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遵循道,即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与法则。茶,当然亦有其茶道。
言茶,自然离不开《茶经》;欲读茶书,首选则是《茶经》。《茶经》的作者陆羽,是个孤儿,在寺庙中长大,在僧人的指点下,苦读佛道经典。因僧人好茶,陆羽也耳濡目染,早早历炼出了一身泡茶技艺。后来,他离开寺庙,行走于世间,拥有了儒家情怀,热衷于茶道。他融汇儒释道的精神,并通过艰辛的切身实践,遂著成一部《茶经》,流传于世,成为茶文化的经典力作。因此,僧人想他入佛,他却在佛家修行;俗人想让他做官,他偏不想做官,只为留下茶道。或许他的天赋使命,便是留下茶道,让尘世之众,藉此可觅道,可修心养德。
茶的字形——人在草木间,与草木为伴,是阴凉之物,集草之精华。茶生长在苦境,内心孤寂,即意在高寒,凑不得尘世纷争、喧嚣、功利的闹热。
《茶经》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茶性寒俭,适宜于修习者。而精行俭德之人,主要是指僧人、道士、儒生、一般修习者。他们一是对言行要求极高、极纯、极严,二是性俭、好静、少欲、杂念少,他们常借助茶的力量,让内心清静少欲。如陆羽所在寺庙之方丈,便是嗜茶之人。茶于修习者而言,即如丹之于道士。修习者求静,而茶性俭,可以抑制欲念、洞开心扉,二者正好契合。
茶有解渴、提神、疗疾、养生等功能,但最主要功能则是养心。故陆羽强调,茶道之最高境界在于:中和。中和,是儒家之最高人格理想,是圣人自具、自足的崇高品质。中,在于不偏不倚,不受外物而惊动,不生内在之涟漪。和,平和对待万物,与人、与物、与神鬼,和谐相处,各得其所而不争。所以,种茶、冲茶、品茶等等,无不体现“中和”的教化意义。
茶最适宜种植于阳崖阴林间,既向阳,又可遮阴。因其性寒,必得阳以和之。取水,必乳泉石池漫流水。水从深林来,不受污染;水在石上过,不急不缓,正是“中和”所需。
冲茶的全套工艺,必得“缓、慢、圆”,才能极尽“中和”。品茶必得息心、静气、专一,让身心“中和”。即是说,冲茶的每一环节无不为着引导、教化“中和”之质。因此,好茶的标准则是产地合乎“中和”,工艺合乎“中和”,制茶人性情 “中和”,否则为劣茶。而茶艺,即冲茶的系列环节眼观像是在表演,实则透露着种种玄机。
自古以来,茶人间“斗茶”,仅是市侩争斗习气。把茶抬成天价,是商业炒作,与茶品、茶道毫无关联。将茶具、茶艺搞得很花哨,仅是表演,与道心没有关系。那些好茶的污吏、浊人、丑类,即使品到好茶,茶对他也少见作用,也无法清洗内心深处的污垢,难见提升,其实是玷污了茶。
故而,茶最重要的功能是教化。茶者,察也。人须明察:人生一世,好似草木一秋。万般如幻,转瞬即逝。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