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体育》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使大学生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的的公共基础课程,是我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对本课程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锻炼实现身体运动的参与目标。

2、实现体育运动的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3、体育运动技能目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掌握两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并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4、身心健康目标。即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性目标。身体健康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心理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情绪的调控能力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等方面。社会适应性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及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学分管理

大一、大二年级开设体育课,每学期1个学分,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4个必修学分,是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课程内容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开设以下选项课:篮球、足球、排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健美操、热舞、国标、太极拳、空手道、跆拳道、散打、健身健美、素质拓展、适应体育等。

其中适应体育课主要针对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等学生开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太极拳,太极剑,基本素质,球类运动,康复保健知识为主要内容。

(五)成绩管理

根据学校最新规定,体育课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技术分+素质分+平时分。其中技术分指本学期所上课程的考核成绩,素质分指每学期800米或1000米成绩,平时分指考勤、课堂表现等,三者分别占60+30+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育考试填空题1
2012年特岗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总汇
体育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课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探索--逍遥籽的blog#824761
[教学研究] 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中分组教学的新模式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