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衡复建筑|毕卡第公寓,从衡山路感受法兰西风情

“衡复建筑”是“魅力衡复”推出的原创专栏,请随“衡小复”一同寻访衡复历史文化风内的老房子与其背后丰厚的故事。通过读建筑、讲故事、说人物、谈历史的方式,让我们走近衡复、爱上衡复。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马路的延伸,马路的名片,则是由那千姿百态的建筑所点缀。我们以衡复风貌区内31条风貌道路为锚底,深入阅读每个附丽于风貌道路上的历史建筑与人文故事。走过武康路的前尘往事,本期开始,我们将带领您走上“贝当路”——衡山路,讲述绿荫遮蔽下的物载变迁与人文情怀。

衡山路概况

衡山路东北起于桃江路,与宝庆路相接,西南至华山路、肇嘉浜路交会处,与漕溪北路相连。路长2046米,宽20.5-22米,其中车行道宽12.6-13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1938年上海地图上的衡山路(贝当路)

衡山路筑于1922年,原名贝当路(Avenue Petain)。1943年10月以湖南省县名命名为衡山路。30年代后期路东段建有国际礼拜堂、法国体育会主办的网球场、游泳池,路西段建有华盛顿公寓、丽波花园、毕卡第公寓、开文公寓、贝当公园、英商上海电气音乐公司、大中华橡胶厂以及旧式里弄孝友里等。衡山路上共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2处。

贝当其人

衡山路原名贝当路,以法国人军事家、政治家贝当Henri Philippe Petain1856-1951)命名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指挥马恩河会战,立功晋升将军。1916年,被任命为凡尔登要塞司令,后升任法军总参谋长、法军总司令。1918年获法国元帅衔。

1940年德军大举入侵法国时,出任内阁副总理,后任总理,6月与德国签订《康边停战协定》,向德投降。1940-1944年组织亲法西斯的维希政府,自任法兰西国家元首。1945年德国投降后,被法国最高法院以卖国投敌罪判处死刑,后改判无期徒刑。1951年死于比斯开湾囚禁岛。

现代派风格代表作:毕卡第公寓

1937年的毕卡第公寓远眺

(美国记者Rosholt拍摄)

衡山路534号衡山宾馆,位于衡山路、宛平路转角处,原名毕卡第公寓(Picardie  Apartments),建于1934年,由法商上海万国储蓄会投资建造,中法实业公司设计,潘荣记、胡顺记、利源记、陈永兴四家营造厂共同承建。1994年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属现代主义风格的钢筋混凝土公寓住宅,高约62米。中间主楼16层,东西两侧递减跌落至13、12、10层。层次表现丰富,楼宇形式大气。

1937年淞沪会战时毕卡第公寓门口筑起街垒沙包

(美国记者Harrison Forman拍摄 

今天的衡山宾馆

整个建筑的立面处理简单明快,强调竖向构图,中高两低,向两翼作阶梯状跌落造型,无任何附加的线条,现代派风格明显。底层墙面以深色为基座,其他墙面全部用水泥粉刷,装饰艺术派风格仅在总体形象上略有体现。1985年后局部加建两层,外观有较大变化。

从毕卡第公寓走过的民国女子

(美国记者Harrison Forman拍摄 )

抗战胜利后,万国储蓄会资金入不敷出,包括毕卡第公寓在内的多处房产被政府低价收购,多成为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在沪私宅。

停靠在毕卡第公寓门口的豪华汽车

(美国记者Harrison Forman拍摄 )

上海解放后,毕卡第公寓收归国有,曾作为苏联专家来沪招待居所,成为上海的第一批涉外旅馆。60年代,毕卡第公寓改名衡山饭店,80年代又更名为衡山宾馆,承担了政府外交公务,负责接待重要外宾。

万国储蓄会的时代风云

说起毕卡第公寓,还要从其业主上海万国储蓄会讲起。清朝末年,法国人盘滕来到上海,在烟馆里认识了中国人唐伯超,两人拟开一家银行,但没有大笔资金,于是便想搞小额储蓄,以有奖储蓄的方式来吸引储户。班顿找来两个法国同伴帮忙。一个是法公董局职员法诺,另一个是上海法商龙东洋行经理西古。四人开办了“万国储蓄会”(International Savings Society),在1912年3月经北洋政府财政部批准备案以及上海法国领事馆注册。

万国储蓄会于1912年9月正式创办,储户若每月存6元,15年后可以得到本利共1000元,相当于现在的零存整取;而且是有奖储蓄,月月开奖,奖额甚丰,如小洋房、小汽车等,现金则从几十元、上百元直至上千元不等。因此,吸引了不少储户,有商人、公务员、职员及工人等。不久,万国储蓄会的存款竟达全上海所有银行存款的22%。

万国储蓄会投资修建的武康大楼

万国储蓄会吸取了大量资金,除汇出国外或投资有价证券外,很大部分用来购建房地产。建造毕卡第公寓即是其中之一,其它如淮海公寓、建国公寓、培文公寓等,都是法商万国储蓄会购建的著名高楼大厦。因为毕卡第是当时法国最富裕的一个省,开发商以此命名,暗指入住租客非富即贵,希望在旅沪法侨中打响名气。果然买家趋之若鹜,毕卡第公寓成为上海知名的豪华公寓。

万国储蓄会投资修建的淮海公寓

1933年,经济学家马寅初首先在报刊上揭露和抨击了万国储蓄会,引起普遍关注。各地广大储户识破骗人把戏,愤然提出退会,霎时挤兑风潮来势汹汹。同时,国民党政府在全国人民压力下,下令禁止国人参加未经核准的有奖储蓄,逼迫万国储蓄会从内陆全面撤出,结束所有分支会工作,退缩至上海、汉口、青岛、天津、广州五处。

万国储蓄会投资修建的建国公寓

1945年日本投降,外国人的治外权随之取消。万国储蓄会苟延残喘,临关门前夕,企图掩盖其欺骗真相,利用不断贬值的法币把原先发售出的会单全部收回。因为民国时期国内兵荒马乱,百姓颠沛流离,又常发生严重水旱灾害,种种天灾人祸使许多储户丧失了退会机会。

1955年9月12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将万国储蓄会在中国境内全部财产抵偿部分债务一事备案并发出通知。至此,万国储蓄会正式终结。

保存城市记忆、挖掘城市文脉,是我们这一辈上海人与父辈的维系所在。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人文遗产正在消失。老马路中蕴藏的那些歆动世人的逸闻往事,少有人在摹想中投以一瞥。然而,这些故事的断简残片,信手掇拾便是一段沉甸甸的信史。关于武康路与衡复风貌区的更多故事,欢迎前来复兴西路62号衡复风貌馆探寻。

文字来源:《梧桐树后的老房子——上海徐汇历史建筑集锦》、《徐汇区地名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楼公寓(25)衡山饭店
贝当路遇见毕卡第公寓,万国储蓄会的财富故事
它曾是沪上六大饭店之一,因“上海版提拉米苏”缔造美味传奇
衡山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名人故居
建筑资料08:老图纸中的公寓楼——衡山宾馆的前身毕卡第公寓
武康大楼旁,建业地产投资兴建的经典老洋房,新装修,花园大,整栋18万每月出租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