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天后开展 | 关于黑胎龙泉和南宋官窑

 

大肉庄2023开年大展

“围炉煮茶——历代茶道具及周边特展”

将于3月1日开展

近50件高质量藏品

瓷器、漆器、玉器、锡器……

还原一场旧时光里的旖旎茶事

接下来的六天,我们将推出系列文章

选取与茶宴相关的代表性瓷器品类

呈现一场艺术盛宴

龙泉窑黑胎官式箸瓶

【围炉煮茶】展品

南宋龙泉窑产品中,有一类黑胎龙泉,一直有“龙泉仿官”的说法。

这类龙泉窑产品和南宋官窑产品非常相似,从器型上看,两者都有差不多的器物;从胎料上看,都采用添加了紫金土的“二元配方”,胎体呈现灰黑色;从釉面上看,都采用多次上釉的手法,形成厚釉工艺。

比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件南宋青釉长颈瓶,大都会在标注的时候,把瓶子写成“南宋官窑”。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学者和藏家在看过以后,却都觉得那其实应该是黑胎龙泉。

就是下面这一只

👇👇👇

南宋 官窑青瓷直颈瓶 |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所以问题来了:

为什么黑胎龙泉和南宋官窑这么像?

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哪怕是在考古发现和各种研究不断更新的现在,它们依旧属于前沿探究,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

但是,如果我们从历史角度分析,还是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龙泉窑黑胎官式箸瓶

【围炉煮茶】展品

是妥妥的龙泉窑,不用怀疑

两宋之交,政局动荡,宋高宗带领朝廷南下的过程可谓惊心动魄、九转回肠。

我们以建炎三年(1129)这一年举例。

这一年的上半年,由于金兵长途奔袭,高宗从扬州狼狈渡江,经镇江转战杭州。还没等胸口的那口气喘结实,朝廷内部自己人乱了,苗刘兵变,高宗被迫退位。不过这次兵变很快被镇压,高宗复辟了。

这一年的下半年,金兵再次南侵,这一次,他们渡过了长江天险。

宋高宗选择再次率领臣工南下。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然后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到定海(今浙江舟山),在海上漂泊数月,最后才在温州重新登陆。

第二年的夏天,宋高宗重新回到宁绍平原一带,在绍兴、杭州这一带来回腾挪,甚至一度想要定都绍兴。直到绍兴八年(1138),高宗终于下定决心,结束了“旅行”,定行都于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从1127年北宋覆灭、南宋创建,到1138年南宋朝廷终于能安稳下来,中间历经11个春夏秋冬。

宋室南渡路线图

但你以为皇帝南渡的时候就只顾着逃命了吗?不!就算一路奔波,那些祭祀啊,礼仪啊,年节啊,皇室照样一个都没落下。

然而大量北宋朝廷的郊祭用器和陈设用器要么根本没有随身带走,要么在南渡途中不断遗失。没有足够有分量的金银铜器怎么办?

解决办法很简单:现烧陶瓷器代替。

1

《宋会要辑稿》记载,绍兴元年(1131)和绍兴四年(1134),朝廷曾命越州和余姚烧造明堂祭器。这里承担烧造任务的窑口是越窑。

没错,就是你知道的那个越窑。直到南宋初年,越窑依旧坚挺,虽然窑火不盛,但依旧能被皇室惦记。今天,在绍兴、杭州一带出土的“御厨”、“贵妃”等字款的越窑青瓷盘也证实了这一点。

绍兴年间 “御厨”、“贵妃”款越窑青瓷 | 余姚出土

其中“贵妃”款残器可见胎体为黑胎

从已发现的这些瓷片标本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一部分瓷器属于典型的黑胎青瓷。我们把越窑的这种黑胎青瓷称之为“低岭头类型”。

慈溪低岭头窑址标本 南宋

2

那么同一时间段的龙泉窑有没有生产黑胎青瓷呢?答案是,有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出现黑胎龙泉产品的窑址并不多,集中在龙泉大窑、溪口及其附近地区,其中以溪口瓦窑垟遗址的标本最多。

瓦窑垟中的黑胎青瓷,器型包括盘、碗、盏等日用器,也包括尊、炉、觚等仿古器。其中一些质量非常高,有着典型的“紫口铁足”特征。并且从地层分布来看,时间跨度从南宋早期一直延续到元代初年。

龙泉大窑出土的黑胎青瓷标本

瓦窑垟窑址出土的黑胎青瓷盘标本

郑岳明先生曾对龙泉瓦窑垟遗址中出土的黑胎青瓷进行过热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年代在1111-1160年之间,也就是两宋之交。

这个时期,龙泉窑已经有能力烧造质量很高的青瓷器了。而龙泉窑本身就有被朝廷“制样须索”的经历,也就是按照朝廷颁布的标准样子生产瓷器,向朝廷申请(索要)制样。

这种“制样须索”一直就有先例,属于传统操作。南宋初年庄绰《鸡肋编》记载,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

龙泉窑黑胎官式箸瓶

【围炉煮茶】展品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假设,当时朝廷对龙泉窑的“制样须索”,也包括黑胎龙泉?部分黑胎龙泉就是拿着这种“官样”生产出来的?

3

至于南宋官窑,在老虎洞窑和郊坛下窑被发现以后,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绍兴年间,建官窑。年代同样可以上推到南宋早期。

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提到:“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

这里提到了两点:一是南宋修内司官窑产品的特征,二是龙泉窑中存在和官窑非常像的“黑土”瓷器。

老虎洞窑址出土的瓷片断面

左:南宋 官窑花口瓶 |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右:南宋 龙泉窑青瓷黑胎莱形瓶 | 浙江省博物馆藏

综合来看,在南宋早期的这个时间段,起码有三个窑口曾经烧造过黑胎青瓷产品: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

在南宋朝廷初初建立的时候,越窑和龙泉窑显然更早接收到了官方“订单”,那时候正值兵荒马乱,宋高宗还在颠沛的路上,整个南宋王朝还不知道未来到底能不能活下去。

等到高宗终于定下了行都所在地,南宋官窑才真正筹办。南宋官窑的建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能够在皇宫附近就近生产符合要求的宫廷用瓷,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因为哪怕同在浙江地界内,龙泉窑、越窑离皇宫的距离,还是太远了。

而从南宋皇宫城墙考古发掘来看,老虎洞窑址距离皇城城墙最近的距离,不到一百米,几乎就在家门口了。

龙泉窑黑胎官式箸瓶

【围炉煮茶】展品

至于后期龙泉窑依旧烧造了一批黑胎青瓷,并和南宋官窑非常相似,那就属于另外一个课题了。起码在南宋早期,越窑和龙泉窑的黑胎青瓷,要比南宋官窑出现得更早。

器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的高度相似性并不一定反映出单纯的模仿关系,其本质体现的是一种先进技术之间的相互转移。

那么在你看来,黑胎龙泉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黑胎青釉瓷器究竟是官窑还是龙泉呢?

参考资料:

郑建明:《21世纪以来黑胎青瓷窑址考古新进展》

王芳:《南宋时期龙泉窑与官窑比较研究》

郭怡、 周少华:《从宋朝官窑制度的发展浅析龙泉窑质》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龙泉溪口窑问题
龙泉溪口窑刍议
陆明华 再议哥窑与龙泉哥窑瓷器
学者专家论瓷:开片粼粼说哥窑(上)
龙泉窑与南宋官窑(非遺講座)
哥窑之谜可能被解开,龙泉黑胎青瓷是北宋哥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