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凤阳门古中医简介

 

凤阳门中医是脱胎于道家的一个完整综合的古中医体系,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各方面互为补充,协同作用,理论上有一套独特的古中医诊断体系,以及有脱胎于道家的古中医理论。

从诊断体系上讲,凤阳门以手诊结合目诊,快速判断人体阴阳平衡与否,与病症部位。从医学理论上讲古凤阳中医有“败身论”,“命门论”等。以《黄帝内经》为框架的一套独特的古中医理论。尤以“败身论”系统的分析了人体的代谢系统所产生的疾病,多为一些现代医疗体系中常见难治的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等范畴内的代谢系统疾病。为治疗代谢系统慢性疾病提供了详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为治疗现代一些慢性病提供了许多指导性的治疗思路。

古凤阳门中医组方特点:草药资源丰富,且多为天然野生,随处可采。用药方式急重病以生汁为主,鲜药滚开即可,或散剂冲服。基本保持了草药的原汁原味,药物以离子态形式保留,遇到粘膜就开始吸收。以高效吸收,见效快,疗效好,针对性强,效果立竿见影著称。对疑难杂症见解独到,且疗效显著。

凤阳门中医在道家气功,点穴,正骨等方面也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由于历史原因,近年来原来一个完整的集气功,点穴,正骨,中医,中医养生于一体的中医体系,变的支离破碎,散布国内外的门人,鲜有集大成者。

凤阳门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其开宗立派的创始人为董奉,后世人说东汉末年有“建安三神医”,既华佗,董奉,张仲景。

董奉 字君异,号拔乾,福建长乐人,生于公元220-- 。早年游方于中国南方地区,他旅居安徽凤阳,福建长泰凤山数年热心把南方的农业与医道传授到大江南北,晚年旅居江西庐山,义诊行医,济世救人,也把他养生祛病的知识留传给了民间。

“   杏林一词是中国人对医界的颂称。杏林的典故就出自董奉。最早的杏林就在凤阳。董奉有感当地人民由于三国争战而贫病交加,他看病不收费用,只要求痊愈者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种植杏树。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远近患者纷纷前来求治,数年之间就种植了万余株杏树,成为一片杏林。杏子成熟时,董奉以杏换谷,并把换来的谷子用以救济贫民。据说,每年有二、三万贫病交加的人,受到董奉的救济。现存杏林遗迹在凤阳,庐山还有保存。董奉在福建长泰的凤山行医期间,编写了《凤山验方》,书中成方以歌赋形式,深入浅出的传授于村民。《凤山验方》至今还在闽西南一带民间流传。如今,在长泰县董奉山下的黄龙宫中依然香火旺盛,还完好地保留着当年的药槽,水井。一株五株杏成林,十年百年暖千秋。直到今天世人仍以“杏林再生”“誉满杏林”“杏林望重”等赞誉医术高尚的医家,唤良医为“杏林”。这就是“杏林春暖”的成语典故所在。

到了明代,董奉师祖的医学已经在凤阳民间广为流传。当时家喻户晓的《凤阳门养生祛疾功暨布气点穴法》,即是在董奉传授的医家、道家养身祛疾术法的基础上结合了佛门的禅密功法发展起来的。可惜明朝灭亡后,清政府为镇压复明势力,对朱元璋的故乡凤阳的统治尤其严厉,由于当时修练《凤阳门养生祛疾功暨布气点穴法》者以明初开国将领的后人及僧、道为多,故而难以避免地受到了政治影响,从此只能秘密修习,俟到清末几乎佚传。幸好有董奉的传人从江西移居闽南潮州,董奉的医术和修炼法门在潮汕地区得以保存流传下来。潮汕地区至今仍有俗语曰:凤阳医学

    .  父亲刘虎师承恩师黄如归(古凤阳门医学传人),师玛八岁到福建道观学医艺,被道祖收为干女儿。父亲出师后,自六十年代成为赤脚医生从医至今。本人自幼随父采药跟诊至今三十多年,九五年至九七年学过中西医结合专业。本人随父采药治病三十多年,今感父亲年事已高,鉴于本人能力有限,古凤阳医学目前处镜岌岌可危。今做整理校正与临床医案一并公开于世,望更好服务于劳苦大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董奉·杏林·凤阳
董奉
一根银针“征服”了很多人,中医董景昌创造性发展了中医针灸
中医别名“杏林”的由来
我国古代对的中医称谓,您都知道哪些?(下)
中医别名之“杏林”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