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舞蹈的发展-才府

    一、宋朝宫廷舞蹈的发展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辽、西夏政权与宋朝长期对峙,使宋朝国势没有达到唐代的强盛。舞蹈发展虽然从唐代顶峰跌落,但没有一落千丈。在此尤如回光返照般,闪亮着昔日的光辉。

  唐代乐舞在经历藩镇混战和农民起义以后,散失很多,。留下的作品,在宋代宫廷被继承并加以变革。宋代宫廷乐舞的主要形式是“队舞”。“队舞”多承唐代遗制。它是舞人众多的、程式严格的表演队伍。唐代舞蹈中的许多经典作品,都被宋代“队舞” 继承发展下来。如唐代舞蹈《柘枝》《剑器》《浑脱》《菩萨蛮》等,在宋代宫廷变成《柘枝队舞》《剑器队舞》《玉兔浑脱队舞》《菩萨蛮队舞》。宋代宫廷队舞,虽不如唐代宫廷乐舞那样气势庞大雄壮,但在内容形式上都有所变革。如宋代队舞出现了唱、念、舞结合的综合化趋势,边歌边舞,运用道具。道具运用不是回归前代手执器具方面,而是朝着场景方面发展,如桌子、酒果、笔墨、莲花和荷花道具等。同时,“队舞”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有朗颂致语。表演人数由数十人至上百人,兼具礼仪典礼和娱乐欣赏多种功能。“队舞”中主要演员有分工,负责念口号的叫“杖子头”,负责指挥表演队 伍兼念致语的叫“竹竿子”,负责引舞和独舞的叫“花心”。演出时先有致 语和念诗,后有歌舞奏乐表演,中间有问答,起到衔接节目的作用。宋代宫廷著名“队舞”有《柘枝队》《剑器队》《婆罗门队》《醉胡腾队》《菩萨 队》《抛球乐队》《佳人剪牡丹队》《拂霓裳队》《采莲队》等。唐代乐舞中经典性的舞蹈,被变革在宋代“队舞”新的表演形式之中。宋代“队舞” 讲究服饰华美和场景效果,如《佳人剪牡丹队》由女伎数人表演,头饰衣领都戴上牡丹花,服饰花色要变化多次,使人眼花缭乱。《采莲队》用大量的 牡丹花表现仙女乘轻舟翩翩起舞的动人场面。

  唐代大型乐舞套曲“大曲”,在宋代虽不存全貌,但仍部分存在。宋代大曲歌舞是从唐代大曲中摘取一部分表演,叫“摘遍”。保持了歌、舞、奏乐 相结合的形式。但出现了用音乐舞蹈叙述或表演一定人物情节内容。故事歌舞比前代更为盛行,一般是用唱词叙述故事,由歌舞者载歌载舞表演。宋代著名的故事歌舞,如表现穷书生郑六遇艳狐的《南吕薄媚舞》。宋代《剑舞》中有扮演书法家张旭和舞蹈家公孙大娘的角色,并用歌舞朗诵结合表演。

  北宋时,有一种新的歌舞表演节目,叫“转踏”,它是由两个曲调循环重复演唱表演,歌舞相兼,类似“队舞”。

    宋朝宫廷教坊按专业和乐部分为:筚篥部、大鼓部、琵琶色、舞旋色、杂剧色等部,有部长负责色,有色长领衔。宋代城市中有营业性演出场所,叫勾栏瓦舍。其中有不少优秀艺人以卖艺为生。宋代宫廷曾把民间艺人编入军中,称“左右军”,宫廷有演出活动时,即召回宫中。另外,还有一些以表演散乐杂剧为职业的民间艺人,叫“路岐人”,他们活跃在广场、婚宴和酒馆之中。可见,宋代社会已无力撑起庞大的乐舞机构了。 

    综观宋代宫廷舞蹈发展状况,承接唐代舞蹈而来的乐舞作品,一部分虽然依然保持歌、舞、乐相结合的形式,但纯舞蹈的性质已被削弱,表演人数增加,趋于群舞发展,加设了朗诵和对答等形式,复杂了表演程序。另一部分乐舞明显走向综合化发展:人物情节,布景道具等因素十分明确。两方面的情况都说明,唐代舞蹈所标志的独立表演性舞蹈,在此已开始发生性质转 变了。综合化情节化是这一时期舞蹈发展趋势,它与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戏曲艺术相互印合,成为这一时期艺术的潮流。

   靖康之变以后,在社会战乱动荡中,大批宫廷艺人流失到民间。随着戏曲艺术对舞蹈的取而代之,依附统治阶级和贵族阶层而生存的女乐队伍也逐渐衰落下来。宋代贵族阶级文人雅士蓄养歌舞艺伎的风气仍然存在,仍有一些能歌善舞的官伎和 家伎,活动在统治阶级上层社会。但整个形势已不抵前代了。宋代以后,各类著名舞人更是稀少。

    在这一时期,舞谱发展略有成果。宋代文学家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辑录了宋高宗退位后,居住德寿宫时,宫中艺人为他表演歌舞而使用的舞谱“德寿宫舞谱”。此舞谱比“敦煌舞谱”的舞蹈术语,更为形象,反映了宋代舞蹈的一些情况。
    二、少数政权对汉族乐舞文化的接收
  宋朝时期,全国并没有得到真正大一统。沿着长城内外的契丹族政权辽和居住在宁夏一带的党项羌政权西夏,一直与北宋形成对峙局面。公元12世纪初,女真族建立政权金与南宋对峙。辽、西夏、金三个政权都属于奴隶主国家。在它们相互之间以及和宋朝的征战中,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辽建国后,辽代宫廷礼仪制度多模仿中原汉制,同时,对本民族乐舞文化也十分重视。辽代宫廷设有国乐、雅乐、大乐、散乐、铙歌、横吹乐等。其中一部分是汉唐历代宫廷所保留的节目,一部分是本民族歌舞。如《国乐》是“犹先王之风”的契丹族传统乐舞,《雅乐》继承了西周以来宫廷用乐规格,《大乐》是唐宋歌舞,《散乐》是民间杂技节目等。辽太宗时,曾 攻进后晋都城开封,将后晋宫女、宦官、方技、百工、太常以及乐谱等运走。辽代宫廷将从汉地得到的乐舞编入《大乐》,有“景云乐舞”“庆云乐舞”“破阵乐舞”“承天乐舞”,用于宫廷礼仪宴会之中。辽代宫廷宴饮时,有各使臣起舞祝酒的规定,这是唐代祝酒之风的存留。辽代雅乐舞设置 也是仿唐旧制。辽代宫廷宴会典礼时,还引进了宋代以来兴起的杂剧节目。 此外,辽代本民族的巫舞较盛行,在许多仪式中,如“祭山仪”“瑟瑟仪”(求雨仪式)中,均有歌舞相伴。史籍中,辽代尚无代表性的或著名的舞蹈。

   辽代乐舞文化主要综合吸收了汉族乐舞文化,同时也综合了本民族歌舞成份,呈比较简单的发展状态。河北宣化出土的辽墓壁画“散乐图”,北京房山云居寺辽塔和石幢上的乐舞人形象,是了解辽代舞蹈情况的形象资料。

    西夏政权一直在宋、辽之间周旋。西夏建国后,仿照宋制建立官职,创制西夏文字。西夏曾派臣到北宋,请求给予伶官、工匠以及戏剧服装和化妆用品等。宋嘉祐七年,西夏上表求《九经》《唐史》《册府元龟》等典籍。 由此可见,西夏重视汉族中原文化。在出土文物中,如敦煌壁画,榆林石窟西夏壁画,安西千佛洞西夏伎乐壁画,均可看到西夏乐舞形象资料。史籍正史乐志中很少提到西夏乐舞情况。

  金代建国后,对辽、宋都进行征战掠夺。后北宋被金所灭,南宋偏安 南。在与南宋对峙时期,金进一步南下,发动对南宋的掠夺。金人灭北宋进入汴梁(今开封)时,将宋朝的法物、仪仗、图籍带走。金朝的礼乐制度,依照唐宋旧典审议制定,直接吸收宋代乐舞文化。金代宫廷宴享朝会时,按中原传统作文武舞,设雅乐,有文武舞《保大定功之舞》《万国来同之舞》。 金朝宫廷乐舞机构设太常管理雅乐,设教坊管理铙歌、鼓吹等。另有“散乐” “本国旧音”等。金代重视并欣赏汉族文化艺术。金代戏曲已经很兴盛了,宋代杂剧发展到金代,称“院本”。金院本是载歌载舞的形式,在戏曲艺术 发展中占有重要一席。金代还有一种歌者不舞,舞者不歌的形式“连厢词”。金代舞蹈文物,如河南焦作出土的邹琼画像石墓中的“乐舞图”和金墓中的舞俑,山西襄汾金墓中的散乐俑等,反映了金代舞蹈的状况。至今尚存的满族民间歌舞,也是了解金代舞蹈的线索。

  辽、西夏、金政权时期,除了吸取汉族乐舞文化之外,舞蹈并没有更多的发展。但是,辽、金时代的戏曲发展却引人瞩目。辽、西夏、金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它们在历史发展中,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辽、西夏、金对中原乐舞文化的吸取接收,使汉族乐舞文化传播进一步扩大。

   三、蓬勃兴起的民间舞蹈
  唐代灭亡,大批艺人和乐舞作品散失在民间,辉煌唐舞落下帷幕之后,舞蹈走在衰落直至消失的道路上。如果,我们从更宽的范围来看,这种舞蹈发展的衰败,只是在宫廷舞蹈的线索上。因为,宋代以来,城市发展商业繁荣,行会制度兴起。在这样新生的社会土壤中,民间舞蹈如异军突起,展示了舞蹈发展的另一景观。

  宋代出现了庞大的民间舞蹈表演队伍,叫“舞队”(或“社火”)。这种表演队伍将音乐、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技艺节目综合一起,以游行队伍的形式,展出表演。这种民间舞蹈演出活动,一般在新年、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日子举行。这时城市中已出现了专门表演场所“勾栏”“瓦舍”。 民间舞蹈活动一般在“勾栏”“瓦舍”或广场中表演。在民间舞蹈活动中, 有不少身怀绝技、技艺高强的节目,如可在数丈高的竿上列横木,并在横木 上吞吐烟火,装神弄鬼,效果惊险。或缘数丈高竿而上抢金鸡。当时遇到宫廷节日时,民间舞蹈艺人,特别是那些容貌好技艺高的女艺人,被召进宫中表演。宋代著名的民间舞蹈节目有:表演农家生活的小型歌舞《村田乐》, 假面舞蹈《抱锣》,滑稽舞蹈《舞鲍老》,表现乘舟荡漾的《旱龙船》,表现骑马起舞的《竹马儿》,讽刺滑稽舞蹈《十斋郎》,哑剧舞蹈《耍和尚》, 表现钟馗打鬼的舞蹈《舞判》,表演舞旗的《扑旗子》,表现军阵生活的舞蹈《蛮牌》,表现战争生活的舞蹈《讶鼓》,自娱即兴的舞蹈《踏歌》,另外还有《狮子舞》《腰鼓》等。在民间舞蹈活动中,各个“舞队”竞相表演,赛技艺赛水平。舞蹈节目演出,可以持续一整天也演不完。在节日里,民间 人被组成社团表演,节日后就解散。舞蹈传授以师徒相传的形式,这种情形使不少民间舞蹈得以发展,许多节目流传至今。

(图文来自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舞蹈
中国古代舞蹈-宋代大曲队舞
中国舞蹈历史知识总汇
《舞蹈艺术欣赏》教案(1)---走进舞蹈
话说中国舞蹈
中国舞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