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跳水队:探索体教结合之路
无标题文档

新闻中心记者 梁君健

3月18日—23日,从四川自贡全国青年跳水冠军赛上传来喜讯,我校跳水队队员、清华附中初三(2)班学生熊晴清获得女子全能冠军、女子十米跳台亚军、女子三米跳板季军;她的同班同学周吕鑫获男子十米跳台亚军。跳水队队员、清华附小六年级(3)班的学生何姿获得女子三米跳板冠军。同时,这次比赛后我校跳水队共有四名队员获得了国家运动健将的称号。成绩的背后是清华跳水队在体教结合的道路上的辛勤探索。

在她面临去留选择的时候,于芬找到了清华

在中国可能有人不知道于芬,但是很多人都会知道伏明霞,而于芬是她的执行教练,同时另一位世界冠军郭晶晶也曾经在于芬的指导下进行训练。1987年,在湖北跳水队执教的于芬调入国家队,已经跟着她训练一年的伏明霞也一同前往。随后,于芬担任了中国跳水队的副总教练和伏明霞在国家队的执行教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伏明霞夺得了三枚跳水金牌,于芬也成了国际跳水界最知名的教练之一。奥运会结束后,国家跳水队调整队伍,于芬从原来的岗位上下来了。

“可能我们的队员技术训练还可以,但是由于文化知识的局限,达到一定成绩之后再想取得大的进步很难。”于芬教练坦承。出于这种想法,于芬开始准备出去读书,国外的几所大学对她相当看好,相继表示愿意接收她入学。就在96年底做最后出国准备的时候,于芬偶然从她的一个朋友那里得知,清华大学准备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当时觉得我的一些想法和清华的很多做事理念是很吻合的,清华很适合做竞技体育。”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于芬向她的朋友要到了当时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体委主任陈希教授的电话。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最终还是要回归文化的

1997年春节过后,于芬正式调入清华。而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在“体教结合”这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也正式步入实践阶段。97年9月,一份名为《关于正式成立清华大学跳水队的请示报告》的文件在当时的校领导之间传阅。报告是在时任体委主任的陈希教授的直接领导下由清华大学校体委撰写的,报告中详细汇报了校体委对于建立跳水队的目的任务、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及近期工作计划的想法。97年底,清华大学跳水队正式成立。

1998年1月,清华跳水队招收了第一名队员李成伟,熊晴清是第二名,此后陆续招收了20余名队员,跳水队队员正式开始了学习和训练。高校办竞技体育的方式,“体教结合”的思路,这些在以前都没有任何经验,大家从白手起家做起。建队不久,陈希教授、于芬教练和学校建筑设计院的同志组团对美国的九所大学进行访问,考察国外学生运动员的建制和运行方式,同时准备建造清华大学跳水馆。

“在这些大学里我们发现,美国的高校引以为豪的有两类学生:一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二是世界冠军。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为美国代表队贡献了16块金牌,正好是中国国家队金牌的总数。”这次出访对于芬教练的触动很大,我们还没有把大学生中间的竞技体育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国内竞技体育的培养方式相对于整个教育体系是比较独立的,这种做法在某一阶段可能很有效,但长远来看,体脑平衡无论对运动员本身还是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体育说到底还是教育的一部分,最终应当回归到文化。”

清华跳水队初期的训练条件是很艰苦的,当时学校还没有建起跳水馆,教练和队员们每天都要开车去北京队参加训练,往返就需要两个多小时,三年来风雨无阻。2001年跳水馆落成,队里的学习和训练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年又一年的发展也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来自外界的种种压力仍然很多。

小荷才露尖尖角,队员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体教结合’的模式,在国内竞技运动界属于一种创新,体制上的磨合很不容易,需要过程,经历实践才能够被肯定。”于芬教练说。目前,跳水队的队员注册了各自的省队,希望能够在参加全国比赛的过程中通过成绩来展现自己的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建队以来他们已获得过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国运动会等多项冠军。

1996年9月,伏明霞成为奥运会跳水的双料冠军之后离开了跳水,来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读书。98年清华跳水队开始训练,7月份,伏明霞找到于芬:“我想复出,你看行吗?”“不好说,试试吧。”于教练说。此后,伏明霞和其他队员一样,上午在学校上课,中午乘车去北京队训练。1999年,伏明霞一举夺得了大学生运动会的三枚金牌。国家体育局对她复出后的训练成绩很满意,选拔伏明霞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奥运会赛场上,伏明霞不负众望,又一次获得了金牌,为祖国和母校争得了荣誉。

2000年4月,清华跳水队的7名附中、附小学生代表我国中、小学生参加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泛太平洋地区第六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一举获得7金、3银、3铜的优异成绩。2001年,跳水队有6人代表地方队参加了全国九运会,夺得1金、4银。2003年7月,清华跳水队受邀出访德国,和德国大学生跳水队进行比赛。通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清华跳水队取得了团体第一名和十个单项中的七个冠军,一批年轻队员得到锻炼。其中年仅13岁的何姿战胜了巴塞罗那世界锦标赛1米板第二名德国队的科尼,一人夺得了1米和3米跳板的两项冠军。

熊晴清已经六年没有回过家了;教练说,等2008拿了好成绩,放他们两天假

见到熊晴清是在跳水队的初中自习室里,因为腰部劳损,她刚刚看了医生,正准备去训练。不到十六岁的她已经是清华跳水队最老的队员之一。“我1997年就来过一次清华,那时候跳水队还没有成立。”98年,跳水队招进第一批队员,熊晴清从老家湖北沙市来到清华园。六年来,她没有回过一次家,每年春节的时候,父母都过来,一家人就在北京过年。即使在过年的那几天里,每天下午熊晴清还是要参加队里的训练。目前跳水队有20余名队员,他们大多数和熊晴清的情况差不多。

“他们刚刚来的时候都是小毛孩子,爸爸妈妈走的时候还掉眼泪呢。但这些孩子太棒了,学习没有拉下,运动成绩又这么好,他们以学校为荣,学校也以他们为荣。”张启明领队说。谈到这些队员,于芬教练也很是于心不忍:“这些孩子中进队最晚的也有三年多了,入了队就没回过家。这样做对于孩子来说确实太残酷了,但是国家和学校花大力气培养他们,清华优秀的教学条件和跳水队的高标准的训练让他们能够从较高的起点开始,如果不严格要求,不可能成就事业。”

清华跳水队的队员里有三名大学本科生,其他二十多名队员都在清华附中和附小读书。他们每天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晚上在跳水馆的专用自习教室里上自习。周六全天训练,周日上午学习,下午训练。在周日下午训练之前,队员们有一个多小时的自由运动时间,熊晴清的同班同学和同队队友周吕鑫就趁着这个时候踢一会儿足球。

“我最喜欢阿森纳队的十四号亨利了。”来自安徽芜湖的周吕鑫很喜欢足球,但每个星期只有周日中午的一个多小时能够玩一会儿。同队的其他队员更喜欢篮球,有时候没人陪他踢足球他也会到篮球场上蹭一蹭。在跳水馆的陆地场地上,于芬教练看着刚刚踢球回来训练的小队员们,半开玩笑地说:“等2008年拿到了好成绩,放他们两天假。”

“体教结合”的路子是大学搞体育的最大优势

“清华大学成立跳水队,整合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这是学校对跳水队的最大支持。”张启明领队说。为了加强队员的文化课程的学习,学校从清华附小和附中聘请了数名退休教师,又找了二十余名勤工助学的本科同学。先由退休教师培训这些同学,然后每名队员都配一名大学本科的同学作为学习辅导员,在每天晚上自习的时候随时解答问题。此外,跳水队向学校的行政班一样,有两名政治辅导员,都是清华优秀的博士生,他们主要解决队员们的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在跳水队的初中自习教室的门背面,贴着《跳水队队员晚自习纪律要求》,上面明确规定了自习纪律和学习态度,队员们对学业十分重视。“平时上课时间本来就少,为了不落课,只有提高课堂效率。”熊晴清说。“我的理科方面学起来有些困难,但是辅导员特别好,对我的帮助很大。”周吕鑫说。

“'体教结合’是一个全新的培养模式,虽然这些队员们的压力很大,但是几年下来他们都过来了,说明这个模式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于芬教练说。现在看来,这些孩子们的成长都十分健康,熊晴清和周吕鑫还拿到了北京市小学生的最高奖项“金帆奖”,这个荣誉每年全市只有八名小学生能够获得。

目前,我国在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竞技体育方面采用的是“举国体制”,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完善和发展竞技体育项目,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而大学利用自身诸多优势和现有条件,建立高水平的运动队,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是利国利民的需要,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清华大学跳水队陆上训练场正对着入口挂着一面五星红旗,它提醒队员们时刻努力训练,为国争光。 “通过'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文化课的学习使得这些队员自身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对动作的领悟力和训练自觉性增强,效果自然很好。”六年前曾经一度想放弃教练职业的于芬在清华园里终于找回了感觉。另外,跳水队还配有专门的科研教练陈小平博士。他毕业于德国,在德国从事了十年有关科研体育训练方面的工作。同时,学校又启动了生物系、软件学院等一批相关的科研资源,预计不久的将来一批科研训练成果就能够运用到训练中来。

“目前,整个队伍很健康,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很清醒,知道自己的差距和努力方向。”于芬教练指出,这两年的工作很关键,一是进一步完善队伍,使队伍步入成熟期;二是多参加比赛,多展现实力,争取为2008年奥运会做出贡献。

(编辑 魏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金搭档带出40个世界冠军,突然“政变”弟子夺权后永不得翻身
泳坛最凶女教练怒扇伏明霞 曾与弟子对簿公堂
于芬出书披露奖金门细节 承认曾打过伏明霞一巴掌
伏明霞:与足球帅哥分手后嫁梁锦松,老少配婚姻幸福吗?
她是年龄最小的跳水世界冠军,成名后让她摔了一跤,全红婵可借鉴
她与田亮师出同门,退役成美女国际裁判,现43岁颜值逆天却遭催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