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弥社区治理两大体系鸿沟的力量?


看来我做“社区治理观察员”的角色越好了!一个标志就是,每周接触到的社区治理项目越来越多,有的是做评审,有的是别人发给我征求意见。

看的项目越多就越发现,社区治理有一个鸿沟,清晰可见,并且没有发现消弥的现象。

这个鸿沟两边有两大体系:一个是行政体系,一个是社会体系。

社会体系

行政体系

1

行政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体系。我看到,大部分政府部门提供的社区治理创新项目的体系设计,极其完善,甚至可以用完美来形容。里面制度的设计极其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社区、园区、校区联动;商户成立商户联盟;街区成立共治联盟,把街区各类不同行业、不同单位整合到一起。“纵向到底”,从街道到居委会,现在有了网格,再到楼组,现在还有群众团队的联络员等等。你会觉到,政府的社区动员体系是极其完善的。

你去看他的特点也很鲜明:一是全面覆盖,二是体系完善,三是资源丰富,四是动员“有效”。一个创新项目,你从报告中会读到,这个群体在参与,那个群体也在参与;这个项目在推动,那个项目在培育,其实都是政府力量在推动结果。

“有效”我为什么要打个引号?你细揪任何一个报告,太过分地说,绝大多数他推的这些举措、推的项目是没有数字的。比如说推文明楼组建设,做了多少个,参与人数是多少,是没有数字的。一般会强调做得好,会举一个例子,说 *** 老人觉得“文明楼道建设好了,我觉得家园更加美好了……!”很少有经验总结敢于去做数据性的归纳。

2

反观社会体系。社会体系是社会参与的、老百姓主动参与的、自下而上的社会培育体系,就是社区共同体培育的社区动员体系。

这个体系也很庞大,有群众文化团队,每个居委会都有几十支;有志愿者队伍;有社群、楼组长队伍、社区达人、社区单位、社区商户……这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社会体系。

社会体系也有几个特点:一是松散,特别松散,今天来明天不来,比较松散;二是碎片化,各种资源的碎片化;三是被动性;四是弱小。

如何培育社会体系,其实挺难,让社会自发培育更难。政府(居委会)的做法是大力推动社区达人培育,社会组织培育,推动建立各类联盟,建立各类理事会,推进各种协作。

那么,这种联盟到底是形式主义上的还是真正可以协作的联盟?一个商圈(园区)共治联盟,四个楼宇、四个大企业形成一个小网格;一条街的商户成立商户自治联盟,等等。政府的意图是什么?希望将这些碎片化、松散性的资源引导成为体系性、组织化的参与。

行政体系和社会体系真的是两套体系,各方面差异巨大。动力来源上看,行政体系来讲,他是公务员,下级服从上级,要考核,要数字,很多是政绩动机的趋使。社会体系靠什么?要么靠兴趣,喜欢什么就呼朋引伴玩什么;靠利益,让我做志愿者,给我多少补贴;还有就是自我成就感,做这个事有意义就喜欢;当然,还有一些天生的利他主义者,服务别人就是天命。

还有,对于时间要求也不一致,政府要求快,一个项目做试点,试点三个月就要开经验总结会,再开现场推广会,成为实事工程,政绩趋动现象严重。社会体系的培育比较慢,所以,行政体系和社会体系中间的这个鸿沟还是特别特别明显的。

我们会说,行政体系和社会体系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建设小康社会、营造美好生活、打造美好社区。但是,真正的去实行这个最终目标的细化目标和决心信心就大不一样了,后面的逻辑也不一样!

行政体系的目标极其明确的,我要做成这个事情,这个事就成了目标,写到规划里,人代会上通过,成为实事工程,目标非常坚定,所以对于政府来讲不能做不成。

对于社会体系来讲,目标是非常多样的,我喜欢、我愿意参与,或者觉得这个事情我能做、做得了,但对于真做了之后做得成做不成并不怎么追求,能做成更好,做不成也没什么。社会体系的培育特别慢,要做通一个人的工作,挖掘一个社区达人,需要的不是一个月的时间,甚至是半年时间,不断来感化他。

如何消弭这样的鸿沟?基层政府部门一直在做这样的探索。很多地方在做“三社联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甚至拓展到了“五社联动”,还有区域化大党建、三驾马车、社区工益创投大赛等等创新都出来了。

这些项目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是没有很好地解决“行政有效而治理无效”的问题。

什么是行政有效?你不是做社区公益创投大赛吗?一下子投了300万,发现了50个组织,培育了50个项目,这就是行政有效了;治理无效是什么?这50个组织的参与,在钱没有了之后还在做吗?我们会发现很多背离初心的现象,这些现象堆积越多,鸿沟显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深。

鸿沟的两边:一方是政府,完美的体系,另一边是管理空白,这么完美的体系之下按说是没有管理空白的,但照例还是有,比如高档住宅区、一些大企业,你门都还是进不去。一边是多方参与,一边是一方积极,政府觉得应该是多方参与,实际上就成了政府的一头热,老百姓、社区单位不愿意参与。

一方是表面支持,一边是消极反对,对于一些社区单位而言,表面上支持,街道的事情我们大力支持;一边却是消极反对,开会也不来,干什么都不积极,只不过名字里面有他就可以了。一边是多元群体的渴望,一边是白发部队的作战,楼组长80岁。

倒过来要反省下,政府为什么非要追求那么快,社区治理过程是不是可以慢下来;政府的纯投入、单一力量的管理推动,是不是好的治理模式?怎么样能够真正的激发参与?

光靠钱是肯定不行的,光靠兴趣也是松散的,因为兴趣也是五花八门的,何以形成共识,何以更有力量。

什么是行政体系和社会体系融合的模式?很多地方在探索社区基金会、社会企业,都是挺好的手段,这使社区治理的生态体系更加完善。当前,最重点的是社区(居委会)层面的创新项目到底怎么培育?这个极为重要。社区层面和街道层面还不一样,街道还有一定的经费去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可以培育一些专业化项目和专业化社会组织,而专业化的这些内容如果完全拷贝到居委会,居委会是没有这个财力和专业能力去支持他的。

要消弭两个大体系之间的鸿沟,仅靠两大体系的惯性力量是不行的,真的需要一个比较超脱的力量来推动两大体系的这种融合,这个力量是第三方的力量,以往也试了很多。

一是名义上的第三方组织,如社区治理委员会等等议事协商组织,但背后还是行政力量的推动,名义上是第三方,事实上还是一方。

二是第三方的社会组织。也存在一些问题,社会组织要生存,要养人,项目总要报价,如果持续呆在一个社区,他没精力,当然报价并不一定便宜。此外,第三方社会组织有没有能力做好社区治理项目也是一个问号,因为社会组织的力量也是比较弱小,陪伴式促进这个地方的社区融合的能力不足。所以,光靠第三方社会组织也不行,光靠一些虚的第三方的议事协商组织也不行。

当然,这样的力量最好在本地产生,熟悉政府运作的习惯,熟悉群众工作,同时有责任使命信仰和担当。

这个力量是什么?不是社区党组织是什么。

党组织在社区是比较超脱的力量,派驻产生而非一定是居民,可以离社区利益远一些。并且本身属行政体系,对行政体系很熟悉。还有统筹各方的任务,也有这样的资源和力量。基层党组织的群众性变的极其重要,本在群众中,可以更方便地为群众提供更加实体化的服务,让群众跟着党走。

如果要消弭行政体系和社会体系之间的鸿沟,党组织成为了最最重要的第三方。当然,我第三方的论述肯定要被很多学者和政府骂,甚至也会被老百姓骂,因为很多老百姓认为党就是政府。

社区治理的实践过程中,很多社区党组织真正消弥了这条鸿沟。他们为民请命,向政府争取,立场是非常科学合理和公正公道。由党组织去协调很多社区单位会变的更容易,因为大家都有党组织;去动员社区党员更容易,因为大家都向党旗宣过誓,所以,社区行动又多了一个动力;去调节机构之间、组织之间、居民之间的矛盾,更加公道,更有权威性。

所以,在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我来讲这个话题显得更有意义。因为,我发现,党建成为社区治理创新之中最大命题,社区党建成为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最亮点内容。

当然,我们看到,社区党建更多体现出的是经验主义的做法,这个书记和那个书记是不一样的,这个书记的做法和那个书记的做法是不一样的,这里是“四步工作法”,那里是“某某某书记工作法”,科学性、项目化、标准化、可复制性方面还一直在路上。

在党的生日这一天专门讲了这么一个话题,答案也无新意,但我觉得极为重要,所以今天还是挑了这个话题来讲。对于这些社区一线书记来讲,作为空间巨大,能力提升空间也不少的,因为,鸿沟并不因为解决了思想观念问题而必然得到解决,实践还有更多路要走。

【关于社区创行者交流群】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关注社邻家,让我们了解到有那么多通道在社创路上一起披荆斩棘,为了让大家能够互相了解、相互助力,社邻家特此创建社区创行者交流群,让我们一起成为社创路上的同行者。

图片:网络

排版:沐云

社邻家,城市更新、社区运营专业品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长关于基层市场监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信用评级,企业立商之本-中健世联-自媒体
江苏:构建物业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各方要精细对接
河南养老评估进展慢,本文教你如何做养老服务项目评估
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