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它,你就是半个宏观经济专家

(星期四)



各位书友早上好!昨天的阅读让我们知道了描述宏观经济的关键指标和宏观政策的四大目标。但是,四大宏观政策目标可以同时实现吗?在实际中,政府要如何实现四大目标?建议阅读第24-25章:154-164页。


请带着以下问题完成今天的早读,并记得在共读群里跟书友们讨论噢!

哪些因素能影响总需求?哪些因素能影响总供给?

较高的通货膨胀能够降低失业率吗?

宏观经济学有哪两大流派?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1. 分析宏观经济的基本框架

把四个宏观政策目标混在一起会让人糊涂,因此经济学家提出了“总需求—总供给”框架来分析宏观经济。


总供给是宏观经济中所有产品的供给总量,它有一个极限,即动员所有的人力物力时,社会所能生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总供给变化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技术发展,二是生产条件发生剧烈改变,如20世纪70年代油价上涨导致美国总供给水平下降。


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对各种产品的需求。我们可以把总需求定义为由五个要素构成,那就是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其中,消费通常是GDP的最大构成要素,投资是变动最大的,政府支出是最直接的政策目标工具。至于出口与进口,则主要受到外国经济状况的影响。


那么,究竟是总供给决定总需求,还是总需求决定总供给?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但却无法解释持续大规模的经济衰退,因为经济衰退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需求不足。与之相对的观点是“需求创造自身的供给”,但这种观点必须承认供给总有极限。需求可以越来越多,但供给不可能无限增长。


当代经济学家提出了更折中的观点,那就是“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长期来看,经济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总供给,也就是工人的数量和素质、厂房的多少、生产技术是否先进以及经济制度是否运转正常。就短期而言,总需求是决定经济规模的主要力量。当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出现快速下滑时,政府就应该增加需求,保持总需求平稳。



 2.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替代关系吗

应用上述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得出,经济状况取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否匹配。


当总需求低于总供给时,社会中的各类资源没有发挥最大作用,特别是劳动力资源,此时就可能有较高的失业率,但价格水平一般不会太高。


反之,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社会中的各类资源都开始超负荷运转,某些本来不必工作的人也参与到工作中,失业率会更低,但通货膨胀率却会升高。


这样来看,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似乎是两个相反的指标。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最早于1950年提出了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菲利普斯研究了英国60年来失业率与工资率的变动百分比的数据。他发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特殊关系可以用数学方式描绘成一条曲线,坐标图的横轴是失业率,纵轴是通胀率,曲线本身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经济学家称这条曲线叫做菲利普斯曲线。


等到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通过研究预测,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不会成立。无论短期需求多么强劲,经济总会回复到潜在GDP。几年以后,弗里德曼的预言得到了验证。20世纪70年代,通胀与失业同时走高,当时是滞胀的年代,通胀率和失业率都几乎达到两位数。


因此,最合理的解释是,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短期现象。长期来看,决定失业率和经济表现的还是潜在GDP的水平。纵然短期刺激需求可以让GDP超过潜在GDP,但经济增长总会回归到潜在GDP的水平。



 3. 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

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反映出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凯恩斯派和新古典学派。


凯恩斯派更注重分析短期几年内的经济波动,而新古典学派则更青睐研究长期问题。


在凯恩斯派看来,总供给多数时候能保持稳定,但总需求的波动较大,因此宏观经济会经常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而且,凯恩斯派还强调,即使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恢复正常,那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对个人和厂商来说,都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因此政府要适时出手,熨平经济波动。


新古典学派的观点与此针锋相对。在他们眼中,宏观经济有很强的韧性,宏观经济会随着时间调整到潜在GDP的状态。他们指出,过去几十年的数据显示,经济总会恢复到潜在GDP水平。如果政府总是积极干预宏观经济,非但不能让经济增速更平稳,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经济不稳定。

 

作者:朱鹤,经济研究者,微信公众号“朱鹤的书架”(zhuhe235),主要发布各类书评,欢迎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际顶级学院EMBA培训之宏观经济学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习题详解
西方经济学脉落整理(宏观经济学)
学会用经济学思维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宏观经济学重难点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