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忠实去世后贾平凹连发三篇悼文!其中一篇引发争议


2016年4月29日7时45分,陕西当代文学巨匠陈忠实因病在西安去世,享年74岁。几个月以来,社会各界都在沉痛悼念陕西文坛巨匠、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其生前好友,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在不同场合连续写了三篇文章悼念陈忠实:一篇是去世后写的《怀念陈忠实》,第二篇是陈忠实百日祭日写的《再忆陈忠实》,第三篇是《怀念陈忠实》。


其中第一篇《怀念陈忠实》在当时发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和不同的解读。有人批判贾平凹对陈忠实的悼文不够“用心”,以至细致到贾文多少字,几近于逐字逐句“分析批判”,说贾平凹对陈忠实的悼文滞后、模式化。也有人说贾文精短、真挚、实在、深刻,也非常符合贾平凹的心性特点。那种哀伤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特别的、别人无法体验和感受的。


不管怎么样,这个社会别有用心者大有人在,指手画脚着不乏其人,对一篇文章也是见仁见智,小编不做评论。今日将三篇文章全部刊发如下,各位读者自行判断。


贾平凹:怀念陈忠实

  

面对着陈忠实的离去,作为同辈人,作为几十年的文友,到了这个年纪和这一时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黯然神伤,什么叫无声哭泣。

  

他是关中的正大人物,文坛的扛鼎角色,在感念着他作为一个作家的丰功伟绩,我就想到一句词: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

  

正如有哲人说过,在这个宇宙里,生命是不息的,当每一个人的一世进入其中,它就活在了整体,活在了无限,而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份工作,一份情感里。当任何一个人的去世,如果说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失去,是我们的一部分失去,但那仅仅是带走了一部分病毒、疼痛和恐惧,生命依然不息。

  

更何况陈忠实有他的《白鹿原》。

  

他依然在世间。




贾平凹:再忆陈忠实



人一过世,日子就堆积起来,老陈的离去竟然有一百天了。我们在这里追思他,纪念他,以朋友的名义,读者的名义,文学的名义。  


凡是对国家,对人民有大作为、大贡献的人,我们都要纪念他,都要为他修一座庙的,老陈这座庙,虽然真砖真瓦的还没有,但是,它已建在我们的心里。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关中出了好多先贤,比如李仪祉、于右仁、杨虎城,他们都是国之栋梁,民族精英。老陈的出现,使这一条清流延续,他七十四年是是辉煌的,光荣的。


老陈是极其典型的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究立德立言。他的立德,在于他有大政治的情怀,即爱国爱民,天下意识,信仰坚定,扶贫助弱,行为刚毅,敢思考,敢担当。每当读到张载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胜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就想到老陈。张载和老陈都是关中人,他们配得上正大人物这种称号。他的立言,在于他终其一生都在宣传弘扬中国的文化,他的《白鹿原》就是一部文化的煌煌巨著。中国的文学史上必有它的浓笔重彩。正是他的立德立言,时代不会忘他,社会不会忘他,他的人格的和文字的魅力永在。


今天,在荞麦园美术博物馆,我们的省广播电视台明珠朗诵艺术团、竹韵诗社的朋友们,在这里以诗歌以朗诵来怀思纪念老陈,我向各位致以敬意和感谢。我知道你们自成立以来,举办的活动很多,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我衷心祝各位在文学艺术的旗帜下保重身体,珍爱生命,更响亮地鲜艳地发挥你们的声音和颜色!


谢谢大家!


(本文为贾平凹在2016年8月6日,纪念陈忠实先生《忠实百日——文学依然神圣》诗文朗诵会上的讲话)




贾平凹:怀念陈忠实


在忠实去世的那几天,因为太悲伤,也因为参与着要料理他的后事,时间紧张,我是在撰写挽联时,挽联的注解部分被人拿去发表了。也就是大家看到的那个短文。在短文里我引用了两句古语:水流原在海,月落不离天。忠实确实是这样,伟大的灵魂都是这样,像月亮一样,落下了仍在天上。在他百日那天,一帮朋友以诗文朗诵的形式追思他,我是参加了,今天我们又聚集一起,以朋友的名义,以读者的名义,以文学的名义怀念他。



凡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大作为大贡献的人,我们都要纪念他,都要为他修一座庙的。忠实的这座庙,虽然真砖真瓦的还没有,但是,它已经建在了我们的心里。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关中出了好多先贤,比如李仪祉,于佑任、杨虎城,比如石鲁、柳青,他们都是国之栋梁,民族精英。忠实的出现,使这一条清流延续,他的七十四年是辉煌的,光荣的。


忠实是极其典型的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究立德立言,他的立德,在于他有大政治的情怀,即爱国爱民,天下意识,信仰坚定,扶贫助弱,热心公益,行为刚毅,敢思考,能担当。每当读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当,为万世开太平”,我就想到忠实。这话并不是我在忠实去世后说的,忠实还活着的时候我也这么说过。张载和忠实都是关中人,他们配得上正大人物这种称号。他的立言,在于终其一生都在宣传弘扬中国的文化,他的《白鹿原》就是一部文化的煌煌巨著。中国的当代文学史上必有它的浓笔重彩。正是他的立德立言,时代不会忘他,社会不会忘他,他的人格的和文字的魅力永在。



忠实的立德是如何完成的呢,忠实的立言又是如何实现的呢,这是我们在怀念他之际值得我们自己追问和深思,从而给我们以启示。回想与他交往的几十年间,他是有“中信沉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凡是在党和国家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从来都是清醒地,自觉地,挺身而出,旗帜鲜明,他的政治嗅觉,他的大局观,他的勇于担当,我是敬佩不已。



而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在对待业余作者的扶助上,他又是宽厚的长者,不厌其烦,古道热肠,这更让我自叹不如。从当年我们一块组建群术文学社到后来的陕军东征,在作协一块工作,他视文学为神圣,对创作的刻苦和认真,我是亲身体会的,读他为《白鹿原》所写的创作笔记,我曾经感叹过他为文学倾注了那么多心血,隐忍了那么多委屈和寂寞,下了那么多苦功夫,感到了我自己的种种不足。忠实的为人为文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啊,他是朋友,他是长者,他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忠实离去了,他留下了巨大的遗产。我们怀念他,纪念他,就是要把这份为人为文的巨大遗产承接下来,扩大开来,把陕西的文学搞好,把我们的创作搞好。


(本文为作者在2016年10月26日陕西省“纪念陈忠实座谈会”上的讲话稿摘要)


欢迎广大读者底下评论区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辞赋|立言于当今,立德于尘世,立人于民心《陈忠实赋》
关于陕西三大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
真实的陈忠实,真实的《白鹿原》
陕西文学为什么那么强?
[陕西文坛] 王蓬:痛悼忠实
《白鹿原》之后,陈忠实何以再无佳作?是江郎才尽也另有隐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