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风十里杜牧之:他凭什么扛住命运拙劣的装订?


这两天有一篇刷屏的文章

开篇第一句话,就把小编震撼了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

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借用这句话的比喻

突然想起了有一个人

他也遇到了命运拙劣的装订

却硬是把自己的生命

写成了一本优雅丰富的书

今天,我们一起来翻翻呗

杜牧

01  生命是书,每个人都被命运装订成册


作为一名汉语人,我们从小就被植入了一些共同的文字,溶于血脉,潜于心灵。

 

也许,你未必说得清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但一定背得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也许,你未必见过火红灿烂的枫叶,但一定背得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你的成语资源中,一定还有这样的存储:比如,一看就非常美的「豆蔻年华」;或者,念起来充满力量的「卷土重来」。

 

「豆蔻年华」被写在他的《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顺便说,这首诗也是「春风十里,不如你」各种版本的源头哦。

 

「卷土重来」被写在他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些文字的原创者,还创造了很多保持这种水准的文字。他的一生不算长,也没有什么厉害的功绩,唯一拿得出手的,是他的外甥帮他整理出版的一本书——20卷的《樊川文集》。

 

他才兼文武,满怀为人民服务的一颗红心,却在命运的拨弄下,挣扎于时代、环境的夹缝之中,难以施展。他最终勘破:这辈子不再求富贵功名,如果能留下数百首文章传世,也就算没有遗憾了。

 

这话是他喝醉了,在自家的樊川别墅里对外甥说的,也许49岁的他预感大限将至——说完这番话的第二年,他便与世长辞。他留下来的文字,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许,成为一代又一代汉语人阅读的经典。尤其他的诗歌,更是脍炙人口。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要被命运装订成册。被幸运眷顾的人生,就是装帧考究的精装版,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不那么幸运的人生,就是被草草装订出来的平装书,不管内容如何,先从外观气质上就输了一大截。

  

而他,凭借天赋加勤学获得的才华,以及名门世家熏陶、读万卷书修炼出来的气质,硬是扛住了命运拙劣的装订,活出了自己优雅精彩的人生。

 

他,就是杜牧,字牧之,生于803年,卒于852年。在晚唐的诗坛上,唯他与李商隐双峰并峙,被称为「小李杜」。

 

他还有一个听起来很妩媚的外号叫「杜紫微」。这是一个比他小了41岁的后辈诗人郑谷给取的:「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杜紫微。」


02  壮志为骨,无所依恃的人生才华开路


在唐朝帝都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说的是世代居住在长安城南的韦、杜两族,靠近皇宫、亲近皇权,都是有名的高门豪族。杜牧就出生在其中的杜家。

 

杜家最有名的当属西晋的杜预,文武双全,博学多能,拜将封侯,还注有《左传》。念叨着「诗是吾家事」的杜甫,就很喜欢把这位杜预作为自家门第的标榜。而杜牧则不必像杜甫这样需要打八竿子地去攀亲,他自己的爷爷,就是当朝的宰相杜佑,不光政绩卓著,还著有200 卷的《通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体例完备的政书。他的一位堂兄,还做了唐宪宗女儿岐阳公主的驸马爷。正宗的皇帝家的亲戚!

 

他夸耀起自己的家世,真叫一个理直气壮:「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白编,上下驰皇王。

 

这位厉害的爷爷,在杜牧十岁的时候去世了。杜牧的父亲,还来不及蒙受先人更多的恩泽,做到更大的官,积累足够多的家产,几年之后也撒手人寰。留下年龄不大、不善持家的杜牧三兄弟,没几年就家道中落:祖传的30间房一间不剩,家中仆人能跑的都跑了,只剩下一个好心肠的小书童,哥几个过着朝不保夕、居无定所的贫困生活。

 

但是曾经富养的童年给了杜牧生命最初的滋养。爷爷杜佑是对他影响最大、最深的人。

 

杜佑是什么样的人呢?据史书记载,他「性敦厚强力,精于吏治,虽外示宽和,而持身有术。」他还特别勤奋,超爱读书,忙完公务应酬,再晚都要点灯夜读,哪怕做到宰相,也不放弃阅读。

 

这位博学多识、精明强干的爷爷,是杜牧心中的偶像。他的理想,就是要成为像祖父这样既有文才又能实干的人。在文武并重的家风熏陶下,他用心读了很多书,16岁自注《孙子兵法》十三篇,20岁读《尚书》《毛诗》《左传》《国语》及十三代史书等等。

 

杜佑虽贵为三朝高官,杜家亦是百年高族,也挡不住杜牧家的一朝中落。命运对杜牧的不眷顾,似乎从他青春期就开始了。然而,即使在只有野菜可吃的贫困生活中,依然有百卷书籍陪在杜家子孙的身边。杜佑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这丰富的藏书和勤学实干的家风了。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此话当真。

 


这一切努力所涵养出来的才华,正是杜牧此后的人生中唯一的依靠。

 

杜牧23岁写成的《阿房宫赋》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块敲门金砖。


你们都说现在的考试只看分数不公平。要不要穿越回唐朝,试试那种要把自己的作品送给有地位声望的人看,博取他们的赏识,然后推荐给主考官的考试呢?想想还是觉得靠分数更平等、简单些吧。


当年26岁的杜牧去洛阳参加的就是这种考试。他用一篇《阿房宫赋》,征服了太学博士吴武陵,后者向主考官大力推荐,主考官也大为欣赏,但是因为状元已经许给别人,就只能给他第五名的成绩。不过一举中第,这已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也许你觉得提前三年就写好的文章,多少有点对付的意思,那紧接着杜牧去长安参加的另一场考试,则完全显示了他学霸的气质。制举是唐代一种特殊的科目,隔几年才有一次,以选拔特殊人才为目的,皇帝亲自主持考试。杜牧报考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同样是一举中第。

 

之后,杜牧成为正式的国家公务员,首先得到了一个叫做弘文馆校书郎的官职。没过多久,他又被江西观察使沈传师看中,选为幕僚,随赴江西上任。


这个沈传师啊,挺有个性。他是唐代传奇大家沈既济的儿子,最早写南柯一梦的《枕中记》,最早写狐狸精的《任氏传》就是沈既济的作品。沈家娶了杜家的女儿,因而沈传师与杜牧有姻亲关系。但他选择杜牧,却不仅仅出于人情的考虑。

 


跟杜牧PK这个职位的人不少,其中就有当朝宰相的亲戚。宰相亲自来说情,却被沈传师当场撂下狠话:「不用就是不用,大不了我不去当这个观察使!」弄得宰相也没有办法。他为官非常廉正,选用幕僚十分谨慎。他看中杜牧的,是其过人的才华。

 

说起杜牧的才华,的确是有目共睹。他被沈传师选入幕府,后来又被推荐给牛党的领袖牛僧孺。他还多次上书给李党的领袖李德裕,陈述时政对策,有些建议还被李德裕采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针对晚唐藩镇割据的局面,他论政谈兵,发而为文,将兵学理论和现实状况密切联系,提出了极有见地的判断与对策。他的《注孙子序》《罪言》《原十六卫》《战论》《守论》五篇文章,深受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欣赏,被摘入了他编的《资治通鉴》。

 

然而晚唐政局风云诡谲,宦官专权,皇权更迭频繁,牛李党争激烈。杜牧的一生,可以说见证了牛李党争40年的全过程。他受到牛党的提携,但又与李党的政治主张相近,到头来哪一党都对他不甚待见。


长期困在党争的夹缝之中,他空有一腔抱负、满腹才华,却壮志难酬,生平所做的最大官是中书舍人,相当于朝廷的机要秘书,正五品官。但刚走上这个“高位”不到一年,他就来到了生命的尽头。

 

只有在诗歌中,他的才华才得以完全地精彩绽放。史学世家培养出来的开阔纵横的眼界,关切现实政治的情怀,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交织成一股力量,在他的诗中形成一种沉郁的风格。他的怀古咏史诗表现得最为出色。

 

如怀古伤今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喟叹朝代兴亡变化的《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感慨世人居安忘危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讽刺天子荒唐的《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感慨历史难以把握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03  柔情作肠,浪费生命在美好的事物上


杜牧长于诗文,并工书画,一生放纵不羁,爱美女并美酒。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遣怀》正是他给自己的一段人生总结。扬州是他生命中的温柔乡。他的扬州梦绮丽多情,是对现实无奈之后的放荡不羁。他留下了许多风流浪漫的故事与传说。比如他夜夜笙歌,买笑寻欢,上司牛僧孺要派出30个保镖来暗中保护他。又比如他非常著名的《赠别二首》,就是离开扬州前夕的赠妓之作。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其二)

 

杜牧虽然放荡,但有一种温润如玉的风雅气质。同样是狎妓之作,白居易、元稹写的,有些就难免用语轻浮、情趣庸俗,而杜牧写来则别有一段风流蕴藉,柔情万种,令人感动。

 

他还擅长书法,《宣和书谱》称赞他「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也很看得上他的字,把他视为颜真卿、柳公权之后的名家。他唯一流传至今的书法真迹,是《张好好诗卷》,一幅写给曾经心爱的歌妓的作品。


张好好诗卷》局部


这位张好好,曾是沈传师府上的一位歌妓,杜牧在沈传师幕府时与她相识,她后来嫁给沈传师的弟弟。几年之后,两人在洛阳重逢,张好好已沦落为当垆卖酒的妇人。杜牧此诗,可与白居易《琵琶行》参看。


如果说他薄幸,还能有什么人写得出比他更真挚的情感来呢?至少在他的心上,有一刹那充满着美好的情意。他的诗歌,就是对这一刹那的永恒凝望。


张好好诗卷》现藏故宫博物院


同样是时代衰颓,怀才不遇,只好写诗,他既不像韩孟一派,尽情宣泄怨怼悲愤的情绪,追求古奥奇崛的诗风,也不像元白那样直白浅近地呐喊,追求华美通俗的诗风。


他“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他以开阔的历史眼光来看待现实问题和个人遭遇,力求一种旷达、恬静的心境。无论感慨往事、针砭现实还是抒写怀抱、描摹自然,都兼有一种含蓄与明快的美

 

如与诗人张祜在重阳节登高后所作的《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在《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中,更能看出他的心境: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还有这首把秋景写出了类似刘禹锡气势的《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就是杜牧的独特气质,深得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妙处。遭遇令自身无可奈何的命运,有人怨愤,有人哀泣,而他懂得以一种优雅的姿态,将无限心绪掩埋不吐,泯然山水之间、柔情之间。正如李商隐诗云:「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参差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杜郎俊赏,风流倜傥,春风十里,浩浩荡荡。


牧之先生,谢谢你,留下了这一本深情而美好的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才华光耀晚唐 风流名传千古
《赠别二首》: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抱庸行书•杜牧诗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自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作诗表达心情,含蓄沉郁,堪称佳篇
15岁成侍妾,16岁遭皇帝霸占,下场凄惨!杜牧为她留下千古名句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