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面世

朱盛昌(1931-2019),湖北麻城人。1931年12月28日生,1949年参加革命,同年毕业于中原大学。历任《中南工人报》记者、编辑,《工人日报》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编辑组长,《当代》杂志编辑室副主任、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当代》杂志副主编、主编,《文学故事报》主编、编审。中国期刊协会第一届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政府津贴。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文学期刊优秀编辑奖。1951年开始发表新闻作品。他作为《当代》杂志主编,编发了《失态的季节》《我是太阳》《人间正道》等许多读者喜爱的长篇小说,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这些作家已成为当今文坛的生力军。《当代》发表的诸多作品获得中国作协、新闻出版署和中宣部的奖项。

《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面世

文 | 朱盛昌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四日,中国作家协会在京西宾馆举行发奖大会,奖励在全国短篇小说评奖中获奖的作者们。我们出版社抓住机会,派出了一批编辑前去联系作者,组织稿件。三月二十八日下午,由韦君宜同志带队,现代文学编辑部各组和《当代》编辑室的一干人又去了京西宾馆,跟获奖作者们开座谈会,随意交谈,分头向他们约稿。刘茵和王建国与天津作家蒋子龙谈得很好,约定四月份给《当代》一个中篇小说。

四月十六日,蒋子龙如约寄来一个题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中篇小说稿。他在给王建国和刘茵的信中说:“从北京回来后我拼了几天,搞出这样一个东西,质量不能令人满意,但我不愿意再失信于《当代》了,所以红着脸先把稿子寄给您们,只证明我确实干了,我答应四月份交一篇,这次无论如何不能再食言。如果不及格,没有关系,我再写新的,七八月交卷。只请在这个月底给我一个消息,我好用它去还内蒙《奔马》的账。……”

王建国很高兴地立即看稿,第二天(四月十七日)就将初审意见交给了龙世辉。王在审稿意见表上写的意见肯定了“作品的主题很有现实意义,有工人的生活气息和年轻人的特点,人物形象的刻画还较为鲜明。”他同时提到,“不足之处是对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刻画得有欠深刻,较表面化一些,影响了主题的深掘。”他的意见是:“作品可用。”

龙世辉更是个快手,他的复审意见最后签署的时间是四月十七日夜,可见他对蒋子龙的作品期待之迫切。他写的意见是:“同意王建国同志的意见。这是一篇写得相当不错的作品,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反应。对解净这个人物,作者过于强调她个人的意志,作为一个党员,如果再强调一下党对她的影响就更好了。刘思佳对于“政治”发的那些牢骚话,似有过火的地方,为了避免副作用,似可稍抹掉一点。”

龙世辉把稿子送给孟伟哉终审,他认为这个作品可以作头条。孟伟哉叫我再看看。我则提议请秦兆阳同志看,因为秦老说过,他主要抓头条。但老孟还是要我先看。我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将这篇三万三千字的稿子看了两遍,认同龙世辉和王建国两同志对这个作品的基本评价,但是主张要请作者好好修改充实,不急于就此发表。我觉得此稿题材和主题都很好,很有新意,非常贴近当前现实生活,时代感很强,完全符合我们刊物当前提倡的方向。秦兆阳同志此前曾反复对大家讲过,写“文革”、“反右”一类的作品发得比较多了,以后如果有特别有新意的还可以发,一般的控诉似的东西人们看多了也没多大兴趣不必多发;要把重心放在写改革时代的新社会生活上面。我们既要敢于深入揭示改革中的矛盾,又要给人以信心。“总要积极一点好”,“总要鼓舞人心一点好”,是他常说的话。这个意思,他在这年(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打头的一首《迎春曲》中表露得非常明白。诗中写道:“要学习春之神的火热心肠”,“也应该用我们的微小呼吸,使大地多一点温暖的气息”。我觉得,蒋子龙这篇作品符合兆阳同志的思路,作品既触及了当前工厂管理和工人思想中新的矛盾,又展示出一种积极的前景。作品基本框架很好。但是还有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使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充分表达,影响了作品的思想质量和艺术质量。所以我主张请作者作一次较大补充和修改,把过于省略的情节充分展开,使两个主要人物解净和刘思佳的性格发展轨迹展现充分,清晰地揭示其性格发展的内在依据,使之更符合思想逻辑和艺术逻辑。当然,文中某些提法(例如关于政治的议论)也要适当改改。我在审稿意见表上写了两句话:“此篇需要研究,恐怕要作较多的补充修改。”第二天,把稿子交给孟伟哉,将意见说了,请他终审。

五一过后,孟伟哉审过稿子,同意了我的建议,决定请作者改稿。我又给秦老通了电话,问他要不要看看这篇稿子。他回答说,改了以后再看。他说他正忙于编自己的小说集,写序,他还在给蒋子龙写一封信,没有写完。于是,我请编辑贺嘉去天津同蒋子龙谈改稿意见,明确告诉作者,我们决定要用这篇作品,希望他改好,使之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否则,就这样用了有些可惜。

五月五日,贺嘉去了天津,同蒋子龙谈得非常融洽。蒋表示一定改好这个作品,并约定五月十八日交稿。

《赤橙黄绿青蓝紫》手稿

蒋子龙很守承诺,准时将改稿交给了贺嘉,稿件末尾一行字写的是“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八日二稿”。稿子作了很大的充实和修改,从三万多字扩充到了六万字,无论是思想质量还是艺术质量都大为提高。我们看后很满意,立即送给秦兆阳。秦老听了贺嘉的汇报很高兴,表示立马放下别的事,先看蒋子龙的稿子。

五月二十日,我与秦老通话。他说他快看完蒋子龙的稿子了,认为不错,不怎么改就可以发,可以作头条。他说,他给蒋的信也快写好了,决定在后面加写一部分对《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评价。

《当代》1981年第4期刊发《漫谈格调(答蒋子龙同志)》

过了一天,秦老给蒋子龙的信写好了,题为《漫谈格调(答蒋子龙同志)》,长达七千字,是回答蒋子龙三月十七日来信提出的创作问题的,一共讲了十四点。从第七点开始,对《赤橙黄绿青蓝紫》作了分析和评价。他对这个作品评价很高,认为作者“别具只眼地从生活里观察、思索、提炼”出了“真材实料”,“很不一般化”,作品“内涵丰富”,“跟一般写问题的小说颇不一样”,“很少读者不愿看的多余笔墨”。他说他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这样,孟伟哉就决定在第四期同时发表蒋子龙的小说和秦老给蒋子龙的信。两篇一配合,更增添了这个头条的分量。这篇作品由贺嘉发稿。秦兆阳主动题写了篇名,“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个字挥洒自如,极富活力,恰切地体现了作品的内容。

《当代》1981年第4期刊发《赤橙黄绿青蓝紫》

《赤橙黄绿青蓝紫》发表后,反响很大,青年读者更为喜欢。不久后,就有电影厂改编成了电影,又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它获得了第一届《当代》文学奖,后来又在中国作协举办的评奖中被评为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二年度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蒋子龙在获奖后写的一篇题为《水泥柱里的钢筋》的几百字短文中,讲到此稿先曾被一家刊物拿走而后又退回,给了他一个“有一股盲目反政治的倾向”的帽子。随后是《当代》编辑部去人跟他研究修改方案。他说:“他们的意见谈了一半,我已经兴奋起来,我心里的那盏灯被点亮了。”他在文中,把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作了比喻,说:“我多亏碰上了一个又一个好编辑,他们‘逼’我,扶我,我才走到了今天。作家是锤头,编辑是锤把儿;作家是水泥柱,编辑是钢筋,光使劲不露面。”

来源:《当代》杂志2009年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代》文学丰碑
《当代》40年 · 新刊丨蒋子龙:《当代》的大门
赤橙红绿青蓝紫
赤橙黄绿青蓝紫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温跃渊作品丨崔道怡写信
看图识色 不是简单的赤橙黄绿青蓝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