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秋游去!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我期盼已久的秋游!据了解,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就是——晴川阁。“晴川历历汉阳树”,这是唐朝诗人崔颖《黄鹤楼》中的诗句。晴川阁那好听的名字就是从这首诗中得来的。

我曾经游过雄伟的黄鹤楼感受古人作诗的意境;也到过美丽的东湖看那赏心悦目的荷花;但从未去过汉阳龟山禹功矶上的晴川阁一游。

但就在今天,我终于可以一睹晴川阁的美了。我们先乘坐渡轮来到龟山脚下的一条仿古建筑街道,晴川阁就坐落在这条灰砖红墙街的一侧。我们一走进晴川阁公园,抬头便可望见正门上的四个大字:“三楚胜境”。这似乎是在提醒着游客们这里是荆楚极好的游览之地。进入大门后向左转,来到了一个石碑前,上面刻着刚健有力的“荆楚雄风”。据记载,这是清朝乾隆年间荆南观察使李拔书写。尽管这块石碑风尘仆仆经历了将近三百年,碑角已被磨损,然而这四个大字依然是那样的清晰,似乎时刻提醒着人们,中华儿女刚劲有力的英雄情怀。

石碑的右边有一排老式房间,门口的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傍高山流水听钟声琴声车船声”,下联是“伴长江烟波迎远客近客天下客”。这副通俗易懂的对联赋予了晴川阁极为深刻的含义。

一路上欢声笑语,大家似乎被这里的气氛所感染,对周围的一切,感兴趣极了。

在晴川阁下,就有人问那里的工作人员:“晴川阁只有两层楼吗?为什么不在修高一点?风景不是更好吗?”工作人员是个漂亮的大姐姐,她耐心地向我们解答:“自古以来,分‘亭台楼阁’,其中‘亭’与‘台’皆只有一层,‘楼’则是指三层及以上,而‘阁’通常只有两层。晴川阁属‘阁’自然只有两层。”听了大姐姐的解释,同学们才明白,原来建筑名字的后缀还有这么多讲究。

上了楼梯,我们来到了铁门关。铁门关建于三国时期,当时吴魏相峙,用兵河口,吴国才设关于这背倚古大别山、俯控江浒、地势险峻的地段。也难怪杨枢题联一首“汉阳日抱鼋窟窟,大别天开虎豹关”。

从铁门关下来往右可以看到晴川兰亭之一的禹碑亭。亭中间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字。此碑原刻于湖南衡山。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刻石衡山,后世称此碑为“禹碑”。再向右走,上过一排石梯后,可看见一个方形的红木大门。慢慢推开木门,光从木门发出“吱吱咔咔”的声音来看,感觉到自己还真有点像一个进入别家庭院走亲访友的古代人。一进门就看见右边几棵青翠的竹,左边是几条石凳,我们休息了一会儿,便从中间进入“禹稷行宫”的侧门,在行宫里面,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清朝同治三年时创作的六幅壁画,是纪念大禹治水的。画中的人物活灵活现,有的敲打安置木桩;有的设陷阱、捕捉猛兽;还有的用绳子拉着巨大的石头。我觉得这些壁画向我们真实地展现了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在恶劣环境中是怎样征服大自然,更是在提醒我们,华夏人民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民族魂。

望着远处一片雾茫茫的天际,我在遐想,这奔腾不息的江水该是荆楚大地世世代代儿女沸腾的血液,这巍巍矗立的龟山该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脊背。

荆楚大地的人们就在这里一次又一次地让屡遭毁坏的晴川阁重新挺立起来,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楚胜境”;李拔那苍劲有力的“荆楚雄风”,不正是对荆楚大地、对晴川美景最好的赞美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晴川阁
话说武汉 | 晴川阁 “荆楚雄风”与李拔治水
祖国风光(3692)汉阳晴川阁
楚国晴川第一楼: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姊妹楼,武汉三大古建筑之一
晴川阁,雄踞江汉的三楚胜境
武汉这座楼阁,得名于李白也自愧不如的诗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