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空曙5首巅峰诗作: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字文明,或作文初,唐代诗人、官员。他以磊落有奇才著称,与李约是至交。

司空曙的诗作主要以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为主,擅长五律,被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同时期的作家如卢纶、钱起、韩翃等并称。

他的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由于仕途坎坷,又长期迁谪,所以他对遭遇不幸的友人常常表现出深切的关心。

本文的五首诗,反映了司空曙对生活、友情、历史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从《江村即事》的宁静自在,到《峡口送友人》的离愁别绪;从《金陵怀古》对历史沉浮的哀思,到《送郑佶归洛阳》对友情的深情寄托;再到《喜外弟卢纶见宿》对亲情的珍重与感慨,这些作品展现了司空曙作为一个诗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情感世界。

《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首句“钓罢归来不系船”,表现了诗人钓鱼后返回时的随性和自在。他不拘泥于日常琐事,即使是将船只系好这样的小事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从而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氛围。

第二句“江村月落正堪眠”,描绘了月亮落下的宁静时刻,正是人们安睡的好时机。这里的“正堪眠”与“不系船”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心中的那份从容和平静。

接下来的“纵然一夜风吹去”,表达了即使夜风吹过,也不会影响到诗人的安宁。这里的“纵然”一词,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淡然态度。

最后一句“只在芦花浅水边”,则是对前面的担忧进行了回应。即使船被风吹走,也只会停留在芦花盛开的浅水边,这里的“只在”一词,给人一种安心和满足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江村生活的一个小细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美,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峡口送友人》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首句“峡口花飞欲尽春”,以峡口作为背景,通过“花飞欲尽春”这一生动形象的画面,既描绘了暮春时节花瓣飘落、春意阑珊的自然景象,也寓含了季节更迭中时光流逝、人生聚散无常的哲理意味。这种以落花象征离别的传统手法,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次句“天涯去住泪沾巾”,直接揭示了诗歌主题——离别。“天涯去住”表明友人即将远行,词人不禁泪水沾湿了衣巾,显现出深厚的友情和难以割舍的离愁。此处“天涯”二字尤其凸显出离别后的遥远距离和无法预知的未来,使得分别的情境更为沉重。

第三句“来时万里同为客”,回顾了两人曾经一同在外漂泊的经历,共同的游子身份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即使当初相聚时同样身处异乡,也是相互陪伴,共度风霜。

末句“今日翻成送故人”,“翻成”即反而变成之意,今日由同为异乡客变为送别故人,对比强烈,突出了此刻离别的悲凉。诗人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表达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遗憾与不舍,同时也映射出自身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情景交融,通过春末花飞与天涯离别的对照,以及从“同为客”到“送故人”的角色转换,成功传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和朋友离散时的深切感慨,体现了唐代送别诗的传统韵味和司空曙的独特风格。

《金陵怀古》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前两句“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曾经帝王出行的辇路旁的江枫树显得暗淡,宫庭中野草茂盛,春意盎然。这些景物反映出古都的衰败和荒芜,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沉重。

后两句“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则引入了庾信的典故。庾信曾是南朝的重要官员,后被迫留在北朝,成为北朝的臣子。诗人通过庾信的遭遇,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无奈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这个历史地点的描绘和对庾信命运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实荒凉的对比,以及对个人在历史洪流中无力感的深刻体会。司空曙的这首诗不仅是对金陵历史的怀古,也是对个人及整个时代命运的沉思。

《送郑佶归洛阳》

苍苍楚色水云间,一醉春风送尔还。

何处乡心最堪羡,汝南初见洛阳山。

首句“苍苍楚色水云间”,司空曙以一幅壮阔的画面开篇,展现出楚地特有的水色天光与层叠的云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楚色”既指地域色彩,又喻示着一种悠远辽阔的别离氛围。水与云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朦胧而又深远的背景,预示着郑佶即将踏上漫长的归途。

“一醉春风送尔还”,通过“一醉春风”的形象化表达,传达出诗人在春风吹拂下与朋友饮酒话别的场景,酒酣耳热之际,春风似乎也成了送行者的助力,把友人郑佶送往远方的家乡。此处的“春风”不仅实指季节,更象征着温暖的情谊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何处乡心最堪羡”,诗人转向内心深处的情感挖掘,提出一个疑问——何处的故乡情怀最为令人羡慕呢?这一问实际上是对游子思乡情绪的深刻共鸣,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家乡眷恋的普遍思考。

“汝南初见洛阳山”,给出了答案,提及友人郑佶从汝南出发,终于能够遥望到洛阳的山脉。这不仅是地理上的接近家乡,更是情感上对故土思念的具体寄托。洛阳山作为故乡的标志,在这里被赋予了强烈的情感色彩,表达了对家乡亲朋故旧和熟悉景致的深深怀念。

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色和友人归途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家乡眷恋之情的感慨。司空曙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情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既有开阔视野又有浓厚个人情感的世界,使得这首送别诗充满了深厚的诗意和人文关怀。

《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首联“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诗人勾勒出一幅深夜寂静、四邻无人的荒僻居所图景,点明自己的处境十分孤寂且生活拮据。这种环境描写奠定了全诗悲凉而又略带欣慰的情感基调。

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是流传广泛的名句。借雨中飘零的黄叶和灯光下斑驳白发的形象,生动刻画了诗人自身的衰老和生活的艰辛。雨打黄叶寓含岁月流逝、人生迟暮之感,而灯下白头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沧桑的意境。

颈联“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诗人感叹自己长久以来的沉寂和落寞,对卢纶在这样的情况下仍频繁来探望自己感到惭愧并深受感动。这一联直接表达了对外弟关心和扶持的感激之情。

尾联“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表明诗人与卢纶不仅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皆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而且还有着更为亲近的血缘关系——他们是表兄弟,即“蔡家亲”。这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强调即便在平淡生活中也有不变的情分,尤其在困难时期,亲人间的支持显得尤为珍贵。

整首诗以环境映衬心境,以物象寓托人生,既揭示了诗人的落魄与哀愁,也展示了亲人之间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感。通过对外弟卢纶探访的记述,呈现出友情与亲情交织的温馨场面,体现了唐代士人之间诚挚交往的传统美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空曙《峡口送友人》:流浪的人在天涯
司空曙诗鉴赏
【古诗鉴赏】赠友送别诗
送别诗鉴赏指导与高考真题训练
2019高考古诗鉴赏(8):如何分析古诗技巧
高考复习:诗歌比较鉴赏指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