类的传说,此法一般是太医为皇帝的嫔妃治病所用。很多医生都用过这种方法来诊断病情,比如,孙思邈为长孙皇后悬线诊脉。悬线是否可以诊断出病情,还有待于商榷,一般是因为避嫌才用此法,其实太医事先已经了解到患者的病情。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那些不为人知的趣事
儒医的思想境界
儒医史识
“儒医”的由来
我国成立首个儒医研究组织
文化断层与思维异化是当代中医学术传承困境的基本原因!反思近代中医理论转型与思维嬗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