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工录—陶瓷颜色釉装饰技艺》(四)
userphoto

2022.10.22 上海

关注

宋代颜色釉的成就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高峰时期。不论是在品种、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陶瓷的伟大时期”。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宋代以单色釉的高度发达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器型、花色品种和纹饰图案上也有所创新,形成自由奔放、雅俗共赏的时代风格。宋代的陶瓷生产主要以北宋的汝窑、定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主,是专门制造皇家用瓷的窑场,史称“五大名窑”。“五大名窑”聚焦了许多能工巧匠,开创了宋代陶瓷“南北各异”“官民有别”的多元化格局。除“五大名窑”的名品外,当时景德镇的青白瓷也以其“光致茂美”“如冰似玉”的釉色名满天下,其中以湖田窑烧造的青白瓷最为精美,冠绝群窑。

 

汝窑,又称汝官窑,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制品胎质细腻,青瓷釉色晶莹柔润高雅,造型线条考究,而不以纹饰为重。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道学崇尚自然质朴、清淡含蓄的审美观影响着这一时期的汝窑瓷器的审美情趣。此外,宋人还有“汝窑为魁”的说法,在宋代青瓷中被推为首位。如汝窑淡天青釉三足樽承盘,承盘直口、平底,下承以三个兽足型足,里外施淡天青色釉,盘身满釉,釉面开细碎纹片,此器制作工细,釉质纯净,是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并备受清代皇室赏识,器底刻有乾隆御题诗。

 

 

汝窑淡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宋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

 

定窑始烧于唐代,主要产品为白瓷,宋代一改唐代光素白瓷风格,以印、刻、划花纹为精品,尤其是象征帝后的龙凤纹饰尤为精致。白定釉面较薄,釉色光润,使刻花、印花线条极为清晰悦目,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曾一度受到北宋朝廷的青睐。作为宫廷用瓷的白定因其芒口常以金银包镶以解决其涩口的问题,贵金属的应用又彰显皇家身份的高贵,具有很高的工艺和艺术水平。此外,定窑还有其他三种名贵产品:黑定、紫定和绿定。黑定实际是白瓷胎的黑釉瓷器,胎质十分洁白,黑釉均匀纯正,黑如漆器,有人认为是受到宋代漆器的影响,也有人认为是刻意模仿漆器的仿制品。所谓紫定,就是我们常说的酱釉色瓷器,明清景德镇官窑称其为“紫金釉”,其特点是胎质洁白,酱釉均匀、稳定,色泽深沉、光润。而绿定则是不见文献记载,又未发现完整传世品的品种,仅是在定窑遗址采集到绿釉刻龙纹的瓷片,从而确定定窑有绿釉品种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绿定的白瓷胎已完全瓷化,在洁白坚硬的瓷胎上罩以绿釉,使其色彩有别于传统的青釉,显得尤为青翠,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

 

 

定窑白釉刻划花内海水双鱼外莲瓣纹温碗 北宋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制品器型种类较少,除了有瓶、尊、洗、碗、盘以外,多为仿周、汉时期青铜器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烧制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十分考究。宋代官窑瓷器对其瓷土的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施釉很厚,莹润如堆脂,以粉青或天青色为主,开片较大。如官窑青釉方花盆呈长方体形,敞口,器口镶铜,直壁,器底承以四矮足,通体施粉青色裂纹釉,釉面开片较大,裂纹遍布器身。宋代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的器物,其胎体呈紫黑色,施釉后略有流淌,口部薄处透胎色,故有紫口铁足之说。

 

 

官窑青釉方花盆 宋

 

 

哥窑青釉鱼耳炉 宋

 

哥窑瓷胎体坚密,呈深紫灰或土黄色,釉色较多,有粉青、翠青、米黄等。器物表面有较大的黑色及较小的黄色开片,俗称金丝铁线。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

 

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宋钧窑瓷器胎体略厚,质密色灰,经低温素烧后施釉再高温烧成,釉面较厚,有月白、天青等基本色调与铜红分子经高温产生红蓝相间的变化。这种神奇的钧红釉,对窑温和烧成气氛比较敏感,其美丽的釉色呈现出蓝紫色,或深或浅、或呈斑块状、或呈放射状,如雨后初霁的彩虹般绚丽多姿,它突破了陶瓷历史上以单色釉为主的格调,为元、明、清各代高温颜色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如钧窑玫瑰紫釉花盆,花盆敞口,长颈,圆鼓腹,圈足外撇,足底开有五个渗水孔,并刻有数目字“六”。通体内外施窑变釉,各部位釉色有所不同。口沿至颈部以天蓝色釉为主,又散晕着玫瑰红色釉,犹如晚霞;腹部釉色以玫瑰红色为主,明亮艳丽;外底施酱色釉。此器造型端庄,色彩变化丰富,堪称钧窑瓷器中的精品。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宋

 

元、明、清景德镇颜色釉瓷器的成就

元代景德镇制瓷工艺有了新的突破,制胎原料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提高了烧成温度,促使了高温铜红釉和蓝釉的烧成。釉里红瓷是元代新烧成的一个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使用含铜颜料进行彩绘后罩透明釉烧成,因红彩烧成难度很大,工艺掌握不好,红色不够纯正,图案有晕散、发灰、发黑等情况。传世和出土的元红釉器十分稀少。有的红釉器与印花装饰结合,更为珍贵。元代烧造的钴蓝颜色釉白龙纹盘,釉面晶莹沉着,以蓝宝石般光泽的蓝釉衬托洁白的纹饰,色彩对比强烈,纹饰异常醒目,取得了很好的装饰效果。还有蓝釉白花、蓝釉金彩等装饰方式。元代的卵白釉(也称“枢府釉”)釉面匀净透明,釉色白中微青,似鹅蛋青色,故称卵白。卵白釉器大多为元代官府机构在景德镇定制的瓷器,这类器物上印有“枢府”(枢官院)铭或“太禧”铭,并有印花装饰。元代的中温孔雀绿釉,釉色翠绿、艳丽,似孔雀翎之色而得名。传世和出土器物稀罕。至元末,景德镇颜色釉的品种逐渐增多。

 

 

蓝釉白龙纹盘 元

 

 

卵白釉款印花缠枝莲碗 元

 

明代初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开始复苏,城市繁荣发展,增加了对陶瓷器用品的需求。朝廷还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御器和官府用瓷。景德镇瓷生产进入兴盛时期。不仅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而且还负担着宫廷御器和明政府对内、对外的赏赐和交换的全部官窑御器的制作。明代景德镇颜色釉烧造工艺有很大进步,新品种层出不穷。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烧造出红色纯正、色调鲜艳的铜红釉。永乐时期的红釉厚如油脂,光莹鲜艳,胎质细腻坚致,口沿处露出一圈白色胎骨,俗称“灯草边”,釉质晶莹极其似鸡血,又似红宝石,故后人称其为“鲜红”“宝石红”“祭红”“霁红”等等。到了宣德时期,御窑厂的工人精益求精,将铜红釉的烧制又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红釉呈色稳定浓艳,注重造型和釉色的完美结合,在造型转折或棱角处隐显胎骨而呈现白色筋脉,使单一的色釉装饰增添了视觉上的变化,逾显生动刚健。故有“永乐以鲜红为宝”,宣德“宝石红釉”更胜一筹之说。宣德年间,祭蓝釉的烧造工艺已臻成熟。此时烧造出的器物色泽美艳,被人称作宝石蓝,还创烧出洒蓝釉,特点蓝色中分布许多白色斑点,如同雪花洒落。永乐“甜白”瓷也是极美之物。它是在半脱胎的胎体上罩纯洁莹润的透明釉,釉质湿润如玉、肥腴似堆脂,迎光透视,胎釉呈水煮蛋去壳般白洁,富于甜净意趣。成化的孔雀绿釉工艺从元代而来有更大进步,釉色翠绿亮丽。这一时期仿哥窑纹片釉色古朴大方,几乎乱真。纯粹的黄釉在成化年间烧制成功,到弘治时达到最高水平。黄釉因色调浓淡不同而有娇黄、鸡油黄、蛋黄等叫法。正德年间又创造了珐翠釉、珐蓝釉、珐紫釉、珐黄釉、珐白釉,这些釉色相互搭配形成“珐花三彩”。另外还开始用黄、绿、紫色釉搭配烧制“素三彩”。嘉靖年间又创造了鱼子绿釉、矾红釉等。此外,永乐、宣德年间景德镇仿龙泉釉也十分成功。

 

 

鲜红釉僧帽壶 元宣德

 

 

洒蓝釉 明宣德

 

 

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釉瓶 明永乐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景德镇制瓷水平顶峰。这时颜色釉的烧制水平和品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据《景德镇陶录》记载:“诸色兼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康熙年间颜色釉瓷器最突出的为红釉瓷器,其中以康熙时烧制的祭红、豇豆红、郎窑红等最有成就。郎窑红釉是由清代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廷极(16631715年)督理景德镇窑务时所创烧,故名郎窑红。它是在模仿明宣德宝石红釉基础上的一种高温铜红釉,因釉色浓艳,如初凝的牛血,故又称“牛血红”。在当时烧制一件成功的郎窑红釉瓷器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民间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康熙的冬青、豆青、天蓝釉釉质莹润、匀净纯正,其他色釉如孔雀绿、茄紫及低温黄釉的烧制也非常精良。

 

 

郎窑红梅瓶 清康熙

 

 

天蓝釉暗花兽面纹 清康熙

 

 

孔雀绿釉花觚 清康熙

 

雍正年间景德镇除继承康熙朝的品种外,又开发了许多新的色釉。御窑厂烧造的各种高低温颜色釉,仿古有成,锐意创新,技艺高超,成就卓越。据唐英在雍正十三年编写的《陶成纪事》中总结当时烧造的品种,红釉就有铁红、铜红,蓝釉亦有天蓝、洒蓝、霁蓝,绿釉有瓜皮绿、孔雀绿、秋葵绿;此外,尚有茄皮紫、乌金釉等。雍正官窑大量仿烧汝、官、哥、钧窑、炉钧并创烧出茶叶末、蟹壳青、铁锈花等含铁结晶釉。釉色新颖,别具一格。其他如胭脂红、淡粉红、淡黄、米黄等釉色都十分雅致。

 

 

仿哥窑双狮耳盘口瓶 清雍正

 

炉钧釉莲蓬口瓶 清雍正

 

 

胭脂红釉盘 清雍正

 

淡黄釉瓶 清雍正

 

乾隆朝廷续雍正时期的制作,配釉和烧成工艺已达到完美境界。乾隆年间烧制的祭红、矾红、珊瑚红、粉黄、浇黄、洒蓝、祭蓝、松黄绿、瓜皮绿、鱼子绿、孔雀绿、紫金釉等高、低温颜色釉都堪与前朝媲美,或者可以视为有进一步提高。不但盛产品种丰富的颜色釉瓷器,还有仿玉器、仿木纹、仿象牙器、仿竹器、仿漆器、仿石器及各类惟妙惟肖的象生瓷。尤其是颜色釉综合装饰技巧更趋进步,有复色釉、色釉描金、色釉彩绘、色釉开光彩绘、色釉沥粉堆雕等等。

 

 

鱼子绿釉橄榄尊 清乾隆

 

 

紫金釉铉文碗 清乾隆

 

 

木纹釉 清

 

随着清朝的国力日衰,颜色釉的烧成水平也日渐下滑,后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清朝的灭亡,陶瓷的烧造落入低谷,这种情况一直到建国后才有所转变。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在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老艺人与大学生、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轻工业部陶研所与建国瓷厂不仅仿制宋代的影青刻花、元代的青花和釉里红、明清两代的祭红、郎窑红、豇豆红、翠青、霁蓝、茶叶末、窑变花釉、三阳开泰等颜色釉瓷,更有仿历史上著名的“汝、定、哥、官、钧”五大名窑珍品。

 

 

钟馗试剑 曾龙生 1959年

 

 

淡黄绿釉纹片贯耳瓶 上世纪60年代

 

 

鹦鹉 瓷雕(传) 郭琳山 上世纪70年代

 

窑变玳瑁色釉盏 上世纪80年代

 

仿建窑兔毫斗盏 上世纪80年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概述
历代青釉、绿釉瓷器
china中国陶瓷 | 八大名窑
闲谈茶叶末釉瓷器收藏
单色釉丨一种颜色,也可以美到极致!
颜色釉:皇帝小主的私人订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