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者自白 | 孙科:“对话者”的“交锋”:访与谈的双向互动
编者的话

“作者自白”新年特色栏目今日推出第五期。


《体育与科学》改版之后,重点推出“学术对话录”栏目,问世之初,便获得极大反响,更是被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评为“十佳品牌栏目”。目前,该栏目已经刊登了近50篇文章。


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被称为学术对话录文体的上品之作?我们认为,作为文本完成者,著述人应有效体现其在场的身份价值,生成“学术对话录”这一文本的意义。对话的模式不是简单的“问答录”,而应该是“提问—回答—追问—修正错误观点”等反复交替的动态辩论过程。作为文本的主要生成者,著述人应充分展现“意义生成”的轨迹,强调生长式的叙述,有第一句,就有第二句、第三句,无中生有,环环相扣,思想也必然会脱离理论的羁绊,随着文字的交锋自然外显。


 


孙 科

幼儿体育:认知·成长·生命——中外学者访谈录


原文载于《体育与科学》2017/01

2013年4月份,我正在等待博士论文盲审结果。程志理主编约我给王登峰做个对话。我没有亲历过这种对话,上大学读中文专业的时候,仅仅读过李泽厚的系列访谈。在我当时的认知里,对话就是访谈,访谈就是采访,采访就是一问一答,只要体现出对话者的意图即可。于是,我就围绕“认同”与“差异”这种比较的方式展开了访谈,即作为非体育人的“王登峰”如何认知“体育”以及体育工作的。


我之所以采用这种提问方式,缘于北京体育大学六年求学的观察。在传统的体育院校,“体育人”与“非体育人”之间存在“差异性”的张力。这种张力还反映在“学科”与“术科”的地位之争上。我把王登峰归为“非体育人”,从他的专业背景、生活经历以及对体育的认知出发,总结出王登峰的个体体育发展观,再结合教育部体卫艺司的学校体育工作,得出学校体育发展的图景。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访谈方式。以《幼儿体育:认知·成长·生命——中外学者访谈录为例,怎么让不同学科、不同国别的学者在同一个话语体系下讨论幼儿体育呢?我就沿用了“认同”与“差异”这种带有开放性、比较性的访谈方式,抓住幼儿体育的概念、理念、课程、测评,通过美国、中国台湾、大陆三地对幼儿体育的认知差异,形成一场比较高的学术讨论,很好地落实了程志理主编提出的“生长性”或“成长性”的创新性观点。

 

后面,我逐渐认识到这种问答式的访谈是有局限性的,依然在新闻访谈里打转转。“亲历者”、“研究者”的话语主体性要体现,访谈者的主体参与性更要体现,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对话者在情境中不断地提问、追问,进而生成有意义的文本。《2022北京冬奥会:改革·转型·引领——易剑东、张斌对话录》、《智慧·技术·精神——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夺冠对话录》都更多地体现了采访者的主体参与性。

 

做了这么多对话录,我就结合《智慧·技术·精神——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夺冠对话录》,跟大家分享几个切身体会。


第一,访谈者对所谈话题要有体认,这样才会有很好的问题切入能力。我对排球的技战术发展较为了解,非常熟悉排球项目,又观看了里约奥运会全部的女排比赛。


第二,要有强有力的学术观点作为支撑,需要采访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鲜明的学术观点,否则很难形成良好的话语互动。我打排球也带排球队,经常写一些排球的评论,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对“临场智慧”理解较深。


第三,要有本领域顶尖级的专家参与,双方、多方的观点要形成碰撞。这样形成的思想或观点,就会更有冲击力。钟秉枢、孙平、洪钢都是排球界的一流专家,有较高的理论、实践与评论能力。


第四,著述人要具备高水平的引导、记录能力,尤其是文本的最终体现,体现出写作者高度的提炼、总结能力。


第五,访谈过程要具备“现场感”。访谈双方能够形成活跃的互动氛围,语言可以不像论文那么正式,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很多人认为,学术对话录没有什么含金量,只需整理被访者的话语就可以了,缺乏学术水平。其实不然。高水平的学术对话录,要有高水平的专家、著述人,还要有高明的思想观点作为支撑,离开这些要素,就会导致学术对话录内容的苍白。

 

学术对话,强调在情境中生成观点和思想,势必在材料的运用中出现模糊性、错误性的问题,那就需要跟讨论者再一一落实,或是修补,或是增添。


如何处理访谈材料也是有技巧的。在处理会议综述时,我的经验是将观点隐藏于材料中,让读者在文本阅读中体味专家观点。这样文本的冲突性就会减弱,学理性会增强。如针对全运会群众比赛的问题,有两位专家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我就采用这种方式处理了二者的对立观点。学术对话录与会议综述是有所区别的,很多观点是在对话中形成的,需要对话者不停地辩驳。无论怎么加工、整理,观点都会很直白地显现出来。


学术对话录是学者“生命意义”的诉说,能够激活且赋予学术全新的生命活力,在访谈、讨论的氛围中就完成了思想、观点的传递,为学人提供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李泽厚笑谈自己的对话是“想到便说”“说东忽西”“胡拉乱扯”,陈明却认为李泽厚的对话能“长久地影响后来的思考者”,属于“智慧的初创形态”。

 

可以说,学术对话录是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思想启发思想,用思维开拓思维,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学术思想传播。在我看来,无论是学术专访,还是学术对话录,以及“作者自白”,这些都是口述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学术界推广和关注的。


点击查看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者自白 | 熊欢:我是如何做体育口述史分析的
《素灵微蕴》 著述经过
苏东坡海南谪居的"放浪"生活(3)
改变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四种现象
沟通还是沟通
今日头条~《理想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