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工诗歌”的美学价值

近20年来,“打工诗歌”已逐渐成为当代诗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也已涌现出谢湘南、郑小琼等一批极具实力广受赞誉的优秀诗人,2015年,在深圳打工的湖北诗人郭金牛受邀参加第46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意味着“打工诗歌”的成绩不仅得到主流诗坛的认可,其影响也开始辐射到海外。2014年9月30日,在深圳富士康打工的年轻诗人许立志去世,他生前的诗作经过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传播,使世人真切地感知到这一庞大群体的生存境遇与内心世界,“打工诗歌”由此进入普通公众的阅读视野。当代诗歌近年来在媒体中常常被呈现为一个怪诞可笑的形象,“梨花体”“羊羔体”等事件无不折射出普通公众与当代诗歌之间的心理距离,但许立志的诗却得到相当积极的反馈,可能部分地修正普通公众对当代诗歌笼统单一、不无扭曲的印象。

  考察“打工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作为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一份特殊的精神纪录,其现实意义得到了普遍的肯定,于其美学价值而言,“打工诗歌”在当代中国文化中有独特的处境与意义。

  “打工诗歌”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这一当代现象而出现的,作为“打工文学”的一部分,它在1990年代中国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后日益活跃,尤其是广东等南方沿海地区,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受到主流诗坛关注。2001年,民间诗报《打工诗人》在广东省惠州市创刊,“打工诗歌”“打工诗人”等命名由此确立起来。

  “打工诗歌”概念的内涵,一般认为是由打工者写作的关于打工生活的生存经验、情绪、感受、思索的诗歌。不过,这一内涵在其使用中并不严格,在一些较早的“打工诗歌”选本如《中国打工诗歌精选:1985-2005》中,除了打工者的作品以外,也选入了部分并无打工经历的诗人对于打工者以及打工生活的观察、描摹、想象之作。

  “打工诗歌”的勃兴与文学界提出“底层写作”概念大致同时,相对于后者,它被视为是缺乏自我表述能力的一个特定群体的真实发声,而这一群体既是中国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主要的参与者,又是中国创造出经济增长奇迹的具体承载者,其充满见证意味的自我书写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它很快引起文学期刊、继而是文学批评界的重视。

  2005年第3期《文艺争鸣》杂志组织刊发的“在生存中写作”评论专辑,是批评界对“打工诗歌”一次比较集中的发言。张清华、柳冬妩、蒋述卓及编者张未民等多位批评家、学者均撰文阐述了他们对“打工诗歌”的认识,其中一些论述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今天看来,这一专辑中的很多文章也比较清晰地呈现出这一时期批评界对“打工诗歌”的接受症候。

  首先,是对“打工诗歌”的文学价值的高度肯定。2005年,学者刘东在为柳冬妩的“打工诗歌”研究专著《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作序时,对“打工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提出另一种见解,将上述问题带入到一个新的层面:“打工诗歌”不管它的外在形式是什么,总应当让自家兄弟们更加会心,对其他阶层显出更多的陌生性。换言之,“打工诗歌”应有一种文化和美学上的自觉,发展出自身独立的美学形态,这才构成它的文化创造力和美学价值所在,而不是用知识分子等其他阶层的美学观念、趣味来规范和“提升”自身。

  这样一种自觉在这一时期的“打工诗人”中也已经出现,2005年3月,绳子、吴季等创办“工人诗歌联盟”网络论坛,两年后,又在此基础上创办了民间诗刊《工人诗歌》,较之此前的“打工诗歌”,显示出更明确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立场。这在“工人诗歌”这一新的自我命名上就已体现出来,在写作者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中,也包含了一种更自觉的美学追求。

  尽管有此文化立场和美学追求的写作在“打工诗歌”中尚属少数,其处境可谓“三倍的边缘”,但它们的出现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打工诗歌”—“(新)工人诗歌”的美学评价,对其间隐现的歧异与争议的理解,以及对“打工诗歌”—“(新)工人诗歌”美学经验的有效阐释,都不仅关乎当代诗歌,也关乎我们对当代中国文化及其创造力的想象和辨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评论] 新工业诗歌审美特征与创作走向\周思明
诗歌原创性的坚持与审美性的超越
他?会不会成为中国诗歌的第二个“余秀华”?
诗坛有几个不成文的说法......
祝鸿升: 拯救或担当 —— 走近八十后诗人郑小琼
再议中国传统古诗词美学价值的现实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