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井一封书,寄与爱茶人丨2019庄园笔会


吴越之地,苍山远水,杭州最胜。它有灯红酒绿,亦有禅茶清风。西湖十景,窃以为龙井最美。
在龙井雷迪森庄园,深居简出,平淡且真。八月的天色,如茶清透,空气平滑地进入胸腔,便有一股灵气。闲来无事,坐在缀着白纱幔的亭子里喝茶,或来个瑜伽美食的生活课堂,或沿溪水登高去看茶山日落,远一点,包条摇橹,静听船工讲西湖的故事。


关于龙井雷迪森庄园的感觉,初来乍到,觉得淡而无味。喝了茶去看茶,听了水去看水,再回来,恍然间发现,庄园里每个人身上一个共同的特质:大行尚简,静水流深。夜色中,站在小桥上远望,庄园屋顶在我的理解中,似乎又有了一层新意。因热衷于精致、东方的生活方式,我曾走过多家雷迪森庄园,其大堂屋顶的建筑风格,一律是“人”字造型,是家的感觉,毫无高楼的压迫感。龙井这家文化主题为“茶”,“人”字造型的契合度最高。茶的包容与人的放松,奠定了龙井整个空间的基调。人在这种空间里,问于自然,亦归于本心。
初见庄主蒋红森,觉得他如西湖龙井扁平俊秀,啜之淡然,幽而不冽。再见,便觉得这壶龙井乃至味也,甘香如兰。他戴着一副黑边框眼镜,80后,素衣清颜,身上散发着茶清气,给人一种远而未远,近而又近的感觉。
蒋红森说,龙井雷迪森庄园作为雷迪森集团最早的自营旗舰店,为茶所引,归根结底是诠释在地文化的本能。置身龙井,一斟一饮,浅茶轻酌间,与山水共清欢。让每一个来客,都能找到家,找到自己。这就是他所理解的庄园生活。


溯溪遥上,傍山而居的龙井雷迪森庄园创于2009年,51间客房,一间会议室,全日制餐厅,书法室,两间茶吧等,所到之处,别致的东方茶韵与高雅的精奢气质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此外,龙井雷迪森还拥有一片自己的茶园,春天采摘时期,客人们还可以亲身体验采茶、炒茶、品茶的乐趣。每日午后,客人们都可在酩茶园享受热茶和甜点,馥郁茶香,。晚上,服务生又会送上来一碗桃胶枸杞滋补点心,通过味蕾的满足感,让忙碌的身心得到一丝丝宽慰。
屋宇之下,龙井雷迪森员工着绿色或纯白色茶衣禅服,如兰般温润,缓溢华光。见惯浮华尘世,那份静好,质朴、温暖因有岁月的深度,而显得格外珍贵。他们的笑容,仿若晨起茶叶上的那滴清露,细探却又不着痕迹。茶衣人事之美,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彰显龙井雷迪森东方禅意的品牌意识。
作为茶文化的传播者,龙井雷迪森的员工大都是茶艺师。庄主蒋红森向我递过来名片,名片上写着:总经理/高级评茶师/高级茶艺师。他说,为了学习茶艺,他整整花了4年的时间。不难看出,自他经营龙井雷迪森,十年来,他始终是一个懂得涵养自己,在茶香里成长的榜样,给员工带来裨益。


庄园的养生课堂专门设了茶艺,随便一个员工都可优雅娴熟地给客人表演茶艺。当茶艺师开始沏茶时,周围环境都会变得安静,所有的眼神都会跟着茶艺师的动作,进入禅定的状态。他们的动作匀速、平稳,行云流水般。美到客人心坎的,是他们身散发出来的静气。
蒋红森说,茶艺师的动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随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改变了适当调度。我们龙井雷迪森庄园的经营,也与探索茶道精神息息相通。以诚遇之,以真和美来合顾客之意。面对不同的客人,就像茶艺师面对不同的器物,不同的环境,唯有快速地调整自己,随其所变,宠辱不惊,龙井雷迪森才能做到尽茶之真,明茶之美。


来了龙井,宾客睡起有茶饴有饭,问道自然,归于本心。北宋卢仝问“七碗茶”,归心无染,今人上龙井雷迪森庄园,卧听自然长短之音,淡忘世间不称意之事。山城更漏无定,舒促离合紧凑而跌宕,豁达时的冲淡平和,皆来于这样的时刻。

春夏两季,东南风易入山谷,为龙井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山泉斛漏,不择地而出,滋养了茶叶之美。水沸之声,浮浪飞旋之声,如松风阵阵。于是,夜间的眠觉,便更有了心胸清和之气。这又是居龙井雷迪森庄园的一大特色。若非喝茶见了这里的茶园、茶叶、茶庄,整个龙井雷迪森庄园的茶文化布置,还不知道茶有如此之多的妙用,更不晓得这溪涧兰草是爱茶人的心上宠。你看,几乎每一张桌子上的花瓶里,都有一束兰草,与白色栀子相宜静好。
庄主蒋红森说,饮茶看花,赏心乐事,良辰美景,都聚齐了。尤其夜间明月相伴,晨醒朝霞之时,且将诗茶把饮,点一灯归来未晚。
庄主实在是个静悟之人,龙井雷迪森十年,可谓行看流水坐看云。忙有静处,闲有静处,克己慎独,人清至境。


居庄园两日,自觉得心越来越沉静。茶香清神益思,一张宣纸铺开,点染之处,风月即。一路走来,思绪困顿,到了龙井,豁然开朗。居有茶,食有茶,用有茶,心有茶,无一不体现庄园对茶文化的诠释。
茶喝多了,便愿意沉下心来,放慢步子,放逐时间,去品味,去体会,生活对于我们而言也更加清晰。
入夜时分,窗外点了一盏灯。橘红色的灯光映照于水面,在夜色之中,把世事看得更淡,更远。
所居之处,在庄园自种茶园边上,仅50米距离,每晚有茶香伴着入梦,每一个毛孔都能吸足了天地日月的精气。客房的阳台,有桌子和两张对坐的木式靠椅,坐着就能让目光越过山下的古树,望见茶山起伏,深凹处的弧线,轻托一轮明月。此月与别处不同,它带着茶的自我世界,忘我地发光。


夜色浸染,庄园茶山,园外茶山,或更远处。森林,溪水,虫子鸣唱,飞鸟休憩,还有寿圣寺、胡则墓,十八棵御茶园。透过窗外的幽微灯光,我仿佛还能听到文豪苏东坡与辩才法师品茗时的吟咏。

在雕花红木桌上,寻找笔记本,一张精致的卡片闯入我的视线。打开一看,几行整齐娟秀的文字,写着我来之时的问候。从日期上看,是我入住当天写的,压放在水果花篮下,并不显眼。发现得虽有点晚,却依然打动我心。
饭后茶房送来桂花味香月饼,还未来得及尝,因为晚饭吃得太饱。有一道菜别具特色,不得不提,一方形小茶托端上来,一头是茶壶配的鸡汤,一头是茶杯装的虾仁、一撮鲜茶叶。鸡汤冲泡虾仁茶叶,色泽雅丽,其味鲜嫩无比。据庄主蒋红森说,这是龙井雷迪森庄园颇具匠心的特色菜之一。


月饼由几瓣鲜荷花垫着,霁蓝釉中,白如玉上,器与茶逢,看上去,有种圆融的喜悦包裹其间。如此茶点,是龙井雷迪森庄园每日必做的功课,是奉送给客人的,最甜美、打动人的小心意,带着中式的精致和淡雅。人在尘世间苦闷久矣,此点心恰好点到心上,一解茶涩,二饱口腹,三免茶醉。送茶小朱告诉我,庄园里所有茶点,都是保留百年传统纯手工制法。可见龙井雷迪森庄园的品牌意识,不仅体现在地理、建筑上的精心筹划,更来自中国人代代传承的味蕾偏好,以及对中华饮食文化百年坚持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属于中国人的度假庄园。
细节中,有个小发现。送茶点的工作有点繁复,可是姑娘们托着浓重的托盘面无倦色,步履轻盈。
每个托面积约2平方米,盘子里整齐地摆放蓝釉白瓷小碟盘,里面各盛满小份茶点,有时是一杯龙井茶,有时是一杯桃胶花膏品,有时是一小盘甜糕点。托盘的姑娘大概也是经过训练茶艺师,步子、动作间运气均匀,毫不慌张、失控。我曾拿起杯碟估量过,一只至少有5到6两重。大托盘所容纳的杯碟数、承载的重量,加上中式实木托盘本身的重量,一次走完8到10个房间,小姑娘的手腕可真带劲。敲门、端碟,然后给客人关门上,有时需要另一个人来帮忙,有时一个也可独挡一面。当然,端盘这样的绝活,犹如茶艺,需要潜心学习。于是,便有了师徒的合作与传承。


庄主蒋红森说,饮食礼仪在西周时代,就已形成相当完善的制度,后经过儒家推崇,成为历朝历代大大国之貌,礼仪之邦的重要方面。龙井雷迪森庄园以茶为引,自然也是很重视饮食礼仪的。
龙井雷迪森人精行俭德,在古典茶文化熏陶之下,与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约定成俗,天青色里,如茶一般耐品。客在茶间坐,看来念来,全是欢喜。陆树声著《茶寮记》有句云:“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而其人与茶品相得”。我想,龙井雷迪森人完全配得上这个好句子。
关联阅读

行走丨龙井问茶

行走丨龙井问秋

笔会丨我乘慢船去塘栖

欣赏 | 雷迪森龙井庄园

笔会丨塘栖,及雷迪森庄园

笔会季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张舍不得睡的床丨2019庄园笔会

笔会丨运河边的雷迪森庄园

笔会丨在塘栖雷迪森庄园

虚构丨初恋似流水

行走丨八月酿

行走丨劫掠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冬一世界,一茶一隐居
【看浙里】开在村子角落里的度假酒店:杭州雷迪森龙井庄园
杭州茶园里的隐世酒店
在杭州最美的季节里,躲进茶村深处的精品酒店,与“茶”来场约会
产地直供!心灵壹号2023明前龙井限量上市
一茶一世界 | 走遍杭州只为寻茶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