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字典词典史话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机迫在眉睫,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资本主义文明和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和重新评价。他们认为中国落后挨打,是由于科学不发达,科学不发达是由于教育不普及,教育不普及根源在于汉字繁难,因此改革汉字是当务之急。正是在这一社会历史背景下,19世纪末叶,一些人受到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以罗马字拼写中国地方方言用来翻译、传播《圣经》的启发,开始创制中国拼音文字。第一个创制者是卢戆〔gan赣〕章(公元1854—1928年)。1892年,他出版《一目了然初阶》一书,推出55个变体拉丁字母记号,制成一套音标,名为“切音新字”。所谓“切音”,就是拼音。到1911年,先后有27种切音字方案问世,其中在社会上推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有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和劳乃宣的“合声简字”。“官话合声字母”采用汉字笔画式字母,以北京音为标准音。而“合声简字”是根据“官话合声字母”,补充南方话特有的音素,拼读南方方言。他们的方案发表后曾得到清朝个别官员的赞赏和支持。如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吴汝纶。1902年,他考察日本学政,亲眼看到日本推行国语(东京话)很有成效,回国后写信给管学大臣,主张学校教习“官话字母”,推行以“京话”(北京话)为标准的国语。在推行方案过程中,王照曾得到袁世凯的赞助,劳乃宣得到时任江苏巡抚的端方的支持。为争取清廷颁行“合声简字”,劳乃宣1908年上书慈禧,没有结果。1910年,因为得罪清摄政王载沣,“官话字母”被查禁。之后,清政府资政院先后收到一些请求推行“合声简字”的提案,于是开会并通过严复等人的报告。该报告提出审订切音字方案,作为“范正汉文读音”和“拼合国语”的工具。报告提交学部后又送交1911年夏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议决,最后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这个决议案建议审定“国语”标准,编辑国语课本、国语词典和方言对照表等。同年十月,爆发辛亥革命,
九九藏书
这个决议案没能实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语拼音教学是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
【摘要】林翔:从“简字”到“简体字” ——清末民初文字改良策略的调整
管庄地铁站名写错了被吐槽? 我的拼音怎么跟你的不一样……
清朝末年的汉语拼音运动
沈卫威 | 异口同声: 从“东京语”到“京城声口”
汉语拼音怎么来的?清末天津人王照,发明官话合声字母为汉字注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