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法训练实用秘笈
本帖最后由 zhuyw68 于 2015-9-22 07:01 AM 编辑

  一、手法训练实用秘笈

  前些年,我专业练了一年多拉上下旋乒乓球,感悟频多频深,蹬地、转胯、拧腰、快收小臂,重心转移,无论是多球训练还是实战训练,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上台率极高,拉过去的球也有相当程度的旋转和质量,但是唯一令我和教练不满意的是,拉过去的球还欠缺一些爆和冲,主要原因就是不会用手腕。

  拉球用手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怎么用,什么时间用,拉上旋球和拉下旋球分别如何用,用力的大小等等,都需要在练习中用脑好好体会,好好揣摩,反复试验。

  


  现在拉过去的球既冲、爆又稳,用三分的劲相当于原来用五到七分的力量,用五分的力量相当于原来用八分以上的力量,用七、八分的力量,一般的业余高手已经很难接住,感觉相当舒服。

  用手腕正手拉球我的体会的、是,眼睛盯住来球,身体绝对放松,在正常引拍的同时,手腕自然下沉,切忌切忌握拍过紧,当球弹到高点期或者下降初期,找准击球点,在蹬地、转胯、拧腰、快收小臂的同时,手腕自然向上向前内收。拉下旋手腕用力方向是向上再向前,拉上旋手腕用力方向主要是向前。

  用手腕反手拉球我的体会是,眼睛盯住来球,身体绝对放松,在正常引拍的同时,手腕自然内收,切忌切忌握拍过紧,当球弹到高点期或者下降初期,找准击球点,在蹬地、转胯、拧腰、展腹、以肘为支点小臂快速向前向上挥击的同时,手腕自然向上向前外展。拉下旋手腕用力方向是向上再向前,拉上旋手腕用力方向主要是向前。

  用手腕拉球,手腕灵活转动发力,手指固定住球拍并发力说到底就是手法。

  要想打好乒乓球,打乒乓球时的手法、身法和步法必须同时掌握,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缺一不可。对初学者来说手法尤其重要,乒乒球所有技术里面都要用到手法,手法不好,身法步法再好也没有用,手法好身法好步法也好才会成为高手。

  


  手法包括握拍手法、发球手法和接发球手法,手法好的表现为板形倾斜合理,板形迎球的角度合理,球拍撞击球、磨擦球的部位合理,所以手法好的人发球比较转、落点比较刁,对方极难适应。接发球好的一般不会轻易下网,一般不会轻易出台,失误极少。手法好的代表人物是张贻宁,她打球的特点有人总结为“总比对手多一板子”,就是这个多一板子,让她成就了大满贯,成为一个时期世界乒乓球运动的领军人物。

  握拍的手法因人而宜,最重要的是板形角度、球拍倾斜度易于调整、灵活,手指易于发力,球拍易于固定、稳定,当前横板握拍大拇指下压,直板握拍正手攻拉、横打横拉时大拇指压紧、食指放松,中指、无名指顶紧球拍的反面,推挡和反手攻时食指扣紧球拍、大拇指放松等等手法值得推广应用。直板刘国梁的反面中指顶,王皓的中指无名指顶,许昕的中指无名指小指顶拍的手法是他们的创造,直板还会不会出现新的握拍法,特值得研究再研究,期待着一种新的握拍手法出现,让直拍握拍更灵活、更稳定、更易于发力。

  


  发球手法更是多种多样,发出不同旋转、不同落点、不同弧线、不同速度的高质量球都需要精妙的手法来配合,但是发球绝不要拘泥于形式、拘泥于条条框框,拘泥于模仿,要探求适合自己身体、适合自己打法的发球。难以想像的高质量的发球是想出来的,是灵感的产物,也是手法练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接发球手法如果从球的旋转上分,主要包括处理平击球的手法、处理上旋球的手法、处理下旋球的手法、处理侧旋球的手法和处理侧上侧下球等手法。

  如果从球的落台弹起阶段分,接发球手法包括处理上升初期球、上升中期球、上升后期和下降初期、下降中期、下降后期球的手法。

  接发球处理不同旋转球和不同上升期、下降期的球都要有不同的手法,要用不同的手法,即使是同一种旋转的球旋转强弱不同手法也不同,接发球的力量不同手法同样不同,向前用力、向上用力、向下用力和向侧方向用力不同,手法同样不同,要达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用手法处理好每一种来球绝不是一件容易简单的事情。

  手法是练出来的,是悟出来的,是一种感觉,是条件反射,是肌肉记忆,练习好手法还需要掌握击打球、摩擦球的一些规律。

  


  手法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如果对处理每一种旋转球的应对手法,如果对处理每一个上升期和下降期的球应对手法进行一一细述,太过繁琐,也不必要,相信球友都会举一反三,都会触类旁通。这里只举一例,那就是击打下旋球高点期的手法训练。

  如果你有发球机,把发球机调到中档下旋球正对球台的中间并出台,出球的速度放到最慢的一档,以反手正对来球回击高点期的球做试验,刚一开始如果轻发力无论怎样调整板形可能把球都打不过网,把球击过网,需要稍加点力,需要板形后仰。你加大一些力量,如果还是原来的板形,可能就要出台,再加大一点力量,球出台的会越来越多,你把板形在原来的基础上后仰的少一点,球又回到了台上;同样的试验,如果板形在击打球的时候不是正对来球,也就是球拍与球台底边线有一个夹角,你回击过去的球会落向球台的一边,同样发力越大,回过去的球会拐斜的越厉害,这就是手法。

  


  换句话说,处理下旋球的手法是,发力越小,拍形越要后仰,发力越大,拍形越立,如果是发死力,拍形甚至要变为前倾;如果要让回球变换方向,回到对方的正手位或者反手位,需要球拍侧对来球,同样发力越大,球拍侧对来球的角度要小。

  在初始体会到一些手法之后,对不同旋转落点快慢的球进行不同发力、不同角度的发力撞击和磨擦训练,体会向上发力手法是怎样的,向前发力手法是怎样的,体会向下发力手法是怎样的,体会发力大小与拍形倾斜度和角度的关系。 比如,对方发过来的球如果往你身体的左侧拐,接球的时候你的球拍要往左倾斜;对方发过来的球如果往你身体的右侧拐,接球的时候你的球拍要往右倾斜,长此以往训练,遇到这类球时,你的手法就会形成肌肉记忆,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就会自然而然地正确处理这类球。当然,当你体会到发力攻可以克制任何旋转的球时,你的手法训练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实用技巧:把球拍当成你的手!在多球训练的同时,多与不同类型打法的球友交流。

  


分享到新浪微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乒乓球发球技术
怎么提高乒乓球接发球技术?
花了13年,研究马琳的转不转发球绝技,我发现了这4个关键!
乒乓球正手高抛发球要领 教你如何震慑对手
让对手吃一整局的三种发球,学会了你就是全场最耀眼的仔!国球汇
读一文就让你彻底搞清楚乒乓球的旋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