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易识别的菌子不采食——亚稀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是剧毒菌种!

亚稀褶红菇,是剧毒菌种,俗称火炭菌,是云南省野生菌中毒死亡率较高的毒菌种类。近年来,我省每年均发生多起因误食亚稀褶红菇中毒及死亡的事件,中毒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导致中毒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该菌与多地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中的其他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外观极为相似,老百姓都称为火炭菌,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它们区分开来。因此,预防亚稀褶红菇中毒的最佳办法是最好不要采食这类菌子

亚稀褶红菇

这是2012年在中毒地区现场采摘的亚稀褶红菇、稀褶红菇、密褶红菇,从外观形态上是难以区分的。

形态特征

亚稀褶红菇的菌体中等大小。菌盖表面呈灰白色、浅灰色至煤灰黑色,成熟后常向上反卷,边缘无条棱。菌肉呈白色,受伤后易变红色而不再变黑色。菌褶白色,受伤后变红色,菌褶厚,稍密至稍稀疏,不等长,脆而易碎,直生(菌褶与菌柄相连)。菌柄粗短,圆柱形,污白色、浅灰白色至灰黑色。成熟过老后整个菌体都会变成煤黑色。

分布和生境

云南省多地均有分布。一般夏秋季7月上旬至9月下旬在马尾松与栲树等山毛榉科植物的混交林中地上分散或成群生长。

中毒表现及处理

误食后发病快,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最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是我国主要引起横纹肌溶解型的品种,中毒后立即就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只能对症处理。

 来源:云南疾控

 编辑:李婧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注意!云南这10个县被划为野生菌中毒高风险地区
野生菌界最难识别的火炭菌家族,你了解多少
50克就能致命!四川男子误食“致命白毒伞”,险些丢掉性命!
野生菌“杀人”事件!云南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误食这两种菌
夏季食用野生菌小心中毒
红河一锅菌汤致2死3重症 野生菌如何才能好吃不中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