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张照片带你看懂南北战争后的美国史
来源:公众号“老照片奇遇”
南北战争时期,摄像技术得到了普遍运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逐渐成为了那个今天的我们所熟悉的国家。镜头记录了美国这段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透过这些或新或旧的画面,我们将看到一个荣耀和耻辱交集、欢乐与哀伤并存、浪漫与阴谋同在的美国,一个真实的美国。
1852年,美国作家斯托夫人发表了她最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叙述了一名黑人奴隶、同时也是一名坚定的基督教徒的汤姆,在历经不同的白人奴役之后最终惨死的经历。它成为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其中关于美国奴隶制度的描写和观念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在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在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说道:“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图为该书第一版的插画,由19世纪美国艺术家哈马特·比林斯雕刻而成。
1863年11月9日,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揭幕式上发表了他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以此悼念在葛底斯堡战役中阵亡的将士。在这次演说中,林肯提出了著名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理念,成为美国政治理想的追求。这篇演说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演说之一。1863年7月的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北方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至1965年,北方联邦军最终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图为林肯在人群中准备发表演说。
美国重新统一后,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许多美国工程师率先掌握了电力技术并创造了一系列电器发明,如电话、电灯等,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率先于1882年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发电厂——纽约珍珠街发电厂,意味着电力实现了稳定、公共、大规模的制造和输送。此外,美国还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重要部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开创性地发明了通用零部件制,提高了生产效率。据统计,1880—1900年间,每年专利数量可达2万多件,是三十年前的十倍。一系列的技术发明和革新推动了生产力的飞跃,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图为1910年,位于芝加哥的Commonwealth爱迪生发电厂。
1906年4月18日清晨,美国旧金山发生里氏8.3级的大地震。震源靠近市区,导致旧金山发生大火,燃烧持续了3天之久,烧毁了520个街区的近3万栋楼房,死亡人数保守估计在3000人以上。这是美国在20世纪遭受的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排华势力乘机鼓动宣称是天意要将华埠烧光,并组织委员会将华埠迁出市中心。许多白人救济营业拒绝华人灾民接受救济,更有甚者在华埠公然劫杀华人。在大地震后数十年,旧金山华埠仍然是贫穷和边缘的社区。图为大地震后建筑物失火的情形。
1903年,亨利·福特成立福特汽车公司。当时美国的汽车工业规模较小,生产效率偏低,且不受到政府重视。福特以屠宰场为灵感,发明了流水线这一新的生产组织方式。1908年,福特汽车完成了汽车流水生产装配线的建设,并立即投产著名的福特T型车。流水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把原来装配一辆车需要的750分钟缩短到93分钟,使美国的汽车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汽车价格很快降低,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而流水线生产方式扩展到其他工业部门,成为20世纪工业社会的经典象征。图为1913年,福特公司的汽车生产线。
一战爆发后,美国并未立即宣布参战,而是以中立国身份向两大军事集团贩卖军火以发战争财。1917年4月,美国正式加入协约国,宣布参战。通过一战,美国获得了惊人的经济利益,加速了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渗透。图为美国一战海报,上面写着,“醒醒吧,美利坚!文明需要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一战期间,美国妇女大量进入工厂劳动,社会地位得到初步提高。
帝国大厦坐落在纽约曼哈顿,开工于1929年,落成于1931年,甫一落成即是世界第一高楼,且将这一记录保持了40年之久。在开工时美国尚处于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时期,落成后却已陷入了大萧条之中。帝国大厦成为对美国20年代经济泡沫的讽刺。图为帝国大厦建造过程中,工人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地在高处施工。
大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20年代自由主义经济对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工人工资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导致中下阶层对产品缺乏购买力。产品滞销导致资金无法回笼,引发金融信贷体系的崩溃和工人失业狂潮。1933年罗斯福上台之后实行新政,大规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国家干预,推行以工代赈,将美国逐渐从大萧条中摆脱出来。图为大萧条时期的街头,一个小男孩举着“为什么不能给我爸爸一份工作”的牌子。
真正使得美国走出大萧条的是二战,战时军需吸纳了过剩的生产力和大量的失业人口。尽管1939年纳粹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但美国由于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传统,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才正式对轴心国宣战。对此,舆论有两种不同看法,其中一种认为珍珠港事件乃是罗斯福政府的阴谋,即在得知日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之后故意不设防,从而造成灾难性袭击的效果,为美国参战提供正当的理由。图为珍珠港事件中,美军Shaw号驱逐舰弹药库发生爆炸。
美国参战后,为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实现对德军的双线夹击,盟军在1943年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决定在1944年5月(后推迟至6月)实施登陆战“霸王计划”,由艾森豪威尔任盟军最高司令。1944年6月6日,艾森豪威尔在这个被他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的日子里发起了诺曼底登陆。由于德军调度失误,在登陆首日盟军没有遭到强有力的抵抗。登陆战共持续了一个多月,盟军开辟了正面宽150公里、纵深15—35公里的登陆场,使二战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45年2月19日开始的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上最为激烈的战役之一。1945年初,美军已经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并对日军开展了大规模反攻。为实现对日本本土的有效战略轰炸,美军必须攻占处于日本本土东南、被视作最后一道防线的硫磺岛。日军在岛上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在严防死守下,美军的登陆和推进变得极其困难,甚至一天只能推进4米,伤亡极其惨重。战役持续了一个多月,双方伤亡人数均达到两万多人。美军依靠制空等优势最终攻占了硫磺岛,为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决定性基础。图为2月27日,美军士兵在攻占硫磺岛一处高地后竖起一面美国国旗,这张照片广为流传,成为美军获得太平洋战争胜利的象征。摄影:Joe Rosenthal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军先后向日本广岛和日本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这也是人类迄今唯一一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两次核爆炸共造成约16万人直接死亡,而因核辐射而造成病变并最终导致死亡的人数以数十万计。两枚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图为广岛爆炸一个月后,一名男子站在建筑物的废墟前。它曾是展览中心和政府办公室的所在地。摄影:Stanley Troutman
二战的胜利不仅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大萧条,而且使美国真正夺得了西方世界的领导权。它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罗斯福时期开始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二战后成为常态,黑人、女性等传统弱势群体在战时地位的上升为战后的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学者移民美国,以及战争催生的婴儿潮改变了人口结构。图为1945年8月15日,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庆祝二战胜利的人群中,一位水兵抱过身旁一位素昧平生的护士,深情地拥吻在一起,被称作“胜利之吻”。摄影:Alfred Eisentaedt
二战的结束并未给世界带来太久的和平。随着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美苏两极格局迅速形成并产生对抗,“冷战”时代随即到来。朝鲜战争是“冷战”格局下美国直接参与的第一场热战争。朝鲜战争的起因是在日本投降前夕,美苏就原日本殖民地朝鲜达成占领协议,双方以三八线为界分别占领南北方,由此导致朝鲜的分裂。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不宣而战,突然越过三八线攻打韩国,至8月初已占领了韩国90%的土地。美军随即参战,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实施“仁川登陆”,朝鲜战局急转直下。图为1950年10月,“联合国军”伞兵空降。
美国介入朝鲜战场对新中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参加朝鲜战争。至12月底,中朝联军收复平壤,将战线推回到三八线附近。此后半年,双方互有激烈的攻守,但都没能彻底改变局势。1951年7月10日,双方在开城进行第一次停战谈判,这次谈判以破裂告终。此后两年时间,双方在三八线附近打打停停,僵持不下。19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停战协议。在朝战的影响下,美国国内兴起了以反共、反民主为特征的“麦卡锡主义”,它是冷战格局下美国向右转的重要表现。图为1952年10月8日,在板门店谈判的“联合国军”车队最后一辆吉普车离开。
二战促使美国黑人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世界范围内亚非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也推动了美国国内的黑人民权运动。1955年12月,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在乘坐公交时,因白人座位已满,被司机要求为一位白人让出其所坐的黑人座位,被罗莎拒绝。罗莎因此被警方逮捕,随即引发了蒙哥马利市黑人长达一年的抵制公共汽车运动。美国最高法院最终判决公共汽车种族隔离制度违宪。这一事件被视作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开始的标志,而罗莎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现代民权运动之母”。图为罗莎在监狱中。
这是美国现代历史中最为著名的一张照片之一。马丁·路德·金在蒙哥马利市抵制公共汽车运动中担任领导人,此后他长期在美国南部领导民权运动。1963年8月28日,群众示威行动在“华盛顿工作与自由游行”的运动过程中达到高潮,此次示威运动中有超过二十五万的抗议者聚集在华盛顿特区。在林肯纪念馆的台阶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成为民权运动的象征和高峰。1968年4月4日,金在孟菲斯被种族主义分子暗杀。他死后,黑人民权运动暂时陷入低潮。
1960年代以来,美国与古巴的关系日趋恶化,并对古巴进行经济制裁。苏联出于与美国争夺霸权的考虑,大规模援助古巴,并试图将核导弹运进古巴,从而改变苏联被动的战略地位。苏联一开始是在秘密环境中进行导弹运送行动,但1962年10月15日,美国侦察机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基地,并认出了在发射装置上安装的是核导弹。美国总统肯尼迪随即宣布对古巴实行海上武装封锁,赫鲁晓夫则下令加快向古巴运送导弹和轰炸机的速度。在10月15日至10月27日,加勒比海局势空前紧张,核战争一触即发。这场危机最终以赫鲁晓夫的妥协告终,人类也因此避免了二战后最大的核劫难。图为美军拍摄的古巴导弹基地照片。
越南战争是冷战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战争。1961年,越南战场是当时冷战中唯一的热战,得到苏联和中国支持的越共已控制了南越的大部分农村。为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抗衡,1961年5月,肯尼迪决定派遣一支美国国防特种部队进入南越。随着战局不断扩大,美国不断向越南派遣军队,在越战泥潭中越陷越深。据统计,美国共有65万人参加越战,其中伤亡人数达到了39万。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军攻克西贡,美军在越南战场上的长达14年的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图为1966年1月1日,两名在妈妈怀抱中的南越小孩凝视着一名美军。摄影:Horst Faas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为争取明年大选中的支持,来到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巡游。当日12:30左右,在车队驶过达拉斯的迪利广场时,枪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潜伏在人群中向肯尼迪开枪,子弹击中肯尼迪头部,他的头骨被击碎,鲜血喷溅。当日下午,肯尼迪被正式宣布死于枪伤,副总统林登·约翰逊随即在空军一号上宣誓继任总统。凶手于当天下午被逮捕,却在三天之后在押送过程中被一名叫做杰克·鲁比的酒店老板开枪射杀。图为肯尼迪遇刺后,其夫人杰奎琳惊慌失措地试图爬上汽车后盖去接住一块被炸飞的头骨,而特工克林特·希尔立即向她跑来将其推回车内并试图挡子弹。
越战的持续激发了美国国内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反战运动。学生最初以静坐、罢课等方式向官方示威,抵制政府征召青年学生入伍,呼吁政府从越南撤军。随着战局的扩大和国内外激进思潮的影响,从1968年开始,学生反战运动演变为大规模的暴力行动,1969年平均每天要发生两起暴力事件,参加示威的学生一度达到了在校人数的60%。进入70年代之后,随着运动内部的分裂和越战的降温,学生反战运动进入低谷。学生反战运动与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与六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左翼思潮占据主导地位有着密切关系,更与文化大革命和法国六八革命直接相关。图为1967年10月21日,反战游行队伍在进军五角大楼时遭到宪兵队持枪阻拦,一名青年男子将康乃馨放入宪兵步枪的枪管中。这张被命名为“Flower Power”的照片被视作反越战时期的经典象征。摄影:Bernie Boston
学生反战运动是六七十年代反主流文化在政治上的表现之一。这股反主流文化思潮从二战结束后就开始兴起,在五十年代因当时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而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到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进一步演变为更为激进的“嬉皮士”运动。“嬉皮士”以战后长大的青年人为主,他们经历了美国战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期,面对一个物质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却落后保守的社会,他们通过奇装异服、摇滚乐甚至毒品来表达自己的叛逆态度。摇滚歌手鲍勃·迪伦成为六十年代青年的偶像,他的歌曲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图为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尽情挥洒青春的女孩们。她们的装扮是当时“嬉皮士”们的流行装扮。
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推动了人类宇航事业的发展。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肯尼迪不久便宣布实施“阿波罗计划”。1969年7月,“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点火升空,执行载人登月任务。21日,在飞船登月舱着陆六个半小时之后,尼尔·阿姆斯特朗扶着登月舱的舷梯踏上了月球,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他说:“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7月24日,三名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整个“阿波罗计划”,美国共6次将12人送上了月球,为人类宇航事业和宇宙科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图为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画面。
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也遭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在发达的大城市更是如此。1943年,工业和人口集聚的西海岸大都市洛杉矶发生了光化学烟雾事件,城市上空弥漫着浅蓝色的烟雾,使得城市空气变得浑浊不堪。人接触到这些烟雾产生咽痛、头昏,甚至引发呼吸衰竭,同时还对植被和作物造成严重损害。它的成因是大量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在阳光下反应形成二次污染物。洛杉矶于1952年和1955年又接连发生两次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数百人死亡。这一事件是美国环境管理的转折点,并催生了相关环境立法。图为1954年,洛杉矶一处聚会的人们头戴装有滤毒罐的防毒口罩。
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1972年6月17日,为获取当年总统大选中民主党内部的情报,共和党5名特工潜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企图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文件,当场被捕。事件被曝光后,尼克松立即进行危机公关,从而获得连任。然而大量匿名信被送到最高法院,国会成立委员会调查此事。尼克松试图滥用行政权力来违抗司法权,引发了严重的宪政危机,招致大规模的舆论谴责和示威。遭到弹劾的尼克松被迫于1974年8月8日晚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图为尼克松在电视上发表辞职演说。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1993年上任的克林顿总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推进“新市场化”、扶植高新技术产业,推行税务改革、调整政府机构,加大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投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使得美国走出里根时代的高赤字局面,步入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新经济时代”,并奠定了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下的高科技大国的地位。这一时期的美国还大规模介入国际事务,如推进北约东扩、介入科索沃战争等。美国在20世纪末的霸主地位直到2001年的“9·11”事件中才受到挑战。图为1995年10月23日,克林顿(左)与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在纽约海德公园交谈。
2001年9月11日上午,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北楼和南楼,两座大楼在被撞后相继燃烧倒塌,其周边建筑也遭到严重损毁。另有一架被劫持的客机于9时许撞击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损坏并坍塌。此外,尚有一架被劫客机在机上乘客的激烈反抗下坠毁于宾夕法尼亚州,而这架客机原本要撞向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图为9时03分,第二架被劫客机撞击世贸中心南楼瞬间引发爆炸。
事件发生后,纽约消防局立即作出反应,集中力量组织营救和撤离,紧急医疗服务组织也划定区域,集结救护车,对伤员进行紧急治疗并送往医院。据统计,“9·11”事件共造成近3000人遇难,另有300余名消防、医护、警察人员遇难。事件发生后,全美各地军队立即进入最高戒备状态,美国政府随后认定基地组织首脑本·拉登为此次恐怖袭击事件的头号嫌犯。在这场事件的影响下,美国政坛空前团结,激发了美国民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达成了将反恐作为国家安全的首要目标的共识。作为回应,2001年10月,布什宣布对阿富汗发动军事进攻,反恐战争随即爆发。图为倒塌后的现场。
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行军事打击。萨达姆政权在这场战争中被推翻,其本人于2003年12月被美军抓获并在2006年12月30日被伊拉克当局处以绞刑。伊拉克战争前后共持续7年多,美军直到2011年12月才全部撤出伊拉克。伊拉克战争一方面推翻了萨达姆独裁政权,但另一方面又使伊拉克陷入新的混乱当中。这场战争被视为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图为2003年3月20日,美军对巴格达实施空袭,造成伊拉克计划部大楼起火,浓烟滚滚。
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美国金融中心华尔街。示威者的诉求是反对权钱交易、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随后扩展到华盛顿等美国其他大城市,演变为席卷全美的群众性社会运动,甚至世界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运动。11月15日,“占领华尔街”运动大本营被纽约警方强制清场,示威活动进入低潮。此后时常有以“占领华尔街”为名义的有组织的抗议和罢工活动发生。这场运动的直接诱因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萎靡不振,以及“阿拉伯之春”等民主革命活动。它反映了美国在21世纪资本主义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图为11月17日,纽约警方在逮捕示威者时,一名警察的鞋踩在一名抗议者掉落的帽子上。
在美国吓死8千男人的美女图!(胆小勿入)这是一个女孩在美国超市里面的照片,照片被传出来后,被说成美国最恐怖的一张照片,听说只有看懂的人才会害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1张让你穿越时空与过去相遇的奇妙历史照片
旅游 | 谁说亚特兰大很“年轻”?这就带您来一次亚特兰大历史之行
美国百年历史珍贵掠影(组图)
难得一见!美国南北战争老照片[图]
历史,一个无名的孽障
牟林:从根上解构美国——南北战争后黑人并未真正获得解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