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续古文观止

原标题:续古文观止-狱中与诸甥侄书

覆灭[1],岂复可言,汝等皆当以罪人弃之[2]。然平生行已在怀,犹应可寻,至於能不[3],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

吾少懒学问,晚成人,年三十许政始有向耳[4]。自尔以来,转为心化[5],推老将至者,亦当未已也。往往有微解[6],言乃不能自尽。为性不寻注书[7],心气恶[8],小苦思便愦闷[9],口机又不调利[10],以此无谈功[11]。至於所通解处,皆自得之於胸怀耳[12]。文章转进,但才少思难,所以每於操笔,其所成篇,殆无全称者[13]。

常耻作文士。文患其事尽于形[14],情急于藻[15],义牵其旨[16],韵移其意[17]。虽时有能者,大较多不免此累[18],政可类工巧图缋[19],竟无得也。常谓情志所托[20],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21];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22]。然后抽其芬芳[23],振其金石耳[24]。此中情性旨趣,千条百品[25],屈曲有成理[26]。自谓颇识其数[27],尝为人言,多不能赏,意或异故也。

性别宫商[28],识清浊[29],斯自然也。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年少中谢庄最有其分[30],手笔差易[31],文不拘韵故也[32]。吾思乃无定方,特能济难适轻重[33],所禀之分[34],犹当未尽,但多公家之言[35],少于事外远致[36],以此为恨[37],亦由无意于文名故也。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38]。

既造《后汉》[39],转得统绪[40]。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41]。班氏最有高名[42],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43]。后赞于理近无所得[44],唯志可推耳[45]。博赡不可及之[46],整理未必愧也[47]。吾杂传论[48],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49],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史》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50]。其中合者[51],往往不减《过秦》篇[52]。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53]。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54],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含异体[55],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56],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57]。

吾於音乐,听功不及自挥[58],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59]。然至于一绝处[60],亦复何异邪[61]!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虽少许处,而旨态无极[62]。亦尝以授人,士庶者中未有一豪似者[63]。此永不传矣!

吾书虽小小有意,笔势不快。余竟不成就。每愧此名。

【注释】

[1]狂釁xìn信):疏狂放浪,不拘小节。釁,通“兴”偏激,冲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釁于勇。”杜预注:“釁,动也。”覆灭:指因参与谋立彭城王义康事泄而遭致杀身之祸。

[2]弃:谓遗弃、嫌弃。这里说范晔自认为疏狂放肆;得罪许多人,现在自己成为罪人,应受遗弃。

[3]不(fǒu缶):同“否”。

[4]政:通“正”。向,《南史·范晔传》作“尚”。

[5]心化:谓行道感人。

[6]微解:精微深刻的见解。

[7]寻:探求。注:专注。寻注书,谓行舟书海之意。

[8]心气恶:意谓脑子不灵。按,古人每每将人脑的思维活动视为心的生理功能。如云:“心之官则思。”

[9]愦闷:指头昏脑胀。愦,昏乱、糊涂。

[10]口机:口才。调利:畅达锋利。

[11]谈功:指凭借口舌言语获取功名利禄。

[12]得之於胸怀:意谓通过主客观的交互作用产生对事物的领悟。

[13]全称:完全满意。称,称道、肯定。

[14]事尽于形:谓作文记事显豁,只求外形,缺少内涵。

[15]情急于藻:谓只顾及情感的表达而忽略了文彩藻饰。

[16]义牵其旨:谓以辞害意。义,文意。旨,主旨,犹今之主题。

[17]韵移其意:谓作文因考虑音律情韵而妨碍了文意的准确表达。

[18]大较:大略,大体上。

[19]政:通“正”。工巧:技巧艺精妙的工匠。图缋(huì会):绘制彩色花纹的图像。图,用作动词。缋,同“绘”。

[20]常,通“尝”。曾经。

[21]见(xiàn现):同“现”。

[22]不流:不散失。此谓不会出现文不达意,空泛虚浮的现象。

[23]抽:引出。芬芳:此指完美的思想内容。

[24]金石:钟磬一类乐器,其发声清越优美,后因喻辞韵美妙。《晋书·孙绰传》:“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25]千条百品:谓各种各样,名目繁多。品,品目;名目。

[26]屈曲:比喻参差不一。成理:规律法度。

[27]数:技术,方法。

[28]宫商:古代五音中的二音。《周礼·春官·大师》:“皆(通“谐”)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zhǐ)羽。”

[29]清浊: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也可谓汉语音韵学中的一对范畴),它体现了汉语语音的特点。发音时声带与发音体一起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反之则称之清辅音。

[30]谢庄:宋骈文家。据《宋书·谢庄传》:“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人。仕至光禄大夫,卒年三十六。”谢庄亦能诗,所作格调清雅绝俗。最有其分:最有识别宫商、清浊的天分。请参阅钟嵘《诗品·序》。

[31]手笔:犹文章。自南北朝始有“文”、“笔”之分,即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分为有韵的“文”,与无韵的“笔”。这里“手笔”当指无韵的实用骈散文字。差易:差别。

[32]文不拘韵:谓“手笔”之文不讲究宫商、清浊之声律。

[33]特:但;只。济难:有利于难以言传之情事的表达。济,有益;方便。轻重:指文字声音上的顿挫抑扬,高低变化,即后来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所谓“宫羽相变,低昂舛节。”

[34]禀:领受:承受。此指具有。

[35]公家之言:指所谓“不拘韵”的奏疏、书表、策论等一类骈散实用文字。

[36]事外远致:指除“公家之言”以外的纯文学文字。致,意态;情趣。

[37]恨:遗憾。

[38]恒:常常。

[39]造:此指编纂。

[40]转:这里有进一步的意思。统绪:犹端绪。统,丝绪之总束。绪,丝头。

[41]可意:赞同;合意。

[42]班氏:指班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有《汉书》、《两都赋》等传世。

[43]既任情二句:这是范晔批评班固断代为书,一改《史记》通史之先例,未能“通古今之变”,审辨、阐明各个历史现象之发生、发展及其归宿。

[44]赞:文体之一,有杂赞、哀赞及史赞之分。

[45]志:记事的书或文章,此指《汉书》中的《食货志》、《地理志》、《五行志》、《天文志》等十志。推:推许;赞许。

[46]博赡:犹宏富。赡,充裕。

[47]整理:指编纂《后汉书》时对史料的处理,以及在编纂方法和体例上的创新。

[48]传论:即每篇人物传纪后的评语、议论。

[49]裁味:评判裁夺的意味。

[50]“至于”三句:请参阅《后汉书》的《西羌传论》、《南匈奴传论》等篇。其中不乏针砭时事之论。则范晔之自负自夸亦并非无据。

[51]中合:谓切中时弊。

[52]《过秦》篇:即《过秦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辞赋家贾谊的代表作之一。分上、中、下三篇。本编已选入其上篇。

[53]“欲遍作”二句:据《宋书·范晔传》:“(元嘉九年)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此时晔年方二十七岁,至被杀时,历时二十一年,然仅撰成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汉书》所有之十志并未依其例而成。

[54]杰思:杰出的思想和见解。按:《后汉书》既有论,又有赞,体例未免有重复之嫌。

[55]同含异体:谓各篇赞论内容不尽相同。

[56]纪传例:指序例。未见于今本《后汉书》。梁刘昭《后汉志序》云:“(范晔)序或未周,志遂全缺。……司马续书,总为八志,范晔序例,颇褒其美。”

[57]称情:犹言放胆、无所顾忌。

[58]听功:指对音乐的鉴赏识别。自挥:指亲手弹奏。晋嵇康《赠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据《宋书·范晔传》载:“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59]雅声:正声。雅,合乎规范。

[60]一绝处:指音乐(非雅声之乐)的最高境界。

[61]亦复何异:这里指“雅声”与范晔自创的新声实质并无区别。

[62]旨态无极:言非“雅”的新声其意蕴与表现形态均优美动人之极。

[63]士庶:读书人和平民百姓。豪似:极其相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2. 狱中与诸甥侄书[南朝·宋]范晔
司马彪(历史人物)
汉书和后汉书
后汉书
后汉书全文原文
还不知道《二十四史》写的都是些什么?我来告诉您!果断分享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