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逍遥看诗经|彼黍,心流的稻田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彼黍》

[黍:黄米。谡:粟。靡靡:走路缓慢徘徊的样子。摇摇:心神摇晃。噎:梗阻,不能呼吸。]

诗好解。

稻菽成行,风吹麦浪。蔓草在傍,行于陇上。

今我漫游,踯躅蹀躞。心有所思,神有所涣。

无以名之,且名为悠。而不知者,谓我有求。

诗中反复重复的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一弹再三唱,慷慨有余哀。

能想起来的类似的句子。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屈原《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唐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真是智者不寂,江山代有,神交往还。共聆听,一曲天地间的吹万不同,大吕黄钟。

人群中,会有那么一个群体,性格有差,身份迥异,彼此生活命运也没有交集。然而会产生一种类似的共感。

这种感觉,在怒马鲜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时代,是不会真正明白的。哪怕天赋再颖悟,才华横溢,或者所谓天生“忧郁深沉”的气质。

只有黎明晨昏地熬过一些岁月,起起落落经过一些事情,眼光从自身往周边四维,上上下下的看一看。等哪一天心有一个广阔世界,而做事平常,与人淡语话桑麻,风来了紧一紧衣服,该吃饭吃饭的那个时候。才可能,真正地,仔细听一听,听出一点不带怨气和油腻的厚度。

像新焙出的好茶,摆在时空的维度里经过一些自然的变化,消一消烟火气。熬出来的茶汁,入口下喉,酸度适宜,辅舌生津。吞之一团凝聚不散,细品无迹可寻,只有微微的汗意沿脊椎上行,两腋清凉,五脏暖,眼神明。

但前提是,茶质要好,人的境界或感受,也得具备能提炼的素质才行。

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一只千年的老龟,无法跟朝生暮死的蜉蝣,解释清楚,天地之间还有季节这回事。

懂的人会懂,不懂的人,时机未到,就不用霸蛮去解释了。

急什么呢。解释清楚能证明什么呢?想做的事做就是,想去的地方去就是。一个人在别人嘴里的样子,在别人心里的样子,远没有自己跟自己能交代得过去,来得重要。

所谓想帮助别人,这个心理投射也要适可而止。你不能改造任何人,让他满足你心里的期待,那是一种控制。即使出于良好的愿望,即是没有什么私心杂念,注意,想让别人“好”,也是你心目中的那种版本。

削足适履,强迫人家穿上水晶鞋。人家的脚趾流着血裹着布,而你在欣赏“步步生莲”,欣慰自己的三寸小鞋又卖出去一双。

有尊重,有自由,再奢谈帮助。控制自以为是上帝的自以为是,才有资格谈明智。

心流理论,是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赖,在观察了艺术家,棋手,攀岩者,各种普通职业而乐在其中的普通人……经过研究之后提出来的。

心流的定义,就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换句话说,心流,就是人在海量资讯中,经过自我训练,将专注力运用在某一点上,产生的洪流感受,高原体验。

心流是一种体验心理学,这种感受我们称之为“精神负墒”。“墒”是物理上的无序。宇宙中所有的运动,如果不加干涉,都会往散乱的方向行进,杂乱无章,就是“墒”。而“负墒”,是逆流而上。

类似于儒家的“慎独”,道家的“虚室生白”,

佛家的“成住坏空”,禅修的“禅那”。

而任何一种长期专注到“忘我”的活动,都可能获得这种体验。比如,阅读,写作,绘画,烹饪,园艺,研究,远足……

体验过了,就懂。

在这个过程里,自己徘徊感悟,而他者看起来,投射出种种猜测,又有什么关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患人之不知,患己不知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离千年黍
诗经考【黍離】国风·王风
诗经·王风·黍离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纱窗恨]
茶水先生读《诗经》065:黍离——读懂黍离之悲,体味平凡幸福
【诗经】世事苍桑——《黍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