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名校联盟青桐鸣高三大联考《好事近·黄义卿画带霜竹》阅读题质疑

河南名校联盟青桐鸣2022-2023学年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好事近·黄义卿画带霜竹

[南宋]高登

潇洒带霜枝,独向岁寒时节。触目千林憔悴,更幽姿清绝。

多才应赋得天真,落笔惊风叶。从此绿窗深处,有一梢秋月

【注】①潇洒:幽静雅致。②末二句意思是作者把黄义卿的画作张挂在屋内墙壁之上。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独向”一词突出了雅致的霜竹与憔悴千林的不同,赞美了它的不畏寒冷。
B. 虽然“枝”前饰以“霜”字,但“霜枝”指秋天的竹枝,而不是指枝上有霜雪。
C. “得天真”意为能画出天然之趣,上阕霜竹“幽姿清绝”就是与它的呼应。
D. 黄义卿的画作中有霜竹、千林、秋月等,画面动感十足,霜竹可谓栩栩如生。

方政和 2012年作 《八哥霜竹》

本题预设的答案是D,网络解析说错在“动感十足”,画面主要是上阕所写,动感并不强烈。但“动感十足”如果指“落笔惊风叶”一句,倒也不错。

我们认为此题B、D两项都有问题。论述如下,与大家讨论。

B

虽然“枝”前饰以“霜”字,但“霜枝”指秋天的竹枝,而不是指枝上有霜雪。

B项认为“霜枝”指秋天的竹枝,这首先违背《汉语大词典》的解释:

其次,诗中是“带霜枝”,诗题中是“带霜竹”,“带霜”是动宾结构,说明了“霜”为实体。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竹枝带霜,也符合诗中“岁寒时节”“千林憔悴”等对画作的叙述。

B项的误解源于《汉语大词典》对“霜竹”的解释:

但诗题不说“霜竹”而说“带霜竹”,就是避免被误读为竹或白竹。

D

黄义卿的画作中有霜竹、千林、秋月等,画面动感十足,霜竹可谓栩栩如生。

“秋月”突然出现在最后一句,颇可怪。如果画面上有月,可能是画中与竹处于同等地位的意象,那么诗题和上阙不会只强调“带霜”而不提及月。月也可能是竹的背景,但这样一来,画作挂在屋内,不会让人获得增添了秋月的直觉感受。

我们认为“秋月”在这里是对霜的借喻。正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用霜比喻月光,“一梢秋月”是说带霜的竹枝好像撒着月光。

我们可以看南宋方岳的诗《书赵相公梅卷》:

一梢两梢晓滩月,

三花五花暮江雪。

春风到手眼生寒,

烟水村深有茅蕝。

“春风到手眼生寒”说明“春风”是实,“寒”是虚,也就是说画卷上画的是春梅,但给人苍凉之感。所以“晓滩月”和“暮江雪”不是画面上的实景,而是比喻画上的梅花。整枝梅花冰清如同明月,单朵梅花玉洁如同雪片。

同样的,《好事近》词中“一梢秋月”以月光喻霜,以月喻竹,就是与首句“潇洒带霜竹”呼应,形容其“幽姿清绝”。

周密有一首《对月》诗,其中一句是:

竹高散飞霜,池冷镕流铅。

上下两句都是比喻。月光洒在竹上洁白如霜,竹的枝叶摇动,故曰“散飞霜”;月光落在池里泛金属光泽,池水受冻缓流,故曰“镕流铅”。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月,故用“霜”“铅”喻月光之色质。这与《黄义卿画带霜竹》写法相反但思路一致。

图书推荐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高考高三二模理综卷(三省名校联考押题版)
好题晒一晒,最新各大名校联考数学压轴小题...
2021银川一中5月份高考猜题卷(宁夏名校高三模拟联考)
月光倾城 | 我有旧时弦,今宵对月弹
22届安徽名校11月联考第20题[玫瑰]
【NO.376】Z20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导数试题解析(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