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坚持看完100页书

  进入2016年第一天,我就给自己订了一个今年的阅读目标,即每天看完100页书。四个多月过去了,除了两三天因特殊情况不能完成外,基本都完成了。

  我为什么要制定每天100页的阅读目标?

  首先是阅读量偏少。按照往年的统计,每年精读不到20本书,如果把翻一翻也算看过的话,还不到50本,阅读量相当少。而如果每天看完100页,一年按360天算的话,就可以看完36000页书,每本书平均350页左右,折合成书本刚好100本。就是说严格按照这个看书的进度,一年可以看完100本书,阅读量会增加不少。

  其次是培养定量阅读的习惯。以前基本上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看书,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可量化的读书习惯,有时候一天看了100多页,有时才翻了几页。由于没有一个量化的阅读目标,看书会时断时续,从而影响到了看书效果。比如说看一本书过半时因忙着其他事情暂时搁下了,几天后再继续看就会有一种思绪被割裂的感觉,得花一些时间才慢慢跟上之前的节奏。所以每天有看完100页的任务,不管多忙都要完成,除了培养起定量阅读的习惯外,还减少了思绪被打断的可能。

  第三是符合自己的阅读速度。由于晚上是固定的写作时间,上下午要工作,只有早上运动完后大概一个半小时的看书时间,加上我的阅读速度不算快,尤其看不懂的书时会有不小的压力。当然也不会因某一天空闲时间较多就把目标改成120页,150页。只要坚持目前的看书速度即可,余下的时间可以看看电视,听听歌,找朋友聊聊天。毕竟看书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第四是为进入新领域作准备。我是有目的地看书,大概每1-2年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比如今年主要精力放在写作上,就多买写作相关的书来看,加上每天定期定量的练习,一年左右可熟悉常用的写作技巧。明年会把所有精力放在历史学经典著作的阅读上,啃下100本之后,可以正式入门了,然后在下一年进入其他的领域,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等,只要我一直坚持每天看100页书的目标,多年之后会熟悉很多新领域,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对写作都有极大的帮助。


  当然,并不是为了完成每天的目标,就随意找一些很容易看的书来凑数,而是找一个学科门类内公认的名著来看,然后尽可能地读透,比如我每读一本书,都会在书里标记出来,然后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果写不下就打开手机里的为知笔记用语音转文字功能(或使用讯飞输入法)记录下来。如果当时还会联想到其他方面也随手记下来,有一部分还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读完之后,大概花一天左右的业余时间来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写,就百度搜索这本书的书评或在豆瓣,亚马逊等网站看其他网友的评论,再结合自己的感想和在书本上写的心得,对这本书的理解程度会逐渐加深,它在脑海中的形象越发地丰满了。

  这样还不够,还可以提取作者在书中提到其他人的著作,以及在附录里的参考书目,也包括作者本人的其他著作,有自己感兴趣的可以到豆瓣里搜一搜了解个大概,有超过9分的就添加豆列或购书单,这也是寻找一门学科经典著作的方法之一,而这些书也可以和之前读过的那本书相互印证。能把一本书好“榨干”,就如同嚼甘蔗,最后只剩下残渣时,才算看完一本书。

  看完了一本书,如果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仅仅当成获取知识的途径,还不如不看呢。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里,获取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便捷而廉价,一个人如果想要了解某一个知识点,直接上网搜索就可以获取看不完的资料,完全没有必要通过看书这么苦逼的方式获取。而以看书作为自己博学多闻的途径,以阅读量来炫耀自己的才学,其实是很脆弱的。我虽然偶尔会晒晒书,但绝不是为了装逼,而是把对自己有用的书推荐出来,一百个人中只要有一个看到并对他有用,我就算是功德无量了。

  同样,我也知道没有人在乎你到底看了多少书,甚至学到了什么,人们看到的是你产出了哪些有价值的成果,对他们有没有用。要产出有价值的成果,唯有写作。我现在除了每天写一写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之外,会留一部分时间来写书。写微信文章,是为了让自己时刻思考与反思,而写书则是为了尝试把更大的主题讲清楚,也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阅读的成果。只有写出来了才算是自己的,书才没有白读。而写作时,为了更恰当地表述自己心中所想,必须把在阅读时获取的碎片知识调动起来为它服务,这个过程可看作对阅读的强化,阅读因为有了写作才被赋予了活力,否则只会烂在脑子里。另外,写出来的文章如果惨不忍睹,说明写作修为还不够,需要继续修炼,而最直接的修炼方式则是阅读。所以写作既是阅读的成果展现,也是对知识地整理和更深一步阅读的催化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宝川:一切行动都要有有效产出
你总是太容易放过自己。
微习惯——不费力的习惯养成法
别和自己过不去
书读不下去,怎么办?
充实自我的21个好习惯(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