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羽生:棋盘上的兵马


胡志明很喜欢下中国象棋,曾有诗道:'错路双车也没用,乘时一卒可成功。'诗虽浅俗,却颇含哲理,也是合乎棋理的。卒子未过河只能任人宰割,一过了河,威力就大了。一局棋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兵卒的运用是否得当。著名象棋残局中,有个名为'蚯蚓降龙'的残局,就是卒子可以胜车的。不过,中国象棋的卒,却千万不能成为'老兵',一成老兵,战斗力就消失了。在对局中兵卒也往往成为要换取胜利的牺牲品,这一点又颇令人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感慨了。


兵的走法,也是中西两种象棋的一大差异。中国象棋的兵,到了对方的底线,就变成'老兵',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国际象棋的兵到了底线,那可是厉害之极了,它可以变成威力最大的后,或任何一种兵种(一般情形除了变后,就是变马,因为后可走直线、斜线,威力最大,但不能如马之行'日'字,所以只有在走'日'字才可把对方'将死'的情形下,变马才有作用)。一到有一方的兵变后,对方多半就要认输。


身经百战的'老兵',最后竟要'报废',实在是令人惋惜的事。因此在这方面我也觉似乎是国际象棋合理一些,合乎论功行赏的原则。


国际象棋的马无'撬脚',这也是和中国象棋不同的。马无'撬脚',威力当然大些,不过加多一重限制,变化更加复杂。艺术上的趣味,往往是从既有一定的限制,而又能够在这约束之下尽量发挥得出来。比如律诗,中间四句是要讲究对仗的,假如取消这个限制,也就失去了律诗的趣味了。不知我的想法对不对,我是比较拥护马有'撬脚'的。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同源异流,其不同处,大抵是根源于东方和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如果深入研究的话,相信是件很有趣味的事。


——选自《笔花六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际象棋基本玩法和规则
国际象棋教程:棋子摆放规则
浅析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异同
中国象棋真的起源于国际象棋吗?
象棋的文化意蕴
中国象棋----希望重现,梦想永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