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洋楼里的制香匠人:一颗香珠经过2500次捶打

香文化在中国起源已久,无论是民间的艾草驱蚊还是皇室的熏衣熏被,手工制作的药香是传统生活的一个缩影。焚一炉香,沏一盏茶,在意风区的一栋淡香氤氲的小洋楼里,合真药香手作人宗兆睿就过着这样的“慢生活”。(图文/张静哲)

药香中的 “君臣佐使”

每一款合真药香中往往包含着多种材料,制香讲究“君臣佐使”,一味主料外还有几味辅佐,用以在确定药性之后起到中和、平衡、提升香气或是定香的不同效果。“君”常取自四大名香——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除此之外,植物、果实、树脂等各种材质均可经过调配入香。

“很多古书中记载的配方至今还在沿用、效仿,”宗兆睿谈到,熏香、用香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最近清宫剧很火,导致很多人对麝香有点误会,”宗兆睿笑说,影视剧中的熏香有些偏差,日常接触到的药香常常能够起到平衡阴阳、调理身体的功效。

手工制作一款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选材、炮制、研磨、配比、揉打、定型、阴干、窖藏等多个步骤。这其中炮制又可用酒、蜜、茶等不同方式;线香、香牌、香珠、香粉有分别需要不同的揉打频次;窖藏的时间越长,火气越平和、香气越凝聚。宗兆睿介绍,一颗小小的香珠至少要经过2500次的捶打,香泥有了韧性才不会出现裂痕。

能添雅致更能调理身体

焚香,在多数人的认知里,更为常见的是寺庙用香。在很多古代小说的描述中,穷苦人家生病后会去寺庙求一点香灰服用,宗兆睿笑说,“古时候的香全部是手工制作真材实料,也的确是药材,现在很多香中加入锯末,不仅不能吃,闻起来也很呛。”

唐宋时期,制香工艺鼎盛,文人墨客都会在琴棋书画外点上一炉香,宗兆睿感叹,“有时候总觉得古代人太聪明,焚香绝不仅仅是提升雅致,药和芳香的味道都是淡淡的,心情好了也有益健康。”宗兆睿说,从中医的角度讲,吸收药材散发的气味也是一种治疗手段,而药香只是更加婉转和温和。通过鼻粘膜、身体肌肤的吸收药香的香气以达到功效日常中的艾灸、熏衣熏被也都是相同的原理。

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在宗兆睿看来,药香是最神奇而又最符合常理的一门学问。“现在提倡文化自信,无论是中医还是药香的文化、疗效,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和传播,”宗兆睿仔细的揉搓着线香,长度刚刚好是9厘米,大约燃烧20分钟左右,药性和香气都是最佳的时长和状态。

宗兆睿是中医推拿专业出身,从学习到专职制香已经将近十五年了。在天津著名的旅游景区意风区的一角,坐落着天津市传统文化发展协会香文化研究中心,宗兆睿的工作室就是这栋弥漫着淡淡药香味道的小洋楼。“在大多数人看来,医生是个更好的职业,但我总觉得自己有点义务,喜欢香、制香、传播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奢侈品”——香,让古人为之着迷
闻香之悦,香道养生法 | 香
5个中医传统方子吃出体香(图)
药香走出宫廷
五千年香火不断的中华养生文化
红袖添香话香丸|香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