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牺牲”原来是祭祀用的牲畜

现在“牺牲”指为了正义或者其他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是一种无私的行为,而在古代,“牺牲”是指宗教祭祀仪式上所宰杀的牲畜。

牺牲都从牛字旁,因为牛在古代是重要的牲畜。“牺”是指宗庙祭祀时毛色纯正的家畜,它是祭牲之专名。《礼记·曲礼下》:“诸侯以肥牛,天子以牺牛。”古代礼制,祭祀诸侯用肥壮的牛,天子则要用纯色的牛。“牲”指供祭祀的整只家畜。孙诒让《正义》:“祭牲必毛纯体完。”“体完”是指整只的牛、羊、猪。对于祭祀祖先的飨宴,不仅要毛色纯(牺),而且要整只的(牲)。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对祖先非常重视,祭祖是隆重而讲究的。

牲畜,指人饲养的动物,如“家畜”“农畜”,含义较广泛。古时有所谓“三牲六畜”,“三牲”指三类牲畜,包括飞禽类、走兽类和鳞甲类;而“六畜”则包括鸡、犬、猪、牛、马、羊。古时常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以形容农之丰年。据郑玄注:“始养之曰畜,半用之曰牲。”这是说,刚开始饲养的牲口叫“畜”,养壮大而可宰的叫作“牲”。

由此可知,“牺牲”的现代含义是根据古代宰杀牛羊猪以供作祭祀这一情况引申而来的。对于被宰杀的牲畜来说,是为了人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生命的,于是那些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的生命便是作出牺牲,牲畜如此,人亦如此。

趣味链接

日夕牛羊归

隋朝时有个年轻人名叫侯白,爱开玩笑,他与杨素、牛宏同朝为臣。有一天下朝归来,侯白说:“日已夕了。”牛宏道:“刚下早朝,如何便到日夕?”侯白说:“你没听有诗句说'日夕牛羊归’吗?你二人一'牛’一'羊’同时而归,岂非日夕?”杨素和牛宏听后哈哈大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头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啥意思?古人经验之谈
猪从什么时候变得重要起来?
亡羊补“牢”
羊牛等牲畜水土不服拉稀怎么办 羊牛水土不服的预防
农村常说的“家贫养羊不养猪,家富宜养‘脸长物’”,是啥意思?
农村老话:“五羊六马,死了别剐”,是什么意思?背后有啥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