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帝范》: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管理和统御之道

说起管理,很多人会想起彼得·德鲁克,拉姆·查兰,或者杰克·韦尔奇,也有人别走蹊径,从《孙子兵法》、《毛泽东思想》中汲取经管之道。而我却想推荐一本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亲笔撰写的管理学。

《帝范》——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管理和统御之道

《帝范》这本书,是唐太宗李世民总结历史经验和自己执政得失,写给太子李治的当好皇帝手册。

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的《君主论》。但《君主论》偏于创业,《帝范》重在管理;且比起见识,实践取得天下的太宗,要胜过空想出理论的马基雅维利。

有人说,《帝范》可以与武则天的《臣轨》对照阅读。但《臣轨》讲约束臣子,《帝范》是规范皇帝,胸襟气度绝不相同。若长孙皇后的《女则》未曾失传,倒不妨一起阅读。

我更建议的是,把《帝范》跟《贞观政要》对照阅读。《帝范》像是一本总纲,带着总纲去看李世民管理行为,则一目了然。

《帝范》一文,文采华丽,骈散结合,适宜阅读,加上太宗站在千古一帝的视角高瞻远瞩,往往一语道破天机。

前序:“以经天纬地之君,纂业承基之主,兴亡治乱,其道焕焉。所以披镜前踪,博览史籍,聚其要言,以为近诫云耳。”

毛泽东评为能军第一人,但他文治却压倒了武功

毛泽东读冯梦龙编纂的《智囊》时,读到关于唐太宗的按语,忍不住点评道:“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以一代雄主之姿,其目光所及,自然不是一般将帅。李世民年幼从父起兵,《帝范》中自言:“朕以弱冠之年,怀慷慨之志,思靖大难,以济苍生。躬擐甲胄,亲当矢石。夕对鱼鳞之阵,朝临鹤翼之围,敌无大而不摧,兵何坚而不碎,剪长鲸而清四海,扫欃枪而廓八纮。”

在军事上,太宗亲自率军内败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运筹帷幄外灭东突厥、薛延陀、高昌、焉耆、吐谷浑,并重创高句丽。大唐军威,四海无所不至,足见其军事才能。

如果对用兵法来管理情有独钟,不妨读读《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听听两位大唐战神对用兵之道的探讨,看看唐灭刘武周之战、唐灭郑夏之战、唐灭东突厥之战和唐征高句丽之战(可对比隋炀帝之征,看两代君主之别)。

然而,这样的武功比起文治来仍大为不如,所以唐太宗谥号曰“文”而不曰“武”,以“贞观之治”名垂千古。

在权力划分上,他采用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拟诏,门下省复核,尚书省执行。即使是皇帝的敕令,也可被驳回,与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极为相似,自我分权,让人敬佩!

太宗选贤任能,不问出身,大开科举,使“天下英雄尽入彀中”;整饬吏治,裁撤冗员,政治清明;兼听众议,从谏如流,鼓励直言;依法治国,以身作则,带头守法;厉行节俭,轻徭薄赋,百姓安居。

《帝范》作为唐太宗一生执政智慧的总结,虽仅仅数千言,其中的智慧却足以为后世帝王借鉴。

参照《贞观政要》来读《帝范》,有理有据

有人指出,《帝范》全文,上篇讲人力资源管理,下篇讲财务管理。《帝范》共12篇,前六篇是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后六篇是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下文摘其要言,对以《政要》,以资参考:

1君体第一: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

《帝范》以此开篇,足见其重。无独有偶,吴兢的《贞观政要》开篇也是: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政要》案例: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2建亲第二:封之太强,则为噬脐之患;致之太弱,则无固本之基。莫若众建宗亲而少力,使轻重相镇。

封建亲戚,太大太小都不行。周王室和汉高祖太大,皇权旁落,秦始皇和魏武帝不封,为异姓所代。太宗提出:广封、少力

《政要》案例:初,高祖举宗正籍,弟侄、再从、三从孩童已上封王者数十人。至是,太宗谓群臣曰:“自两汉已降,惟封子及兄弟,其疏远者,非有大功,如汉之贾、泽,并不得受封。若一切封王,多给力役,乃至劳苦万姓,以养己之亲属。”于是宗室先封郡王其间无功者,皆降为县公。

3求贤第三: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是以明君旁求俊杰,博访英才,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

用对了人,天下自治。对于人才,不要嫌弃其出身卑微。

《政要》案例: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授监察御史,累除中书舍人。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

4审官第四:明主之任人,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轻才者,不可委以重任;小力者,不可赖以成职。

人各有所长,要发掘他们的有点。但对于能力不够的人,不要委以重任。英雄失路,戏子当道的事,不要做。

《政要》案例: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玄龄等由是所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太宗从之,因谓玄龄曰:“自此倘有乐工杂类,假使术逾侪辈者,只可特赐钱帛以赏其能,必不可超授官爵,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遣诸衣冠以为耻累。”

5纳谏第五:言之而是,虽在仆隶刍荛,犹不可弃也。

只管意见对错,无关说话者地位亲疏。

《政要》案例:太宗曰:“贞观初,人皆异论,云当今必不可行帝道、王道,惟魏征劝我。既从其言,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戎宾服。突厥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此皆魏征之力也。”

6去谗第六:夫谗佞之徒,国之蟊贼也。以其谄谀之姿,恶忠贤之在己上;奸邪之志,怨富贵之不我先。令色巧言,以亲于君。

听信谗言,宠信谗臣,则自然劣币驱逐良币,英俊沉于下僚。

《政要》案例: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冤。朕每防微杜渐,用绝谗构之端,犹恐心力所不至,此实朕所望于群公也。”

7诫盈第七: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

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烹小鲜就不能乱翻。

《政要》案例: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8崇俭第八: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

力尚节俭,力戒骄奢。

《政要》案例: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9赏罚第九: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此赏罚之权也。

赏罚分明,不存偏私。

《政要》案例: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太宗乃免校尉之死。

10务农第十和阅武第十一略去

11崇文第十二:博览百家,精研六艺,端拱而知天下,无为而鉴古今。

博览百家,不出门自知古往今来事,明白兴衰成败的道理。

《政要》案例:太宗初践阼,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学士,给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讨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

后序:非知之难,惟行不易

总结《帝范》,不外乎以人为本、分权制衡、发掘人才、用人之长、能听劝诫、远离小人、无为而治、勤俭节约、读书学习这几条。

听起来很简单的样子,而且人人都知道。可为什么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唐太宗呢?

因为做到实在太难了:“良由大道远而难遵,邪径近而易践”。这就是为什么,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读《帝范》,不仅仅是读其道理,更是从《政要》中看到,太宗是如何以大毅力做到这些的。正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当你能抵抗诱惑,“知行合一”,离成功还会远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其昌--行書《三思疏》(附原文及赏析)
《贞观政要》卷7择官诗解3考绩黜陟察其才行欲擢相先试以临人以人为本
董其昌行书《三思疏》
文言百练:崇尚节俭《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卷六·论谦让(原文及译文)
皇帝面对蝗灾忧心如焚,竟一口吃掉数只蝗虫,期间说的话令人敬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