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上善与《黄帝内经太素》

隋唐间杨上善所编撰的《黄帝内经太素》为早期研究《黄帝内经》的重要专著。杨上善(公元585-670年)为隋代唐初人,宋代林亿称“隋杨上善篡而为《太素》”,李濂《医史》、徐春甫《医统》认为杨上善为隋大业中太医侍御,晚唐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在《道德经广圣义》中说杨上善曾为唐高宗太子司议郎。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研究整理《黄帝内经》的方法是将经文全部进行重新分类编次。他将《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一百六十二篇全部拆散,根据其内容,进行分类编纂、注释,首创分类编篡、注释法。杨上善将《黄帝内经》原文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输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病十九个大类,每一大类之下,又分若干小类,纲举目张,将《黄帝内经》经经义文系统化,开创了《黄帝内经》的系统分类研究。

黄以周在《儆季文钞·旧钞太素经校本叙》中评说:“《黄帝内经太素》改编经文,更归其类,取法于皇甫谧之甲乙经,而无其破碎大义之失,其文先载篇幅之长者,而以所移之短章碎文附于其后,不使原文糅杂。”

《太素》对《黄帝内经》经文的注释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注释皆以传统的训诂学经典著作如《尔雅》、《说文》、《释名》、《广雅》等作为依据。杨上善在其注文中,对中医基础理论还进行了阐扬发展,论述精辟。

如在命门研究方面,《灵枢经·根结》认为命门为目,《难经》认为“左肾右命门”,而杨上善在注释《内经》经文“五脏主藏精”时提出:“人肾有二,左为肾脏,右为命门,命门藏精,精者五脏精液,故五脏藏精”,又说:“精谓命门所藏精也,五脏之所生也,五精有所不足,不足之脏虚而病也……命门通名为肾”。《太素》是综合了《难经》关于“命门”的经义,并加以发挥,从而来注释《黄帝内经》的,并且突出了命门与藏精的关系,开后世命门学说之先河。

《新唐书》、《旧唐书》均载《黄帝内经太素》原文三十卷,元代所修《宋史》载为三卷,然自元代以后,《太素》在我国渐为散佚。但是《太素》在唐代已有抄本传入日本,至清代萧北承始于日本发现仁和寺御藏本,共二十三卷,缺第一、四、七、十六、十八、二十、二十一等七卷。萧氏遂为抄录校疏,《太素》这一研究《黄帝内经》的重要著作在我国方得以重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燕中 |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隋唐名医——杨上善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
看完这一条,孩子就不会久咳不愈,大人也通用。
PC181中医第一家 黄帝内经原文
《黄帝内经》【素问】10 五脏生成篇第十(原文及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