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访村探镇四:滕州【木石镇】所辖村名的来历及村史演变


 

一座现代化城市经久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城铁、高架桥、摩天大厦、商业圈,更重要的是给后人留下多少这座城市特有文化延伸出的记忆和地理符号以及怀旧的印记。

如同滕州的西门里、书院街,接官巷,尽管这些老街在繁华如梦的年代显得沧桑和落寞,但依然是这座城市怀旧情感的依附,温暖的记忆的所在,是后人寻找这座古城历史风貌的根系,是怀念和感慨的驻足之地。

村名是代表聚落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同时也蕴涵着浓厚历史文化和复杂的民俗传承,与居民、民居和居住民俗都有相当大的关系。在聚落形成的过程中,人口由少变多,渐成村庄。

1990年前后滕州市地名委员会在各村村头立了村名碑,村名碑的背面都刻有村子的历史演变和村名的来历,小编费尽周折整理出滕州各乡镇、村庄名字的由来;即日起,陆续推送每个街道(乡镇)的村落名称来历。谨愿给滕州留下记忆的符号,给滕州留住回忆的痕迹。



木石镇 

(底部留言区可留下您的姓名、村庄、微信号)


前木石村

位于滕州东南15.4公里,蟠龙山西麓。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阮、胡二氏由山西来此建村,名为阮庄和胡桥;明初(1368—1398年),华氏在两村之北定居成村,名华庄,明末(1628—1644年),三村连为一体,以居目夷亭侧,并称木时,后演为木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为于村北之木石区分,改称前木石,系木石镇政府驻地。

张秦庄

位于前木石南1.5公里,济枣公路南侧。明末(1628—1644年),郑、秦、张等姓由山西洪洞县相继迁此定居,共建成村,名张庄,1982年更为张秦庄。

东沂河

位于前木石南偏西0.5公里,木石至曲房公路西侧。元至顺年间(1330—1332年),陈氏由山西洪洞县来此建村,名为陈村,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以村处沂河之东,改称东沂河。

后木石

位于前木石北0.5公里,蟠龙山西麓。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孙、石、刘、唐、朱五姓居此成村,明末(1628——1644年),以居目夷亭侧,改称木时,后演为木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改称后木石。

南涝坡

位于前木石北偏东1.3公里,蟠龙山西麓。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李氏由化石沟来此建村,名为李村,清代,因山根洼地,常受涝灾,改村名为涝坡,1982年更为南涝坡。

亚庄

位于前木石东北4.5公里,北依虎山,南临蟠龙山。相传,此处早有村落,因处两山之间,名磨石空;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亚姓迁此定居,改名亚家庄,今称亚庄。

东峭

位于前木石北部偏东6.7公里,虎山北麓,东北与山亭区桑村乡为邻。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峭村部分村民迁此建村,因居峭村之东,名东峭村,今称东峭。

西峭

位于前木石北6.5公里,虎山北麓,木石至桑村公路东侧。元末(1341—1368年),梁、王二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处峭壁之下,故名峭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部分村民在村东另立新村,名东峭村,本村遂改名西峭村,今称西峭。

白塔

位于前木石北4公里,北依桃山,西邻拔山,木石至桑村公路穿村而过。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胡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因村北有白塔一座,名白塔村,今称白塔。

北张庄

位于前木石北6.5公里,桃山东北麓,木石至桑村公路东侧。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张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桃山头,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更名张庄,1958年,改称北张庄。

前安

位于前木石北4.5公里,龙山北段西麓。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孟氏迁至白塔之东建村,故称东白塔,因村北由安上村,清末改称前安上,今称前安。

中安

位于前木石北4.5公里,虎山西麓。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陈氏由安上徙居村前,发展成村,随称安上,清末东白塔改称前安上,该村位于前后安上村之间,故称中安。

后安

位于前木石北4.8公里,东依虎山,北邻虎山水库。元末(1341—1368年),任、生二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安乐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改称安上村,后为区别于村前之安上村,本村更名后安。

沂王庄

位于前木石西南1.7公里,济枣公路北侧。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王氏由盖村来此建村,取名王庄,1982年更为沂王庄。

西沂河

位于前木石西南1.3公里,沂河西岸,济枣公路北侧。元泰定年间(1324—1328年),朱、郑、张、罗、汤等姓由山西省相继来此,聚居成村,诸姓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取名义和村;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刘氏至山西刘杭迁入,改称沂河村,后为区别村东之沂河村,本村更名为西沂河。

西店

位于前木石西1.5公里。村西义井碑载:“古有此村,莫名其始,闻诸父老,盖自滕徂峄官道旅食店焉。”相传,山西人来此开设小店为生,逐渐发展成村,名为小店,1982年更为西店。

杨套

位于前木石西南3公里,大山东麓,济枣公路南侧。宋代时期(1066—1172年),房、顾、季三姓先后自山西洪洞县来此建村,名为向阳村,后因村西为南北山套,又是牧羊场,村名改为羊套,后觉羊字不雅,更为杨套。沿用至今。

东荒

位于前木石西北4公里,南邻尖山。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黄、唐二姓来此建村,时为荒山野岭,故名大荒村,后村西又建有西大荒村,该村既称东大荒村,今称东荒。

西荒

位于前木石西北5公里,黑山北麓。明代中期,杨、王二姓来此建村,因处山峪中一片荒野,称西大荒村,今称西荒。

尖山

位于前木石西北2公里,尖山南麓。明中期(1460—1552年),郜、秦二氏迁来薄山与黑山之间建村,因村处山峦环绕之中,名圈山;后因交通不便,东移今址,更为尖山村,今称尖山。

南山头

位于前木石南5.5公路,南邻官桥镇坝上。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陈氏自沛县白楼迁此建村,因东近三山,故名三山头,1958年更称南山头。

落凤山

位于前木石南2.8公里,济枣公路西侧,落凤山南麓。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张、陈二氏于此稍南部岗子建村,名为阳明庄,后有孙氏迁来,村移今址,更名落凤山头,今称落凤山。

东台

位于前木石南4公里,东邻羊庄。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王、吕、李三姓相继迁来建村,因西近土台,故名东台村;清代俞氏由浙江迁来,仍用原名,今称东台。

西台

位于前木石南4公里,西邻官桥镇东莱村。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王、陈、冯三姓迁来建村,因居土台之南,故名台前村;明初,村东建起东台村,本村改称西台村,今称西台。

魏庄(位庄)

位于前木石南3.5公里,小魏河上源。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燕姓迁来定居,明初(1368—1398年),樊氏由郓城迁来,与燕氏共建成村,因居魏河源头,议取村名为魏庄,沿用至今。

孤山(谷山)

位于前木石西南3.8公里,孤山东麓。南宋祥兴年间(1278—1279年),尹姓迁来孤山前建村,时杏树遍山,取名杏花村;元末(1341—1368年),因连年战乱,盗贼出没于山间,村移至孤山东麓今址,更称孤山。

桥口

位于前木石南1.5公里,济枣公路北侧。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王、赵二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来三义庙北建村,取名三义村,继有裴姓迁入,村移滕峄大道桥旁,改称桥口,1971年因开煤矿,村移今址,仍以桥口之名。

粮峪

位于前木石西北6.5公里,狐山东麓。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连水刘姓和东北陈庄陈氏,先后来此建村,因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山峪中,且常有狐、狼出没,故名狼峪;1975年改称粮峪。

北山头

位于前木石北5公里,西邻狐山,东靠独座山。清雍正年间(1723—1736年),有郝、张、李三姓来此建村,因居独座山西南麓,故取村名为山头村,1958年,因该处南北由两个山头村,该村居北,称北山头村。

化石沟

位于前木石北2.2公里,蟠龙山西麓。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此处既已成村,因东侧山峪中有一山泉,水甘美,常饮可治瘿病,故村名为化瘿沟,后官庄并入,仍用原名,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改称化石沟。

连水西山

位于前木石西北3公里,拔山东南麓。明末(1628—1644年),苏、郑二姓迁此定居,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冯、刘二姓由连里迁来,四姓聚居成村,议取村名为连里西山村,后改称连水西山

前连水

位于前木石北2.5公里,木石至冯卯公路西侧。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西沂河刘、冯二氏和西台胡氏相继来此,和睦相处,共建成村,取村名为连里村;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改为连水,1958年村分为二,本村称前连水。

后连水

位于前木石北3公里,木石至冯卯公路西侧。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西沂河刘、冯二氏和西台胡氏相继来此,和睦相处,共建成村,取村名为连里村;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改为连水,1958年村分为二,本村居北,称后连水。

卓庄

位于前木石北4公里,拔山东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卓姓来此建村,名为卓庄。

杨岗

位于前木石北5.7公里,桃山东麓,木石至桑村公路纵贯村中。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杨氏由南沙河来此建村,因地处山岗,故名杨岗。

西店

位于前木石西1.5公里,沂河西侧,木石至东沙河公路西侧。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建村,因居滕峄驿道旁,民开设食宿小店,村得名小店村,1982年因重名,更称西店。

独山后

位于前木石西北5.5公里,独座山东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严太公由微山严庄来此定居,相继张氏由辛庄迁入,聚居成村,因村处独座山下,村以山名为独座山,1958年村分为二,此村居北,称独座山后村,简称独山后村。

独山前

位于前木石西北5.5公里,独座山东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严太公由微山严庄来此定居,相继张氏由辛庄迁入,聚居成村,因村处独座山下,村以山名为独座山,1958年村分为二,此村居南,称独座山前村,简称独山前村。

俭庄

位于前木石西2.7公里,薄山东麓。元泰定年间(1324—1327年),简氏自山西洪洞县来此建村,名为简家庄。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张氏自夏村南坝迁入,仍用原名,后演为俭庄。

山口

位于前木石西4.5公里,北邻磨盘山,南邻薄山。相传,明末张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处两山之间的山口,人烟稀少,偏僻荒凉,官府下令,凡在险要地区落户者,免征钱粮,因此迁居者渐多,命名官庄,后因该村地势在两山之间,成为博山口,今称山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滕州所辖各村名的来历及村史演变——级索篇
大槐树移民的分布(图文)
【22-40】读史知根得线索,思亲怀故寄乡愁——读《八特通史》的思考zjkzxd
滕州各镇村名的来历之(一)原城郊乡
洪洞移民分明清两个时期
河南通许三里岗贾氏族谱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