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戚参政:相伴皇权的蜜糖毒药
□ 本报记者 鲍 青
西汉晚期重臣孔光的仕途生涯,往往伴随着外戚的兴衰成败。得到外戚支持时,孔光的施政和改革往往能顺利成行。受到外戚反对,改革措施不仅中道停止,孔光本人往往也被罢职免官。而西汉灭亡前夕,外戚集大成者王莽当政时,孔光甚至成了他打击其他政敌的锐器。可以说,外戚对西汉晚期的政治局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外戚依附皇权而生。自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开始,“封建制一变为中央集权制,贵族制一变为官僚制”,血缘主义向实力主义倾斜。但作为依附皇权血缘的残余,外戚在两汉依旧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力。
早在汉初,外戚就开始进入政坛。吕后大力提拔亲族,吕氏家族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后来的汉文、景、武三帝时期,窦氏、王氏、卫氏三大外戚都是朝中重要的一支政治力量。
到了昭宣时期,外戚势力迅速发展,已经掌握朝廷大权,开始主宰政局。只是昭宣二帝尚属英明,仅利用外戚辅政,巩固自身权力,但依旧对外戚有所节制。当外戚专权威胁皇权后,他们往往等待时机成熟,起而反攻,消灭外戚,夺回政权。例如这一时期外戚典型代表霍光,在汉武帝驾崩后以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政。
在辅政期间,不但政事一决于霍光,就连皇帝废立都由其决定。他在昭帝死后,废掉自己不满意的昌邑王,改立没有多少羽翼的宣帝。
宣帝即位后,因自身势力孤弱,被迫委政于霍光。当时霍光是辅政之臣,而霍氏一门也身居高位,执掌大权。其外孙女是昭帝皇后,小女儿又是宣帝皇后,另两个女婿是东四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霍氏在朝廷盘根错节,形成了庞大复杂的权力网,甚至威胁到皇权的安危。《汉书》称霍氏“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延”。霍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己甚”。
外戚权力的加大,引起了宣帝的忧虑,“(宣帝)谒见高庙,大将(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只是在当时,宣帝对霍光还有顾忌,不敢公开表露。等到霍光一死,宣帝立即对霍氏发动反击,剥夺霍家权力。后来更借霍禹谋反一事,一举诛灭霍氏。此后宣帝终于大权独揽,因而“车骑将军张安世代(霍)光骖乘”,宣帝才得以“从容肆体,甚安近焉”。
但皇权能否安固,往往取决于皇帝个人的能力。随着宣帝故去,外戚势力卷土重来。元成哀平四帝时期,是外戚势力膨胀的重要时期。
元帝因不善理政,权力与皇后王政君分享。此后的皇帝或年幼或懦弱,根本无法单独处理政事。王政君得以先后凭借太后和太皇太后身份执掌政权近50年。
在当政期间,王政君大肆提拔自己的本族亲戚。成帝即位后尊王皇后为太后,以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封五千户”。而王氏之兴也自(王)凤始。后来朝廷又封“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成都侯,(王)立红阳侯,(王)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五侯”。她的侄子王莽先后封大司马、安汉公、宰衡,居摄政地位。
当时王氏子弟“分据势官,满朝廷……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只要王氏开口,连皇上也不得不听。成帝欲封学者刘歆,王凤以为不可,“乃止,其见惮如此”。
只有哀帝继位后,抑制王氏权力。但他所倚重的,还是自己的外戚傅家和丁家。但随着哀帝早亡,王氏趁机发动政变,重新夺得了权力。
新立的平帝年仅9岁,懦弱无知。王政君此时也年老昏聩,政事全被王莽所控制。平帝14岁病故,王莽“恶其(嗣皇位者)长大”而不好控制,又立宣帝玄孙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帝。这样,实际由王莽行使皇帝实权。王家势力的长期显赫,为王莽代汉奠定了政治基础,终于在公元8年,王莽一脚踢开名义上的皇帝,自立为新朝皇帝。对于王莽的篡权,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成帝柔仁,专任王氏,而国祚遂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汉帝国的三次外戚之祸
这位皇帝去世前重用一个人,杀掉一个人,让汉朝成功续命近百年
三分钟看完西汉兴亡史
王立群:汉武帝为什么下决心除掉皇太子的母亲
忠臣楷模霍光死后,霍氏家族遭受满门诛灭的惨祸是怎么回事?
这一次疯狂决裂,可谓遗患无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