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瓷七十二变

中国作为瓷器大国,从古至今对瓷的美化孜孜以求。瓷的美化是指通过工艺技术和特殊材料等重要手段,对坯体进行装饰以及对釉本身或者釉上或者釉下进行装饰。瓷在经历过一番美化之后,成为了人们手中赏心悦目的美器一件。

具体的装饰方法很多,各有其艺术特点与风格按照装饰技法不同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大类是雕塑,包括刻花(半刀泥)、跳刀、剔花、堆花、镂空、浮雕。

陶瓷刻划花装饰是指在已干或半干的陶瓷坯体表面上,用竹制或铁制工具来刻划出各种深浅、面积不同的纹饰。

跳刀,是利用修坯刀的弹性和坯体的阻力,使修坯刀在转动的坯体上不断的跳动,从而有秩序的一种花纹。

浮雕,亦称“堆雕”、“凸雕”、“凸花”。它的雕琢的部位很有讲究,是采用各种方法,如堆、贴、刻等,使陶瓷表面产生凸起的纹样。一般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也有两者相结合的。

剔花,是在半干的坯体上,使用竹木或骨石等制成的刀具,按事先设计的图案,以一定的深度剔去纹饰以外的坯层的一种装饰手法。剔花,不太常见,通常磁州窑运用的比较多,线条更加有力和奔放。

镂空,陶瓷镂空是陶瓷装饰的一种,亦称“透雕”、“镂空”,它是把器皿的坯体刻透,刻出一定的纹饰图案。镂空在香炉上使用的是最多的。

贴花,贴画这种技法和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在陶瓷上贴上画然后低温过烧并不一样。传统的贴花技法,指的是用小型的模具,或者手工雕刻花纹,然后像橡皮泥拼接一下,粘贴在陶瓷上。所以,传统贴花工艺和现代釉上彩贴花工艺,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

第二大类是“色釉”。色釉,就是在陶瓷的釉水上做文章,丰富颜色用来装饰。一般分为高温色釉和低温色釉。

低温类的色釉,主要品类就是唐三彩。这个在博物馆的收藏品中常常能见到。值得注意的是,低温釉料大多含铅,是不建议作为食用器具。

另外还有一种低温釉料叫做“法华”。法华器又称“法花”、“珐华”,是一种由琉璃演变出来的低温彩釉。寺庙的贡品、香炉类常常能看到。

高温类的色釉主要是:青釉、铜红釉(又分钧红、祭红、郎窑红、胭脂红)、铁色系釉(又分乌金釉、天目釉、油滴釉、兔毫、花釉)、单色釉、复色釉、变色釉、窑变花釉。龙泉青瓷,汝瓷等等,都属于高温的颜色釉。

另外一直很多人喜欢的建盏,也是高温颜色釉。

另外五大名窑里的钧窑。

可作为食用瓷使用的,都是高温颜色釉。

购买瓷器的时候,不要一听见商家说颜色釉,就觉得会不会不适合食用。其实颜色是次要,重要的是瓷器的烧制温度。釉料里含有许多金属物质,只有在高温下才会转化溶解,不会危害健康,但是中温瓷和低温瓷的表面都或多或少含有一定量的金属物质,长期使用很容易引起中毒。

第三大类是陶瓷的绘画装饰,分为三种,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

釉上彩主要的工艺有,古彩、粉粉彩、新彩、广彩、印彩、刷彩、喷彩、贴花。

这里的贴花是指新贴花工艺。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

如粉彩。

辨别釉上彩的方法非常简单,用手轻摸一下,如果绘画的地方有非常清晰的突起,就是釉上彩啦!

由于彩在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易褪色,但因烧温低,着彩选料,因而品种丰富而艺术性强,以一般用于陈设器。

釉中彩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颜料的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通过1100~1260℃的高温快烧,使颜料渗入釉内,冷却后釉面封闭。抗腐蚀、耐磨损,具有釉下彩的效果。现在家里所使用的餐具,大多都是釉中彩。

釉中彩一般作为餐具生产较多,因为其造价比较昂贵,一般工艺品不用这种工艺,如果烧制温度达标的话,釉中彩餐具无铅无毒,还是比较健康环保的。

釉下彩早已耳熟能详,平时常见的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都是釉下彩工艺。

釉下彩,是在成型的素坯上绘制,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浅色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釉覆盖在下面,表面平滑细腻,不会褪色。都是非常典型的釉下彩工艺,烧制温度达标情况下,这类工作作为食用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瓷唐卡网
试论黑釉陶瓷的绘画装饰(二)
景德镇陶瓷的特点,知识帖疯狂转载30000多次的好文章
《国家宝藏》里,故宫博物院的三件镇馆之宝,到底有多厉害?
中国古代釉陶发展脉络及馆藏举要(组图)
景德故事丨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颜色釉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