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它们是对应方,非常经典!

祖国医学对咳嗽早有描述,咳嗽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中医认为咳嗽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做声,咯吐痰液,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包含了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慢性咽炎等疾病,体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中医治疗理念。

咳嗽有哪些中医分类?

外感咳嗽:

      多为新发的咳嗽,相当于西医中的急性或者亚急性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属于邪实证。根据病因的不同,又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

内伤咳嗽:

       多为久病,相当于西医中的慢性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常合并其他慢性病,多属于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根据病因的不同,又分为:痰湿咳嗽、痰热咳嗽、肝火咳嗽、肺阴咳嗽。

咳嗽有哪些经典方剂?

(一)外感咳嗽

1 风寒咳嗽(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痰稀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全身酸痛、发热等感冒症状,常见于受凉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即风寒感冒。

用方1:三拗汤

来源:张仲景的三拗汤,后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收录。

组成:麻黄(不去根节)30克,杏仁(不去皮尖)30克,甘草(不炙)30克。

功效作用:宣肺散寒,用于风寒闭肺。具有镇咳、平喘、祛痰,镇痛,抗  炎,抗菌抗病毒和抗过敏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过敏性咳嗽等。

用方2:止嗽散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千克;甘草(炒)375克;陈皮(水洗去白)500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9克,餐后及临睡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

功效作用:宣肺疏风,止咳化痰,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后复发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咽痒咳嗽、咳痰不爽者。

2 风热咳嗽(风热犯肺证):咳嗽频繁剧烈、咽喉干燥疼痛,痰粘稠或呈黄色,不易咳出,流黄鼻涕,口渴、头痛、乏力等症。多见于夏季的上呼吸道感染即风热感冒。

用方:桑菊饮加减

来源:《温病条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咳嗽中医辨证分型
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它们是对应方
中医认为“咳嗽”主要有两类
咳嗽的中医用药
有咳嗽的人在冬季如何养生
咳嗽中医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