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他人的陪伴下独处|关注,但不打扰

前段时间收到一个大学生写来的邮件,他吐槽自己的母亲,说暑假在家实在难受。老妈一会跑到他房间里送个绿豆汤,一会又送一盘水果,过一会又问他,有没有脏衣服要洗,再一会又说他上网时间太久,对眼睛不好,要起来走动走动。他想好好看篇长一点的文章,都无数次被母亲打断。如果晚上看美剧到十二点,他妈又会念叨,你早一点睡,晚睡对身体多么多么不好……

跟同学出去打球也是如此,一会电话来说天气热,要多喝水,一会又来一个电话,问回不回去吃饭,说不回去了,没多久又一通电话来,问要不要留晚饭。

他说,我感觉我妈太关注我了,让我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我心里真的很想朝她大吼一声:你给老子滚,让老子静一静。

他的吐槽让我想到一个朋友说起他和前女友相处的细节。

每到周末休息时,女友会把活动安排的很满,出门逛街、吃饭、看电影、和朋友见面……好不容易回到家,本想可以安静地呆一会,可女友一会让他给自己倒杯水,一会让他洗个水果吃,一会让他去刷牙睡觉,一会又说电脑出了问题,让他帮忙捣腾一下,或者拉着他要一起看朋友圈里的照片、文章,他如果拒绝,对方就会很生气。

后来,男生提出分手,他说分手的原因是:和这位女孩在一起时,总觉得没有自己的任何时间和空间,她要求太多,相处太累了。

其实,这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和这样的女性相处时,他的内在有一种被打严重打扰的感觉,他没法在这个女友的陪伴下独处。

从心理学上讲,人类需要独处。独处,是进行内在的整合,让一个人成为一个更稳定、统一、完整的人。我们的成长,每一天都是累积新经验的过程。这些新经验输入后要消化吸收、整理归类,存放在我们内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方便我们日后能够顺利调取、输出。

独处的过程就是这一整合的过程,是一个人成为坚实独立自我的成长过程,也是让一个人拥有与众不同的内在世界的过程。

著名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独处的能力是建立在“某人陪伴下独处”的经验之上的,没有充足的类似经验,独处的能力就培养不出来。

他提出一个有趣的说法:唯有独处(即在某人的陪伴下)的时候,婴儿才能发现他的个人生活。

他认为独处的能力由“安全型依恋”决定,这“取决于儿童是否能够在母亲的陪伴下安静地独自待着,不会担心母亲可能会离去,也不用担心母亲是否会寻找自己。随着这些有安全感的儿童逐渐长大,他们就不再需要母亲或者其他依恋对方经常陪伴在身边,而是能够在更长时间内放心地独处。”

从母婴关系进一步扩展到亲密关系,温尼科特认为最完美的相处关系(成熟美好的关系)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 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无言,就暂时沉默,可以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孤独。

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先是在他人(通常指母亲)的陪伴下独处,让Ta渐渐有了安全型的依恋,形成独处的能力,在没有他人的陪伴下也能自得其乐。

很多人会问什么叫“在他人的陪伴下独处”呢?既然有陪伴,怎么又会独处?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关注,但不打扰的状态。

比如孩子自己在玩玩具,妈妈在孩子旁边安静地陪着,她关注着这个孩子,会时不时地看看Ta,但不会去打扰Ta;再比如一对情侣,两个人同处于一个空间中,一个人在翻看自己喜欢的摄影杂志,一个人在写着自己的日记,两个人安静的在一起,彼此关注,互相不打扰,但又都觉得很自在。

不仅大人需要独处,小孩也需要独处。不知道有没人注意到五六岁甚至更小的小孩也需要发呆的时间,需要自己和自己玩的时间。

Ta一个人呆在角落里安静地玩耍或者发呆,不希望被其他人打扰时,其实他正进行着独处的训练。另外,孩子有坏情绪的时候有时需要大人的安抚,有时则借助独处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其实,当男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说我想静静,也是在借助独处平静自己的情绪)。


但是,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直在打断孩子的独处。

有不少家长追在开心玩耍的孩子后面,一会给孩子喂水,一会给孩子塞水果,怕孩子累着非拉着Ta坐着休息一会,怕游戏环境脏就给Ta的手脸各种消毒擦拭。

还有的家长在孩子游戏过程中,会不断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玩,正确的玩法是怎样的,如果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家长就会很生气。

这些做法无形中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容易让孩子焦虑不安,还破坏了孩子的独处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也许严重的还会影响到Ta成年后的亲密关系,让Ta没法“窝在爱人怀里孤独”。

独处是一种重要能力。能好好享受独处的人,才能够跟人发展出美好的相处关系,有能力独处的人,才有爱的能力。

独处也是一门人生必修课。独处让我们从繁忙的外部世界回到自己,学习自己与自己对话,自己和自己呆在一起,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灵魂得到滋养,精神得以自由。

而在一段关系中,高质量的陪伴,是我放下自己所有的要求、控制、评判,与你在一起,;是我关注你,但不打扰你;是我接纳你,让你可以在我的怀里享受孤独。

注:引号部分来自图书《孤独:回归自我》 作者【英】安东尼·斯托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聊聊男孩
网课期间,你的焦虑是如何扼杀孩子的?
父母皆祸害?
Get这3个方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怎样和心理叛逆的孩子交流?
亲子关系中的“情感依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