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癌症患者的止痛药,救命还是成瘾?

作者: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药学部 郭一鹏

止痛药用于癌痛患者,大家早已司空见惯,但是我们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早期不确诊癌症而止痛会不会掩盖病情?

癌痛未到重度疼痛,就要用吗啡,这会不会成瘾?

为了避免成瘾,会选择轻、中度的镇痛药与吗啡换着吃,这对不对?

成瘾又怎么形成的?

下面我们进入解惑时间。

一、掩盖病情

患者的疼痛原因不确定时,服用止痛药容易掩盖病情。要尽快确定疼痛发生的原因。有些种类的癌症早期会产生疼痛,由于疼痛来就诊才发现是恶性肿瘤的病患也不少见。因此,早期的疼痛症状也是诊断肿瘤一个指标。而确诊后,治疗癌痛是很有必要的,从生理的角度来看,长期吃不好、睡不着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肿瘤细胞一般在人体抵抗力较差时发展最迅速,以致不利于治疗癌症。国外有研究发现,持续性的严重疼痛会加速病人的死亡,这种死亡的速度是正常癌症进展速度的几倍或十几倍。

二、成瘾性

新的癌痛镇痛标准,强调要足量和尽早使用镇痛药物。比如中度疼痛就建议使用强镇痛类药物吗啡,并采用缓释制剂,有如下好处:第一,强镇痛药物效果非常好;第二,使用小剂量的止痛药就可以将止痛效果维持很长时间;第三,可以最大限度的减缓对止痛药耐受的速度。

三、交替使用

本身非甾类消炎镇痛药与阿片受体镇痛药的镇痛效果有限,有研究已经证实长期使用如阿司匹林、芬必得、扶他林、西乐葆等非甾体抗炎药,对心脏、消化道、肾功能的危害大,存在消化道溃疡以及心脏病的患者应该谨慎使用。而且这两类药物都存在“天花板效应”,即用药存在最大限制剂量,超过这个剂量,止痛效果不会增强,但不良反应会增加。再者如果因为换药引起的长期镇痛效果不足,也有可能降低人的疼痛阀,使得药物剂量增加,所以不建议交替使用。

四、成瘾机制

人体存在阿片类药物的对抗机制,称为MNDA受体激活机制。使用阿片类药物时,人体的MNDA受体也同时被激活,它激活的程度和快慢取决于给药方式,针剂或即时口服片会诱发该受体快速激活,使得止痛药物作用效果很快下降;而缓释制剂的止痛药物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血药浓度,MNDA受体激活的程度和快慢也会降低,治疗效果就会维持得更长一些。所以应该尽量少使用针剂或即释吗啡片这样快熟起效的药物,尽量给予足够的药物剂量达到有效的镇痛结果,可以减少或推迟耐受的出现,减少因增加剂量了导致的副作用。

“按时”用药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按时给药”可以保证血液中药物浓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从而达到疼痛的连续缓解。还能降低成瘾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确理解止痛药“无天花板效应”
癌症疼痛的三阶梯治疗
癌痛要不要忍?一篇辟谣文让你轻松对抗癌痛
癌症镇痛用药八大误区
药物克服癌痛的六大误区
口服多种止痛药仍无效?看看是否犯了这些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