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闽南日报》:让掌上木偶焕发生命力

《闽南日报》:虽然布袋木偶戏日渐式微,但郑青松和他的搭档坚守着这一技艺。他只想——

让掌上木偶焕发生命力

-

郑青松(左)与搭档陈阿春在表演布袋木偶戏

-

  鼓声咚咚,锣声当当。农历十月初十,一场由漳州市南江木偶剧团演出的布袋木偶戏《李广大闹三门街》在芗城区待御新村的一座小庙前开演。布袋木偶的表演者是剧团团长郑青松与他的搭档陈阿春,两人边演边唱及说口白,时而扮男声时而扮女声。台下阿公阿嬷看得津津有味。

  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伴随电视、手机、微信等传媒终端的普及,这门传统艺术日渐式微。漳州市木偶剧团每年的演出场次逐年减少,而民间演出队伍更是举步维艰,一些寺庙举行庙会请去演出,观众寥寥无几,有时一场戏只有几位老人在看。漳州市南江木偶剧团是目前仍在演出的布袋戏剧团,团长郑青松与搭档陈阿春,艰难地维系着这支小小的队伍。

  郑青松的祖父郑福来是漳州早期的布袋戏表演艺术家,父亲郑国珍也是布袋戏表演艺术家,是1959年成立的龙溪专区木偶剧团演出队队长,曾多次到国外演出。郑青松自幼耳濡目染,对布袋木偶戏的演艺情有独钟,掌握了表演的技艺。1977年高中毕业后,郑青松到漳州罐头厂工作,后工厂倒闭。为求生存,1997年,在父亲的指导下,他重新组建祖父所创办的南江木偶剧团,开始了他的艺术之旅。

  作为一个民间演出剧团,要想在戏剧业不景气的市场中生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为了增加演出机会,郑青松得不断地寻找那些将要举行庙会的寺庙,提前与庙里人员接洽。一旦确定,就开车按时把道具及演出人员拉到场地,搭起戏台,再根据剧情需要,给木偶穿上戏服,戴上头盔帽子胡须,这一忙就得一个多小时。

  南江木偶剧团共有7人。郑青松与陈阿春主演,另有一人在旁辅唱,后台四人敲打锣鼓、拉二胡、弹三弦。表演者边演边唱及说口白,要做到每个角色的口腔不同,文武老少有分,语气或急或缓,时而扮男声时而扮女声。他们根据剧情要求,做出行、坐、跪、卧、打斗等动作,并可做出吸烟、斟酒、喝茶、射箭、耍盘、弄瓮、舞棍,以及合扇、开合伞、擎烛台、戴眼镜、脱衣服和抛套接戏偶动作等。抛套接戏偶是高难度动作,把手中的戏偶向上抛,在空中旋转360度后,又准确地将手套入戏偶中,令人叫绝。

  观众看到的是戏台上的精彩,却不知道戏台后面的艰辛。一场戏演3小时,中间不停歇。表演时根据剧情的需要,得给戏偶更换头盔及戏服,添加器械;还得根据戏偶的动作,扭动身体或踏步转圈,使戏偶与现实中的动作一样,惟妙惟肖。打斗的激烈场面,表演者双手演双人,戏偶前后左右上下舞动,表演者身体也得快速地前进后退,上抬下蹲,一会儿工夫,累得气喘吁吁。而不停地念口白与唱,口干舌燥,就得不停喝水。夏天表演时,天气热,加上戏台前后的灯所产生的热量,温度极高,一场演出下来,浑身被汗湿透。因演出的地方主要在农村,住宿条件差,有时只能用自带的被席随便找个地方打地铺。

  历史上布袋木偶戏的剧目很多,根据剧情的需要,有时同台出场的角色较多,就要多名演员同时表演。虽然有现成的传统剧目,但只有两个演员的南江木偶剧团,无法表演较多角色同时登场,郑青松就自己修改剧本,以适合两人表演。有时确实需要多人同台表演,就临时找人来帮忙。为了增加剧目,郑青松根据一些老艺人的口述,或是根据小说内容,自己编写剧本。目前,他演出的剧目有《忠烈传》《小八义》《太子登基》《五虎平南》《杨金花夺帅印》《李广大闹三门街》《金台三打少林寺》等。现在一场演出收费仅1000元左右,按路程远近略有增减,扣除付给员工的工资及相关费用,所剩无几,甚至比一般工匠的收入低。而且现在演出场次少,一年下来,仅够一家人勉强过日子。郑青松说,现在自己的演出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才有可能继续演,不然早就收场了。布袋木偶戏是漳州的艺术瑰宝,作为祖传的技艺,自己有责任接下来并传承后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偶戏:人才断代、事业不继,剧团严重缺岗,急需年轻人的加入
【文化遗产在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戏:方寸小舞台,指掌大乾坤
[浙江]发扬中国传统艺术 绍兴新昌布袋木偶戏触网求生
中国行业的祖师爷(19)​木偶祖师爷——【偃师】
木偶戏:傀儡演绎百态人生
静云学木偶戏(布袋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