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杏林精粹】修身养性——仁者寿(第136期)

修身养性――仁者寿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世筠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篇23)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提示:孔子指出仁者寿。

孔子向来看重道德修养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仁者寿”,阐明好心有好报,好人寿自长;指出道德修养不但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健康长寿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这些真知灼见奠定了我国养生文化的基石,传承至今,仍对现代人的养生具有指导意义。

孔子提出“仁者寿”,“德润身”,强调大德必得其寿,将养德纳入养生的范畴,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他的这些卓越认识得到历代医家的认同,被后世养生家躬身实践,奉为延年增寿的圭臬。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延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指出养生必须重视养德。鲁迅先生说:“无论古今,谁都知道,一个人如果一味地放纵自己,十恶不赦,就是天天喝三鞭酒也无效,简直非‘寿终正寝’不可。”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的概念也融入了道德健康的观点,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孔子潜心领悟的人的品质与长寿的关系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据调查,但凡老寿星,90%以上都与人为善,德高望重,受到邻里乡亲的爱戴。事出公心、乐于助人者,其寿命明显延长;相反心怀叵测,损人利己,以邻为壑者,死亡率比平常人群高1.5倍。有趣的是,人们还发现对人抱有敌对情绪者易患冠心病,其患病率较正常人群高5倍。这些研究成果都从不同角度证实:善恶终有报,善恶对人的寿命确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切不可以等闲视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屡屡见到那些心怀仁德的人,即使历尽磨难,遭受不幸也能活得无忧无虑,尽享天年。特别是志存高远,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人类进步事业的人更能至老不衰,长命百岁。我们社区有两位98岁才驾鹤西去的长寿老人:

一位叫刘铁梅的老奶奶,早年投身抗日战争,出生入死,屡建功勋,却从不居功而傲,有一付至善至美的菩萨心肠。过去一些无照小商小贩在社区大院门口摆摊设点,影响过往行人、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安全。90多岁高龄的刘铁梅老人总是挺身而出,力劝他们离去。她常伫立路边,目送少年儿童横过马路,关注他们的出行安全。

另一位叫做吴福祯的老先生是我国植物保护科学的开创者。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他就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防治农作物虫害,被农民誉为“捉虫好佬”。1957年被错戴右派分子帽子,发配到宁夏改造。其时他已年过花甲,但却毫不灰心气馁,义无反顾地采集昆虫标本数万号,主持编绘两集昆虫彩色图,填补了宁夏地区的空白。他还发现枸杞大面积减产是由于枸杞实蝇为害,采取有效措施,使之获得丰收。这些过硬成果使他绝处逢生,很快摘掉右派帽子,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他一生克勤克俭,别无贪求,只爱吃白薯一类五谷杂粮。但对科学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却使他无怨无悔,寿至耄耋。


原载 《〈论语〉中的养生智慧》


校核 | 朱昱翎


回复“1”查阅

 创刊词、征稿启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养生 一切从“心”开始
儒家思想:长寿的秘诀是仁德
长寿的秘诀是仁德
一本《论语》就是一本养生奇书
解读丨儒家文化与仁寿健康
仁者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