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财富自由,追梦更自由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样任性的辞职信流行过。


“自由不是你想走,想走就能走。”梦想在现实面前,也难免被打脸。



“如果不能想走就走,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我辛苦工作是为了什么?”


多少人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自由不是看你拥有什么,而是看你敢于放弃什么。”


话说得当然有道理,能潇洒放手的人有几个?




“你是只蝙蝠蜘蛛还是只蚂蚁?星爷说没有梦想就都是咸鱼。”


电影《煎饼侠》的主题歌这样唱道。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BEYOND的《海阔天空》也传唱了二十多年。


谁不爱自由?


今天,朋友圈被一家叫宜信财富的财富管理机构在全球顶尖财经媒体《华尔街日报》的品牌广告霸屏了。广告画面采用手绘历史航海家郑和为主视觉,借郑和七次下西洋在贸易与和平上的成就,寓意财富管理开启大航海时代。其中,承载该品牌核心理念“财富自由,追梦更自由”的广告语,看后颇耐人寻味。



 

当我们谈论自由的时候,其实大部分情况下,说的是财富自由。


也就是说,财富自由是一个人身心自由的前提条件。


一无所有地去流浪,表面上,也可以算是“自由”了。


可按照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还是有点不负责任,不讲道理。


所以,还是得要财富自由。


你才能任性,才能不计成本地活着。




“财富自由”这个词,源自西方投资界常说的“financial freedom”。


怎样才算财富自由?


不用为基本生活开销操心,想吃啥就吃啥,想去哪去哪——这叫“小康”。


天天逛一线城市Shoppingmall,买奢侈品不眨眼,家里包包鞋子堆成山——这叫“小资”。


住郊区别墅,开豪车戴名表,没事玩玩古董字画,随时去太平洋小岛度个假——这叫“富裕”。


你走到哪一步了?


即便上述所有都成功get,你觉得,自己就算“自由”了吗?




财富自由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因为你有其他获取收入的渠道,你的现有资产能够实现增值,工作不再是你养家糊口的唯一手段。


如果你每月的开支是1000元,而你依靠资产增值产生的“被动收入”能获得1001元——即便只是多一块钱,你也自由了。


这1000元就是你的“自由临界点”。


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只要不发生重大灾难,你不用工作也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准。




当然,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打工。或者,你可以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自己做自己的老板,而不是为谋生去做那些你不乐意做却又无可奈何的事。


从衡量财富自由的角度来看,你的资产也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概念。


你花几百万买下一栋房子,感觉手握不动产,像个地主。


这栋房子并不是你的“自由资产”。相反,它还可能成为你的负累。


因为按照财富自由的标准,资产是能够产生被动收入的,能生钱的东西才叫资产。



一栋房子你自己不住,而是出租出去,获得租金收入。租金抵消了你的物业杂费和每月需还的房贷(如果有贷款的话),还有盈余,这样的一栋房子,才是你的资产。


你自己住的房子,不仅无法获得租金收入,你还得为它支付物业水电等维护杂费,可能还要还房贷。这样算下来,住着一栋价值几百万的房子,你仍是个不自由的人。


同理,你的私家车要缴纳各种税费、汽油费、维修保养费、交通违章罚款等等,再名贵的豪车,也不是你的资产。


除非你另有足够的被动收入,产生的现金流,能够让你愉快地养车养房。


你才可能感觉到自由。




到底拥有多少财富,才能算财富自由呢?


关于“财富自由”专注于为高净值人群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宜信财富曾给出了一个门槛价“600万”——经过大范围数据调研,有57.6%受访人士认为财富自由就是自己手里的流动资金达到600万元至3000万元。理财业内人士指出,主要指的是流动性较强的金融类资产,而并不包含房产等生活必需的固定资产。


只有当金钱满足一定程度的需求之后,我们才能把‘搬砖’赚钱的双手腾出来,去做自己喜欢、追求的事业。在财富管理上,这种状态叫做财富自由。


中国的不同地区,实现财富自由的条件都不一样。




住在上海的朋友A先生认为,在上海要讲财富自由,没有四五千万人民币下不来——A先生任职一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营销总监,他感觉自己距离财富自由还有蛮长的距离。


“不能缺现金,工作应该是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不论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赚钱的能力必须一直有,最好不断提升自我。”A先生这样谈论自己理想中的财富自由。他认为即使现在的经济情况够好,也要保证这个状况能持续,不会因为资产缩水或行业变迁等原因导致现金流减少。“四五千万的现金加金融资产肯定要的。”


再来看看北京的财富自由标准。




网络热传过一份单身北漂青年的财务规划表,很多朋友看过觉得基本合理。


这份表单是这样开列的:


每日三餐+水果饮料 3000元/月

聚会请客 2000元/月

娱乐消费(看电影、唱K、郊游) 2000元/月

住房(房租、水电、物业) 5000元/月

出行(打车、开车、停车、养车) 4000元/月

服饰 2000元/月

医疗准备金(以20万元大病保险20年计) 1000元/月

随机消费(逛街及电商购物等) 2000元/月


这样算下来,一个生活并不算奢侈的三十岁左右男青年,在北京每月的生活消费支出约在21000元左右。前提是他还单身,没有购买住房。


不算不知道,北上广深这几个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大抵如此。




我问了一位基本认同上述消费明细的北京青年B先生,拥有多少财富能实现在北京生活的自由?


B先生想了十秒钟,回答:“1000万吧。”


别被吓到,其实如果是在二三线城市生活,考虑房价、物价和平均收入水平等综合因素,财富自由的标准则没有一线城市这么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高喊着“逃离北上广”,返回二三线城市的家乡,安居乐业。

但是别忘了,除非拥有特殊的技能和人脉资源,否则“逃离北上广”同时意味着远离优质的工作环境、投资环境,你的收入可能面临大幅下跌。


很多房价每平米两三千元的小城镇,大部分居民的月收入也就这个数。




有意思的是,朋友C小姐认为财富自由是个伪命题。C是个30多岁的天津姑娘,家境不错,夫妻俩年收入加起来在80万人民币左右,算得上小康水平。她说,觉得赚这些钱够用,从不会在花钱之时有太多顾虑,认为这就是一种财富自由。


相比之下,C小姐的另一位富二代朋友E先生,明明很有钱,自己开一家贸易公司,年营收几千万,却总是在担心钱不够用,或者担心家庭遭遇什么变故会让他的财富急速缩水。从这个角度来说,财富自由与否,和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金钱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


每个人看待财富自由的标准不一样,但财富自由绝不是一碗心灵鸡汤,它一定是和金钱息息相关的。



一个真正的“财富自由人”应该是:既有钱,又有闲,保持一颗平常心,听从内心的指引而行动。


你不必为衣食简朴而感到羞愧,因为你不需要用华服盛筵来证明你的富有;你也不必炫耀你的财富而得到他人另眼相看,因为你的人格已足以赢得尊重。你热爱财富,追求财富,只为了让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过上舒适和有尊严的生活。


这样,财富才能使你达到真正的心灵自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现财富自由,你首先得学会什么是“赚钱思维”
要想理财,先解决这个问题
揭秘人生穷富的原因?
打造被动收入,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同样是买房,你买的是负债,人家买的就是资产,差别在哪?
中国家庭应该持有三套房, 你买对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