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城 ┊邯郸道」∣赵建兵:难忘那段“诓干粮手”的日子(外一篇)

难忘那段“诓干粮手”的日子(外一篇)
文/赵建兵
那一年,是一九八零。头顶初秋依然火辣的太阳,与几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相伴,身背老土布制作的铺盖卷,肩扛老土布缝制的干粮袋,奔赴十里之遥的陌生远方,从此,开启了我们初中三年的寄宿生活。
那个“远方”名叫三中,周边村的人习惯称之为“北寺”,那是一块至今仍令我们魂牵梦萦、难以忘怀的地方。
从家朝向三中的路,曲曲弯弯,是我们的逐梦之路。三年的青葱时光,一次次寒来暑往,小路上不知留下了我们多少歪歪扭扭的脚印?身着粗布衣,脚踏千层底,瘦弱的肩膀扛着一大袋玉米面窝头或两掺面馒头和咸菜,在夕阳的余辉下,一行人说笑打闹着走在尘土飞扬的返校路上。每当看到我们,沿途的村民们总会停下手中的活计,大声调侃道:“哎哟,这帮诓干粮手又来了哟”,听到此话,我们总是面色微红,不敢答腔,匆匆而过。虽已时隔多年,此情此景,至今仍难以忘怀,偶尔遇到当年一起“诓干粮的战友们”,还常常提及此事,自嘲一番。
当年的三中,占地约有三十来亩。大门位于学校的西南角,面向西,门两边的水泥墙垛上,刻写着毛体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对联。学校最南边两排瓦房是教工宿舍,再向北两排瓦房是教室,教室的后面有两个篮球场。最北边靠近北墙的,中间七、八间平房还是教工宿舍,平房东边的瓦房是女生宿舍,西边的瓦房是男生宿舍。男女生宿舍都是三间,条件很简陋,进门是一个砖砌的煤火台,南北各是一个水泥大通铺,通铺上有一层薄薄的芦苇席,通铺之间是一个窄窄的走道。夏天的宿舍,总少不了蚊蝇和跳蚤的贴身陪伴;寒冬降临,我们常常会从麦场里找些麦桔或豆秸铺在苇席下,以抵御严寒。
食堂位于校门北边,记忆中是三间西屋,做饭的师傳有两人:一个是申底村的名叫贾考贤,另一个是来自曲周县的名叫张凤田。那时的饭菜非常简单,同学们把从家带来的干粮装进网兜,放进大大的蒸笼里,做饭的师傅往大锅里倒几桶水,把蒸笼抬到大锅上,把水烧开,笼里的馒头和窝头也就熥热了。每到吃饭时间,我们便峰拥着找到自己的网兜,排队从大锅里舀一茶缸水,几个小伙伴在食堂前的土地上围一圈,一口干粮,一小口咸菜,再配一口开水,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嬉闹说笑,构成了我们初中三年一日三餐恒定不变的生活画面。
那时流行一句顺口溜:“星期三,去拿干;星期六,干不够。”干,就是指干粮。炎炎夏日,时间一长,我们干粮袋中的馒头、窝头经常会变馊;寒冬腊月,那些干粮又会被冻得硬梆梆、裂着大口。所以,每次周日下午返校时,我们一般都是带三天的干粮,周三下午上完课,大都要请假回家带干粮,次日早起返校。有一次,Z同学单独步行回家拿干粮,路遇几个淘气鬼冲他喊“诓干粮手”,Z同学怒视着他们来了一句:“get out of my way”,开始,几个人楞了一下,很快,一个机灵鬼对其他小伙伴说:“他骂咱们!”于是,砖头坷垃像炮弹似的向Z同学呼啸而来,Z同学只好一阵“百米冲刺”,才摆脱了“追兵”,得以安全回家。每逢周六,由于干粮变馊或被别人错拿,时常会出现不够吃的状况,届时,只好饿上一两顿。等到放学步行回家时,人就会变得有气无力、步履蹒跚。
三年艰苦生活的磨炼,使我们能够承受后来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也锻造了我们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外一篇
一张饭票引发的遐思
昨天中午,老牛在群里发了张照片,如同一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使得沉寂了几日的大学同学群忽然热闹起来。
这是一张用硬塑料印制的饭票,30多年前,在邯郸师专的食堂里,我们这群所谓的“天之骄子”们,就是凭着这张窄小的卡片去填饱肚子的。当时的餐票有三种,黄色的卡片为粗粮票,主要用来吃玉米面馒头和喝玉米粥;红色的卡片为细粮票,用来买白面馒头;还有一种蓝色的是菜票。
那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吃饭还需要用粮票。记得去师专上学的前一天,父亲赶着驴车,拉着几袋小麦,带着我到四、五里远的褚庄粮站,用麦子换了一些河北省地方粮票。上学的当天,父亲塞给我二、三十块钱,我背上母亲精心做的新铺盖,叫上邻村的一位同学,便踏上了去往邯郸的公共汽车,开始了两年的师范生活,也开启了“吃公家饭”的征程。
初到邯郸师专,一切都很茫然。好在有上一届老乡们的热情接待,他们跑前跑后,帮我们找宿舍、领完床单被罩后,又带我们去食堂排队,用手中的现金和粮票去换成或红、或黄、或蓝的饭票,从此,我们便与这些“小卡片们”结了缘。
当年,同学们根据地域差异,都自发地成立了自己的“老乡会”。我们鸡泽县小,在师专上学的人少,上下两届加一块不过二十多人,所以大家格外亲切。报到当天的午饭,上一届的老乡们自掏腰包,排队为我们打来了饭菜,虽是“粗茶淡饭”——馒头和咸菜,但在师兄师姐们的热情劝说下,我们这群新生都吃了个“嘴光肚圆”。晚饭后,他们又带着我们到附近的“建工俱乐部”看了场电影,算是为我们接风。电影的名字和内容早已忘记,但一天中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师专的食堂,实际上是个多功能厅,兼有会场和剧院的功能,占地约五、六亩的样子,面东背西,墙体由蓝砖和混凝土垒砌而成,屋顶为钢架结构。它的内部布局比较简单,最西边有一个主席台,供领导讲话或师生们演出使用。北边是食堂师傳们做饭和卖饭的场所。其余便是空旷的水泥地,平时,学生们三五人蹲成一圈在此吃饭;集会时,大家列队在这里听报告或看演出。
那时候,师专的学生虽然不多,但受场地限制,卖饭的窗口也很少,每次打饭时队伍都排成了长龙,经常出现加塞插队现象,因拥挤被热汤热饭烫伤的现象时有发生。后来,我们发现在大食堂的北边,有一处专为回民学生开设的小食堂,于是便常常冒充回民去那里打饭,因此减去了不少麻烦。
八十年代末,为改善大学生生活,国家给师专学生每人每月发放三块五的肉食补贴。我们宿舍的“老大”是班里的生活委员,每到发补贴时,他会把钱扣下来。傍晚,哥五个揣着这珍贵的十七块五毛钱,从师专后门出去,到北边的“小吃一条街”,找个小饭馆,点几个小菜,来瓶丛台白,觥筹交错,侃着大山,一会儿,桌上便如风卷残云,酒和菜被一扫而光。最后,每人再来一碗刀削面,酒足饭饱,晕晕乎乎就回我们住的204宿舍啦!
今年是我们从邯郸师专毕业三十周年,原计划搞个联谊会,师生们在一块聚一聚,喝杯小酒,畅叙一下友谊,但由于特殊原因,可能难以如愿。正如老牛在群里所言:今年聚不成了,发张旧饭票分享一下,网上一起怀怀旧吧!
一张小小的饭票,引发了无限的遐思,大概是上了年岁的缘故吧!
食堂前边不远的老槐树上挂着一口大钟,打钟的老人来自申底崔街,叫崔书银,人们都喊他“打钟老银”,老银长得黑瘦,好像还有点“背锅”,习惯头箍一条白毛巾。老银打钟很准时,他的钟声就是命令,指挥着全校师生上课、下课、吃饭、睡觉……
当时,我们这一届只有两个班,称为七班和八班,位于学校南北马路的东边,汇聚了来自双塔和孙堡营两个公社的一百三十多名学生。由于学校地处双塔公社,加上当年道路坎坷,缺乏交通工具,所以,我们孙堡营公社来此就读的学生相对较少,只有二十来人。
初中三年,老师多次更换,至今印象深刻的有,教我们语文的赵振海、栗新会、仝建华老师,教数学的秦素岭、李俊和、杨志学老师,教英语的张温和叶会彬老师,教物理的李建社、张尚书老师,教化学的赵顺兴老师,教生物的王振合老师,教政治的赵章善老师,教历史的贾文会老师,教地理的贾改申老师,教体育的刘相周、刘良贵、杨修义老师,教美术的李丙申老师。在我上初二时,是仝建华和刘相周老师介绍我加入了团组织。正是由于各位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悉心关爱,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成绩,在此,向所有培育我们成长的三中老师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沧桑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青涩懵懂的“诓干粮”少年,如今都已年过半百,两鬓染霜。倏忽四十年,流逝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同窗情谊。今天,我们通过微信群,把越来越多失联多年的老师同学们,汇聚在一起,回忆往事,畅叙友情。我们还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回了两个班当年的毕业照,标注了照片上每个人的姓名,扫描加印后不久将送至师生们手中。
四十载世间一瞬,同窗谊历久弥坚。老师同学们,俺想你们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在科布尔上高中(六)
我的同学长腿怪燕戒虎逸事
郝素芬 || 回忆我在山西太行师范的日子
青春不散场
山西铝基地 王伟钦//难忘运城师专的日子(六)
滨州七中,遥远的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