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人喜欢的锅贴,吃起来像潮汕牛肉丸那样,会噗噗地飙汁

二两锅贴,一碗牛肉汤,美滋滋 来自半岛便利店 02:51



很多人以为煎饺锅贴一家亲,都是平底大锅里煎得滋滋响、喷香的带馅面食。但在南京人看来,锅贴有锅贴的讲究。


去的地方多了,你会发现各个城市的饺子、云吞、面条都不同,锅贴也是。今期,半岛君会带你去南京吃最地道的锅贴,金灿灿的外皮包着爆汁肉馅,美味在舌头上跳起了海草舞...吃完,我们再去扬州、上海,尝尝改良后的锅贴。

能认得出是哪个城市的锅贴么?


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出发!


南京的锅贴,月牙弯弯


 李记 

南京人的早晨,从二两锅贴和一碗牛肉汤开始。要说去哪儿吃的话,打钉巷1号的李记错不了,那可是老南京用生命推荐的锅贴老字号。


寻着喧闹与鼻子捕捉到的一丝油香,离李记也不远了。


店里的师傅忙个不停,一大盆牛肉馅,花椒盐去腥提鲜后,切了葱花拌上,再裹馅儿,捏合。


擀面杖滚过面团的韧劲儿、敲击木桌的闷响,筷子攒进肉馅里的粘腻质感,丝丝入耳...



师傅将锅贴顺势呈螺旋状地,码在了一口直径半米的铁盘上,满盘均匀地淋上菜籽油,使之浸没每一寸面皮。旺火滚油催熟了內馅儿,外皮也渐渐酥了~


掀起盖,只见锅中热气喷薄而出,高温混着油香。油锅发出的滋滋声,哇,能让人的口水流一地,不信的话,你凑上去听听!


师傅倾斜一定的角度,不断地旋转铁盘,时刻用小铲调整好锅贴的间隙。


此时被油浸润的锅贴,镀上了一层金黄,跟抹了颜料似的。在重油的作用下,锅贴的外皮变得酥脆。


南京的锅贴不像普通饺子一般丰润短小,而是细长如月牙,口感上下酥脆,中间细腻绵软,汤汁饱满,一不留神,汁水就会顺着下巴流下来,吃锅贴的时候别玩手机!


最赞的是,李记的牛肉馅里,还拌了牛蹄筋煮的高汤,使得锅贴的馅儿比一般的更为鲜美。


牛肉汤包、牛肉面、牛肉粉丝、牛肉三鲜馄饨、牛杂汤...李记家的食物都是清一色的牛肉口味,相比起猪肉,牛肉倒是多了一丝爽滑。


吃牛肉锅贴除了要配一碟醋,别忘了还要点一碗汤,有的人爱配牛肉汤,有人爱喝牛杂汤,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李记家做汤,先将白胡椒粉等调料入碗,再烫了干丝或把粉丝滤水入碗,切几片薄薄的牛肉,浇一勺牛骨高汤,撒上香菜葱花,来一勺辣油,啧啧...又辣又鲜的一碗汤下肚,既解了锅贴的油腻,又暖了胃。

或者,一碗牛肉小馄饨也很可口


 草桥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惊鸿一瞥的牛肉锅贴,正是草桥牛肉锅贴扁食店。七家湾牛肉锅贴做得最好的,除了李记,就是这家草桥了。


草桥的门面最朴实。质朴的门头、简单的塑料招牌,有点苍蝇馆子的味道。老板娘收银的时候,面无表情,绝不会微微笑地看你,但请放心,她一定会给你最好的锅贴。


草桥锅贴的馅儿是真真的好,一口下去,紧实多汁的牛肉,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


“三两带走。”

“二两在这儿吃。”

“一两锅贴,一碗牛肉汤。”

这家店一到点了,喧闹就上来,一盘锅贴,几分钟卖完。


草桥的牛肉专用耕田的牛,新鲜宰杀,鲜美嫩滑;纯正的菜籽油,使得锅贴呈现焦黄色。


这家简单的锅贴小店,不仅是美味的创造地,还汇聚了一点一滴的温情。


七旬的老夫妇互相搀扶着,早上来此尝鲜;小学生匆匆忙忙地提着二两锅贴,赶着上课;写字楼的年轻男女们,中午来此饱餐一顿...


 蒋有记 

“秦淮七绝”里的牛肉锅贴,官方推荐了蒋有记。近90年里,蒋家传承了三代,其中几经易主,又经历了长时间的商标大战,在三代人的努力下,蒋家最终拿回了“蒋有记”。


如今复古的老门东店面,有着蒋家人的一丝倔强,也有一股时代的沧桑。


蒋有记牛肉锅贴的用料和做法,和李记无异,就是欠了点时间。错过了好时光的锅贴,只有四角嘣脆,中间过油不充分,略显疲软,这不,还看得见里面白花花的“肚子”。


锅贴和蛋挞一样,都要吃新鲜出炉的,因为时间一久,锅贴会渗油、软塌,吃起来油油腻腻的。


扬州:老虎山锅贴


离南京100公里以外的扬州,当地的老虎山锅贴深受大家喜欢。


这家店的老板做了20年的老虎山锅贴,最早骑着三轮车叫卖,如今有了名声,一届又一届的扬大学子和周围居民都是常客,老板也欣慰地感慨着:“大家爱吃就好。”


扬州人夏天吃锅贴的话,会配酸梅汁,清爽解渴;冬天的话,配胡辣汤一起吃,温暖畅快。


老虎山锅贴最出彩的,是笋干拌猪肉做成的馅,小块的笋有很强的颗粒感,使得馅儿嫩中带脆,吃一口,能走上幸福的云端。


老虎山锅贴用少油闷煎而成,不像七家湾锅贴那么重油出盘的锅贴香气逼人,但是表皮发硬、粘牙,没有七家湾锅贴的干燥金黄。


上海:生煎锅贴一锅熟


魔都上海也盛行锅贴。上个世纪20、30年代,南京人就已经在上海卖锅贴、牛肉汤,落了户的锅贴,也从细长型,变成了如今胖乎乎的样子。


某名店的风味锅贴,通体是面皮的乳白色,底部有着红棕的油煎痕迹。望着眼前的锅贴,很难想到一碗牛肉汤和滚烫的菜籽油,倒是让人置身于日式和风中。

上海锅贴更像日式煎饺


生煎包在老上海心中的地位难以取代,当看见铁盘中生煎包和锅贴五五排开时,我心中暗喜,两款面点,皮一厚一薄,馅儿一多一少,时间、火候皆不相同,竟然也能和谐地“共处一室”。


黑色铁盘中,有圆有尖,有胖有瘦,芝麻起香,葱花点缀,锅贴早已染上了老上海的气息。


对于南京人来说,出了自家地方,想吃二两锅贴,难;吃点煎饺,简单,他们从小吃惯了七家湾牛肉锅贴,对锅贴有着很强的执念。


手拎二两锅贴,提半只刚出炉的烤鸭,这个早晨与中午,对南京人来说,足矣。早有牛肉锅贴解馋,午有烤鸭下饭,那晚上呢?水西门再来半只盐水鸭呗~


李记

地址:南京市评事街打钉巷1号(近建邺路)


草桥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七家湾11号

蒋有记

地址:南京市老门东内“南京味道街区”(三条营49号一3)


老虎山锅贴

地址:扬州市老虎山路26-4号(凤凰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去一趟就为这几只锅贴
UC头条
上过舌尖的南京牛肉锅贴 七家湾甘雨巷33号
南京十大最好吃的牛肉锅贴
南京锅贴!煎得滋滋响,吃得噗噗飚汁
江苏南京:草桥牛肉锅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