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莆仙话保留大量古汉语语法:“不”字不否定 常引起误解

  闽南网3月25日讯 在普通话中,“不”字一直是否定的意思,可在莆仙方言中却有截然不同的意思。学者称,莆仙方言作为古汉语的活化石,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语法和词汇,“不”字作为语首助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90后的王小姐常听长辈们用方言说“不”字,但表达的意思却和她理解的不同,这让她很费解。王小姐说,常常有人问起爷爷,“你要来老年会了吗?”爷爷就会说:“我不去了,不去了。”她每次听到就以为是不去的意思,可爷爷却急匆匆地离开。“我一问才知道,爷爷回答的是‘我要去’的意思,而且有‘在路上快到了’的含义。”

  记者了解到,古汉语有语末助词,也有语首助词。其中,语末助词大家都比较熟悉,如常用的“乎、也、哉”等字。然而,语首助词相对少见,像“夫、惟、于、不”等字。

  对莆仙方言颇有研究的莆田老者王琛认为,语首助词中,以“不”字为首的助词,往往令现在的人难以理解。“不”字现在只做否定词使用,古人却不一样。

  诗经《大雅》中:“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意思不是不要思念自己的先祖,而是说“难道你不思念自己的先祖吗?如果思念,就要将他们的品德修养,发扬光大”。莆仙方言口语说:“这个人‘无’高‘无’大。”是说这个人很高很大,就是运用这一古汉语语法。

  王琛表示,古汉语运用“不”、“无”为语首助词的语法,现在还大量存在莆仙方言中。莆仙人到市场买到中意而廉价的商品,说“不好不便宜”,不是在埋怨商场,而是在表达自己买到的东西很好很便宜。以“不”字为语首助词,是莆仙方言中一个特色,它的源头很古老,所以现在很多人不了解。(海都记者 陈小芳 李伟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语言学报4--12期目录
王力 《古代汉语》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
双峰方言的研究
《平凡的世界》里的陕北方言
古汉语“之所”结构浅析
沪语溯源之我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