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是一切的力量本源,与它合而为一时,就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老子在《道德经》的开头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是无法被道明的,说不清道不明,玄而又玄。如果能说清楚,那就不是道,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自己去想,去猜,凭自己的智慧去揣摩,因为道是不可说的,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

“不光是说不清楚,就是我说得清楚,你就一定能听明白?有句话叫作'对牛弹琴’,是说牛儿听不懂琴瑟之声。其实,那也得看是什么样的牛。我这头青牛能听不懂吗?伯牙鼓瑟六马扬秣,那马也听得津津有味。”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人因心灵而划分,可以说一人一个世界。“我看到的世界,你不一定能看得到;我领悟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能够理解。”所以说,圣人都是孤独的,无法与平凡的人交流。一旦到了能够交流的时候,语言反而成了多余的东西。这就好像情人之间那样,不需要过多的话语,有时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因而,当我们在探究老子的思想精髓时,就要先理解《道德经》这本书书名的含义,以及老子写《道德经》这本书时的发心。

话说,老子要去西秦讲道的时候,他即将途经函谷关时,正好关令尹喜站在城楼上,他就看到了一团紫气东来。尹喜就确定老子要来了,于是他就带人在函谷关前等候老子的到来。

当老子到达函谷关时,尹喜就想方设法地让老子把他的思想精华写出来。如果老子不写,他就不让老子过关。尹喜是关令,他有这个权力。

老子迫于无奈,只好写出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当时老子写出来的东西还不叫《道德经》,被称之为《老子》。

在老子写出《道德经》后,就把它交给了尹喜。尹喜在看了之后,总是缠着老子,向他询问“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否则不好理解为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提起“道”,并且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老子在听了尹喜的问“道”后,说道:“我已经说过了,道可道非常道,道要是能用言语说出来,那不就跟平常的东西一样了吗?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世界上存在着的这些个物体,比如说这棵竹子,竹子做的这个小凳子,就是实有的东西。哑巴说不出来,也能用手指出来。用《易经》上的话来说,就是'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低级的东西;高级的东西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人看不见的东西,不等于不存在。可是,这种无形无影的东西,我又怎么能跟你说得清呢?”

老子这么说,也许尹喜已经明白了,但是尹喜怕明白的不是道的真谛。因为“道”这个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不小心,就会掉进语言的陷阱里。

那么,什么是道呢?“道”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独有的重要概念。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道”一直被誉为是养生之法。“道”,位于天地育万物;“道”,载日月生五行;“道”,善集造化而颉超圣凡;“道”,处卑微而大尊贵,居幽暗而至高明;“道”,既可以细如沙尘,又大包天地。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本土化思想莫过于孔、老为代表的儒道两家学派。一般而言,道家的产生要早于儒家,儒家旨在探索伦理观浓厚的人伦之道,道家对自然之道更加重视。

“道”在孔、老哲学产生前已被广泛使用,“道”的引申义及合成词逐渐成为春秋时期知识分子所认知,“道”也成为了中国哲学最独特的范畴之一。

伏羲画先天八卦,挂在那里以示人。广成子当年告诉黄帝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赫赫发乎地,肃肃出乎天。就是说“道”,发乎地,出于天。孔子曰:君子终日乾乾,终日乾乾反复道也。说的是让我们每天和太阳在一起,向阳而立、积极进取。

根据现已掌握的文献,“道”这个字(词)在古汉语中共有40多个义项,指道路、水道、种类、方法、技术、规律、政治主张及讲述、施行、引导等。“道”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文中,一般是道路的意思。由于甲骨文并没有全部破译,现在并不能确定道字与甲骨文的关系。

我们曾经发现在春秋战国时的器物铭文上有道字,这两处金文道字在形体上看上去与西周道字很相似,由此推测这可能是从西周金文“道”字沿袭下来的。后来“道”的写法就出现了好多种,我们可以推测“道”在这一时期已流传到各个不同的区域。

“道”之本义在人们生活实践中逐渐引申出许多衍义,概括起来有:目的、规律、规则、道理、方法。这些具有普遍意义、抽象性的认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前人无数次的生活实践过程中而不断地思考、摸索和总结中逐步归纳出来的。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使用引申义的频率增高可以判断,“道”开始实现其从生活名词向哲学抽象的重大转变。

在春秋时期以前,作为“道路”之意义的“道”早已是人们言谈间常见的字词,并见诸经书,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个论“道”的社会潮流,以谈“道”、论“道”为时尚,可见“道”已是春秋时期社会通行的用词。后来,在“道路”意义的基础之上,“道”的含义发生了转变,这一点从《诗经》、《尚书》和《易经》的记载可以明显看出来。

把上述古籍中的“道”的含义归纳一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路。就是以明确方向所到达的路视为“道”,这在《诗经》、《国语》、《易经》中较为常见。第二,言说。道之“言说”,出现在《诗经》中比较常见。第三,道理。出现在《尚书》、《国语》中的频率极高。在上述古籍中,“道”基本不再以单独的方式出现,而是以“道心”、“天道”、“人道”、“王道”这样的词出现。第四,公正、正直。值得注意的是,在“道”被用于公正、正直之义时,往往是“道”与“德”连贯使用。如大禹以“反道败德”为罪名惩罚有苗的誓师之言,这时“道”的含义隐含在“德”之中,没有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来谈论“道”。

通过对“道”在中国哲学史上演变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在孔、老之前,“道”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前哲学形态的概念演变过程,“道”的观念已经涵盖了春秋时期的自然、社会、历史、人事等各个领域,显而易见,“道”已成为春秋时期知识分子所共同认同的规则和范畴。

这一切也为孔子与老子提炼各自“道”的哲学内涵,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和实践经验,借助于这些思想基础和实践经验,孔、老之道的哲学思想体系才能源远流长,才让我们认识到“道”是老子认知到的一个“万物本源”的东西。

“道”隐藏得太深了,就连老子这位深不可识的大智者都感叹,大道太伟大、太奥妙无穷了,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大道生养出来的,大道却隐藏万物之中无形无象,万物与它同在,可是却无法看清它的真容,只能在自然之性中体悟大道的伟大与奥妙。

总之,孔、老思想博大精深,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个性与风格,同时他们又存在很多共通之处。两人同处变革动乱的春秋时代,恢复社会的有序和安定是他们“道”学的终极情怀。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源头,同时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及性情风格的基因。

由此,我们可以对“道”的特性做一个基本判断:

其一、道是不断变化、无法捉摸的。

我们常说一些人悟道就可以开悟,但真正开悟的又有几人?正是因为道的不可捉摸性,让我们无法得到真正的道。为何不可捉摸,因为它极为微妙,且变化无穷。那我们是不是就此不求道了,也不是。虽然无法捉摸,但我们仍在孜孜以求,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道的过程就是人生走向成熟的过程。

其二、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天地万物的动力之源。

如今的科学理论认为,先有宇宙大爆炸,各种粒子、元素相互作用,长年累月演化出了万物。但宇宙大爆炸之前呢?科学无法给出解释。老子才在《道德经》中写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这是老子首次在《道德经》中具体阐述道为何物。它先于天地而生,在寂寥空虚之处,独立不改、循环不息。因为无法捉摸,老子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或者叫什么),只能简单地将其表述为道。

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三”并非实数,而是一个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因为有了道,演化孕育出“一”,就是太极,太极分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化万物。因此说,道是宇宙本初的状态,也是万物运行的动力之源。

其三、道是万事万物相互的组合和关系链。

如上所述,为何说道生万物,是万物的动力之源呢?因为万物正是在道的驱动下运动的。比如说,世界上的事物千千万万,但其构成的元素不超过118个,如果把所有事物分解到最小可分解的单位,我们不会发现,基本粒子都是一样的。因此,万事万物呈现出千姿百态,只是通过不同的关系链,组合不同而已。

其四、道生养万事万物却不为所动,只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

据说“道”字是黄帝身边的大臣仓颉子当年所造,仓颉子造这个字深隐玄蕴,“道”字先看两点,左点为太阳,右点为太阴,似太极阴阳相抱,在天为日月,在地为鸟兔,在人身为两目,在修炼为回光返照也。接下来写一字,乃是无极一圈。此圈在先天属乾,易曰:乾圆也。鸿蒙一破,其天开也。圈折为一,易曰:乾一也。经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儒曰:惟精惟一;释曰:万法归一;道曰:抱元守一。就这个“一”字,玄妙无穷。而下面会写一个“自”字,这一字圆圈,日月团团,乃在自己身上。儒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上下合在一起,是一个“首”字,首者,头也,代表修行乃人生首要之大事。最后一个走之旁,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宇宙法轮自转,在我们身体里面,叫做河车自转,这就是“道”这个字。

我们依循对“道”的特性的判断,总想给“道”一个确切的定义,然而我们无法做到,因为我们找不到它的来龙去脉,因为“道”本身就是根本,似乎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我们似乎也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证实,“道”是先天地而产生的。虽然“大道”没有形象、没有人格、没有意识,并且没有人类所赋予的概念和范畴,但“道”就是生成我们所有一切的力量本源。

对于这种力量本源,几千年后的科学家们知道,不仅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其实宇宙还小到没有内核。我们看到的物体是物体,高位显微镜下看到的物体还是同一个物体吗?换句话说,一根竹签,一天对折一次,无限次地分下去,一万年也折不到尽头的,这就是无限小的概念。

老子说,宇宙是分层次的。宇宙没有边际,大到不可言说。蜉蝣的世界是一世界,爬虫的世界是一世界,禽兽的世界是一世界,人的世界是一世界,神仙的世界是一世界。这是从大处划分的。要是往下划分,那世界就多得不可胜数了。

老子在这里又一次重申了大道是一种中虚真空的境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主宰大道,因为它是没有形状、没有表象的,它只存在于意识之中,它的动作是无边际、无穷无尽的。它孕育、滋养着宇宙间的一切同时也拥有着支配和收容一切的力量。

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大道的动作停止,也没有发现它被撑满了,这是因为大道的本身就是无穷尽的。就像万千江河流入大海,而大海永远也不见满一般。我们只能用我们有限的语言来描绘它的渊深和广大,它囊括了宇宙间的一切;描绘它的悠远和隐现,它无法看见却真实的存在。

我们可以说道什么都不是,也可以说它是任何东西,它存在于真空境界。我们必须了解和认识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它的规律,按它的变化发展而前进,当我们真的与它合而为一时,我们就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自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姑妄推之:老子的初衷》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道是永恒存在的宇宙本源
汉字的正说与戏说(20)
大道无形--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 - 任之堂主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道与德是什么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