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龙2》袭来!王晶到底是不是烂片之王?

由王晶、关智耀联合执导,梁家辉、古天乐、林家栋、邱意浓等主演的电影《追龙2》正式宣布定档于6月6日在上映。

影片以“世纪悍匪”张子强为原型,真实地还原了以张子强为首的犯罪团伙绑架香港富豪及被抓捕的过程,展示了上世纪香港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在最新曝光的短视频物料中,梁家辉的角色猖獗嚣张,感觉时光一下子回流到1997年的《黑金》,梁家辉饰演的枭雄周朝先,感觉下一秒,他就要说出:“谁赞成,谁反对”的台词!

又或者令人忆起《黑社会》里的大D,阴险毒辣的大D哥,为争夺话事人,不择手段,把“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人物演的入木三分。

其实,来看这两年王晶在影坛的动作,多少不难发现,王晶已经渐渐退出大众视野的最前线,曾经每年贺岁档都会来“搅局”的这个胖子,随着观众审美的逐渐提升,市场蛋糕的缩小,已经默默地转战其他更快捞钱的场合,比如网络平台。

比如《冒险王卫斯理》就全由王晶监制,还有明显是与《追龙》套拍的《大嫂》,虽然两者场景设定完全相同,但在品质上却大相径庭。

而作为王晶贺岁的终结系列,《澳门风云》系列也随着市场的紧缩悄悄地落下了帷幕。

王晶是个聪明人,他能够迅速得察觉到哪个战场才是最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

有人调侃《追龙》是王晶的超常发挥,《降魔传》的水准是真实的王晶。

对于自己的电影风格,王晶曾表示:“传达思想的电影让教育界去做,我只拍观众爱看的电影,不拍电影给自己。”

他说:“无论是‘烂片之王’还是这一次‘洗心革面’的潜心创作(指《追龙》),每个都是最真实的他。”

今年已是他从业四十二年,他的佳作够多,烂片亦不少。

1977年,王晶编写了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鬼马狂潮》,主人公是普通人,笑料里带着家常气,让人忍俊不禁。作为编剧的他写东西很快,各种类型都能信手拈来。许多人喜欢的电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便出自王晶之手。

1981年,26岁的王晶正式以导演身份为邵氏电影公司拍摄了《千王斗千霸》,他的导演风格在该片中便有迹可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晶有不少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作品。他的作品涵盖喜剧、爱情、动作、赌片、武侠、色情等类型。

《赌神1》掀起了香港拍摄赌片的热潮,是港产赌片的巅峰。

《赌神2》中,邱淑贞的扮相让无数人念念不忘,红衣红唇造就了一种经典。

《赌神3之少年赌神》,由黎明出演年少时的赌神高进,影片中对于赌神为什么梳大背头以及爱吃巧克力都给出了解释。

《赌侠》让周星驰出尽了风头,特异功能开始在赌桌上大放异彩。

《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则是黄飞鸿系列中颇具特色的一部。

《九品芝麻官》中,口才能让水管弯曲等创意让人眼前一亮;《鹿鼎记》中观众倒背如流经典的台词;《逃学威龙》让人看到了校园中的无厘头;《整蛊专家》中各种整蛊工具让人眼花缭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李连杰饰演的张无忌变成腹黑男;《偷偷爱你》则描绘了一个暖心的童话爱情故事。

《新少林五祖》中,俏丽机敏的红豆(邱淑贞饰)和身负重任的洪熙官(李连杰饰)擦出了绚丽火花。

这些电影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谈香港电影,王晶是绕不开的一位导演。

演员郑恺表示:“从小看着王晶的戏长大的。王晶导演这样的香港导演,喜剧风格和别人很不一样,接地气、很了解观众,知道观众想看什么,知道哪块是废料要抛弃。”

对于王晶,评价常常两极分化。一部分人,正如郑恺所言认为他的电影接地气、取悦观众;另一部分则认为他的电影庸俗低级,粗制滥造。

用“尽皆癫狂,尽皆过火”来形容王晶导演的商业片无比合适。

王晶很懂得抓住观众的心,在他导演的商业片中,“噱头层出不穷,开场即叫人喘不过气,60秒内若非出现笑料,便有追逐或悬疑场面”。

他的电影里的抄袭、谐仿、修改和七拼八凑,在众人眼里可能是江郎才尽的自我重复,但未必不是经过他精心设计的一种翻新。例如,王晶导演的《鼠胆龙威》很明显是“致敬”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虎胆龙威》,但两者旨趣相异。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这种翻新不一定能够取到他心中的预期效果。

有人认为,电影《降魔传》是恶搞和抄袭的综合体,是周星驰版《济公》的翻版,而张雨绮饰演的玉女也神似《西游降魔篇》中的段小姐(舒淇饰)或《西游伏妖篇》中的小善(林允饰)。

在1993年由杜琪峰执导、周星驰主演的电影《济公》中,周星驰、张曼玉、吴孟达和黄秋生的合演十分出彩。为了感化“九世乞丐”、“九世妓女”和“九世恶人”,降龙(周星驰饰)来到人间。电影中体现了叛逆和抗争精神,结尾济公冲破自己的桎梏、完成升华的过程也让人感动。

相较之下,《降魔传》的剧情过于简单,让人毫无期待,又像是一种大乱炖。甚至一些诸如“你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你有没有加V啊”之类的网络用语也在片中出现。

“烂片”的帽子是无论如何也摘不掉了。

王晶执导的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对于人性的欲望,赌博、情色,痛痛快快,直接大胆地呈现出来。主人公一夜暴富、艳遇、走运、一朝得志的白日梦常常得以实现,进而通过荧幕传达给每一位观众,倒有种自己的美梦亦成真的快感。

但电影如果仅仅停留在面对酒色财气等诱惑人要怎么选择的层面上,不免显得过于局限和浅显。

纵观这些年既卖座又叫好的影片,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而更多地着眼于社会批判和时代特征。

而王晶则认为拍电影最重要就是“赚钱”二字。

作为香港中文大学高材生的王晶,他还爱在微博上和人掐架。

王晶的电影里也少不了对于别人的调侃,《精装难兄难弟》中,艺术片导演王晶卫(暗讽王家卫导演)拍不出卖座片,但他对艺术的执著吸引到了一个拥趸——一个名叫王晶的胖小孩。小男孩告诉王晶卫,自己长大后也要拍艺术片,谁知王晶卫说:“你不低俗怎么显得我高雅呢?”,让他要拍就拍赌片以及色情喜剧。

一个承认自己低俗的人总比披着高雅外衣的低俗者来得坦坦荡荡些。

王家卫十年磨一剑拍出了《一代宗师》之类的作者电影,在各大电影节上获奖无数;而王晶则以高产著称,多的是类型电影,与奖项无缘。

两相对比,孰优孰劣呢?

耐人寻味的一点:作为一名商业片导演的王晶,并不是不懂艺术和文艺的。

王晶的爷爷是老上海电影圈内人,父亲是香港著名导演王天林。

1950年由王天林执导、葛兰主演的《野玫瑰之恋》,故事类似《卡门》,表达了爱情对痴情人的巨大杀伤力。该片是香港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国语歌舞片中的重要作品,也是香港电影史上的杰作之一。

王天林自认为《野玫瑰之恋》非常有艺术感,原本想着一定能拿到奖,结果却空手而归。

之后王天林就选择了接拍一些更加赚钱的电影,“我可以拍文艺片,也会拍动作片,最重要的就是卖钱、好看。”

父亲的从业经历和创作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王晶也产生了影响。

王晶自己说,他20多岁时的看片量就超过许多同行的一生,五六十年代欧洲电影的艺术节和商业片他可以如数家珍,家中所藏影碟多达一万张,说他不懂艺术简直是笑话。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1999年王晶导演的文艺片《笨小孩》让叶德娴获得了香港金像奖影后的提名,但该片票房不佳,之后王晶就没有拍过文艺片了。

作为一名商业片导演,他却几度自掏腰包投资文艺片,即使知道它们很有可能赚不回成本。

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在最艰难之时,王晶主动联系了她,给了她100万元投资。

该部电影囊括了金像奖最佳导演等四项大奖,王晶本人自嘲道“想不到它是我相关拿奖最多的一部电影”。

之后,王晶还投资了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夜与雾》,投了700万,赔了。

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为什么要投资文艺片呢?

王晶这样解释:“文艺片的存在对电影行业的根基很重要,为这个冒一点风险值得,拍商业片赚钱补回来就是。”可他不知道的是,如果市场充斥着纯粹为了赚钱的商业片,但电影市场很有可能会畸形发展。

拍商业片曾是他在香港竞争激烈且残酷的大环境下的一种选择。他对于自己要拍什么、取悦谁都有着清晰的蓝图。

“商业成功的路很窄,不是你挤掉人,就是你被人挤掉。”

如今,他则走上了七拼八揍,自我重复,消费情怀的炒冷饭之路。

电影于他而言,与艺术无关,更像是经过一套精密的商业计算公式之后的商品。

截止目前(11月27日),张艾嘉执导的《相爱相亲》口碑极好,上映24天,票房惨淡,仅为1784.6万;而王晶的《降魔传》上映10天,“烂片”之声不绝于耳,票房8559万,成为同期国产片的票房冠军。

作为一名电影导演,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和追求艺术价值相比,到底哪一个更加重要?

不同的导演也许会给出不同的回答。但作为一个导演,应该要对自己的观众和作品负责。

于王晶而言,取悦观众,投其所好,便是他的回答。但毫无疑问,这一条路未来会越来越艰难。

话说回来,就《追龙2》的背景设定和演员卡司,无论是不是王晶亲自执导,我都会非常期待的。

作者:介拾、三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烂片王的辉煌时刻,香港电影界除了王家卫还有个王晶
年度最野港片登陆!梁家辉狂洒血浆演贼王,你服了吗?
王晶: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喜剧呢?
王晶这个死胖子,文艺得要命
女神收割机,华语烂片之王,这个鬼才导演被误解得太深
王晶准备毁经典!重拍《倚天》让张无忌称王?魔改剧情、烂片预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